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成像联合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对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87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DECT定量参数、CEA水平及EGFR基因突变数据,DECT定量参数为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k)。比较突变组和野生组临床资料、CEA及DECT参数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58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EGFR突变在女性且非吸烟者多见。突变组动脉期IC、NIC及k值及静脉期IC均高于野生组(P均<0.05)。单因素动脉期IC、NIC、k、静脉期IC及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0.658、0.682、0.667、0.736。临床特征联合CEA建立回归模型1,临床特征联合DECT参数建立模型2,临床特征联合DECT参数及CEA建立模型3,模型3预测EGFR基因突变效能优于模型1和2,其AUC为0.967。而两组患者年龄、动脉期NIC...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与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期望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9年1月206例肺实性结节(直径≤2cm)的CT图像。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形态学征像评估,并诊断结节良恶性,使用PyRadiomics开源软件提取、筛选定量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融合形态学征像建立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并与人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节的血管集束、支气管截断、毛刺、分叶、胸膜牵拉、空泡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在恶性结节中的检出率高,与良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越小,各种CT征像检出率越低。两位医师对肺结节征像识别一致性存在差异,高年资医师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低年资医师,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5%CI,0.744~0.856),0.69(95%CI,0.623~0.753)。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86(95%CI,0.8~0.92),结合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进一步提高肺结节诊断效能,AUC为0.92(95%CI,0.87~0.96)。结论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增强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及肿块最大长径在鉴别中央型肺鳞癌和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未经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于活检或手术前行DECT动、静脉期双期扫描,测量肿瘤最大长径及DECT参数(IC、NIC和k),分析这些参数的差异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预测喉肿物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术前未经治疗,均行IQon光谱CT双期颈部CT增强扫描,术后有病理结果的喉肿物患者47例。将两期图像传输至Philips ISP图像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能谱曲线、碘密度图和有效原子序数图。选择病灶强化最明显层面,勾画病灶和颈内动脉ROI,记录碘含量(IC)和有效原子序数值(Zeff),计算归一化碘含量(NIC)、归一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记录40 keV及90 keV时病灶CT值,计算病灶能谱曲线的斜率(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喉鳞癌和喉良性病变之间各项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能谱定量参数与喉鳞癌、喉良性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诊断喉肿物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动脉期中,喉鳞癌和良性病灶的λ分别为1.36±0.53、1.07±0.51;IC分别为(0.96±0.37)mg/ml,(0.75±0.37)mg/ml; NIC分别为0.13±0.07,0.09±0.05;Zeff分别为7.85±0.2,7.73±0.22;nZeff...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脉期与静脉期能谱CT鉴别肺结节(≤3cm)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48例,其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均为24例。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含量(IC),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的碘浓度值(NIC)及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ICD(ICD=NICVP-NICA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良、恶性肺结节之间两期NIC及ICD的差异性,评估这些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的能力以及鉴别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两期扫描中,恶性结节的两期NIC及ICD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NICAP0.198±0.038 vs.0.126±0.027,t=7.613,P<0.001;NICVP 0.473±0.118 vs.0.309±0.058,t=6.138,P<0.001;0.275±0.120 vs.0.183±0.051,t=3.469,P=0.002)。当NICAP阈值定为0.157、NICVP阈值定为0.420,ICD阈值定为0.256时,鉴别两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及87.5%、66.7%及100%、54.2%及100%。结论: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能谱CT成像定量参数在非实性肺结节空气支气管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264例经手术切除并被证实为肺腺癌的非实性肺结节(270个)患者,其中82个病灶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再根据其支气管走行进行分类。最后分别记录其结节最大径、浸润程度、动静脉期的能谱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空气支气管征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82个出现空气支气管征的病灶中,27个病灶内支气管管腔走行正常(正常型),55个支气管管腔扩张、走行扭曲或闭塞(异常型)。肺腺癌的浸润程度在正常型与异常型空气支气管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动脉期碘含量(IC)值、动脉期及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NIC)值、结节最大径在2组空气支气管征分型中出现显著差异(P<0.05)。动脉期IC值、动脉期及静脉期NIC值在2组空气支气管征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28和0.679。结论:能谱CT成像参数在不同空气支气管征分型结节中具有显著差异性;异常空气支气管征还可以提示病灶的浸润性,更有助于诊断非实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7.
双能量CT(DECT)成像相较于传统CT成像对肺肿瘤的诊治具有独特优势。DECT可以提供不同物质定量信息,并通过多参数和定量参数分析,可提高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及肺肿瘤分型诊断的准确率,评估肺肿瘤的分级、分期,对肺肿瘤放化疗后效果及治疗后复发率等提供有效信息。能谱CT参数与预测因子的相关性,可为临床的靶向治疗提供方向。就DECT对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预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肺腺癌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12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其中男45例, 女84例, 年龄33~81岁。按照病理结果129例患者分为微浸润腺癌(MIA)组64例和浸润性腺癌(IAC)组6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接受光谱CT增强扫描, 在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碘密度图、有效原子序数(Zeff)图、电子云密度(ED)图, 测量并计算相关光谱参数, 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动脉增强分数(AEF)、Zeff及ED;分析病灶的常规CT特征, 包括最大径、CT值、结节类型、结节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异常血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常规CT特征及光谱CT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肺腺癌侵袭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及模型预测肺腺癌侵袭性的效能。结果 MIA组与IAC组的最大径、CT值、结节类型、边缘、毛刺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50例,术前均行宝石能谱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40~140 keV各能量点下肿瘤的CT值(间隔10 keV),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IC,计算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Slope)及静脉期碘含量降低率(ICrr).根据术后病理有无微血管侵犯将病变分为2组:微血管侵犯组(A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有无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能谱CT增强扫描共检出小肝癌56个,其中A组37个病灶,B组19个病灶.A组病灶动脉期IC、NIC、能谱曲线斜率及ICrr分别为(2.48±0.70) mg/mL、0.23±0.05、3.39士1.01及0.28±0.16,B组分别为(1.65士0.47) mg/mL、0.16±0.04、2.22±0.64及0.02±0.24,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动脉期40~140 keV的CT值均高于B组,但仅在40~60 keV下2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B2组病灶在静脉期40~140 keV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发现动脉期IC、NIC、Slope (λHU)及ICrr诊断效能最大,AUC分别为0.85、0.87、0.87及0.83.结论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研究为术前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比较温哥华风险计算器(VRC)和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在肺结节基线CT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确诊的85例肺结节患者,在飞利浦星云医学影像后处理平台V9.0中的肺结节评估模块,分别使用VRC及Lung-RADS对肺结节进行评估.在VRC评估中,根据结节类型、位置、长径、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图像特征联合双能CT(DECT)定量指标在鉴别GGN型肺腺癌病理亚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共150枚GGN型肺腺癌病灶的DECT图像。依据术后病理类型将GGN分为浸润性腺癌组(n=71)和原位/微浸润组(n=79)。分析每个GGN病灶的CT征象(结节最大径、边缘特征、结节内支气管形态、结节内血管形态)。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测量结节各项DECT定量指标值,包括实性肿瘤占比(CTR)、碘浓度、标准化碘摄取-校正空气分数(NIU-cAF)、有效原子序数(Zeff-c)和40~100 keV增强单能量图像上的CT值和双能曲线斜率λ。比较各变量(CT征象和DECT定量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模型1(边缘特征+结节内血管形态)、模型2(NIU-cAF+CTR分级)和联合预测模型(边缘特征+结节内血管形态+NIU-cAF+CTR分级),并采用ROC曲线和Z检验分析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变量及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浸润性腺癌组中毛刺或分叶、支气管迂曲僵硬、血管迂曲僵硬和CTR分级(≥0.50)这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列线图评估含高级别亚型(HGP)成分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将其分为HGP组和非HGP(non-HGP)组。分析病灶的大小、形状、密度、内部征象、边缘、胸膜牵拉征等常规CT特征, 并测量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病灶的碘浓度(IC)、电子云密度(ED)、标准化碘浓度(NIC)等光谱CT定量参数。2组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或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预测含HGP成分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 然后构建常规CT特征模型、光谱CT定量参数模型及联合模型, 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性能, 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以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 HGP组与non-HGP组在病灶密度、分叶征、毛刺征、ICAP、ICVP、N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融合肺磨玻璃结节(GGN)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并与临床模型相结合建立GGN手术切除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搜集311例肺GGN患者CT图像,包括良性/腺体前驱病变121例,肺腺癌(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肺腺癌)190例。对GGN行手动分割获得瘤内ROI,使用膨胀算法外扩3 mm获得瘤周ROI,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217例)与验证集(94例),使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瘤内组学模型、瘤周组学模型及融合组学模型。选取其中表现最好的模型与临床模型相结合,建立GGN手术切除预测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评价各模型预测效能,DeLong检验用于比较各模型AUC差异,使用决策曲线评估各模型的临床应用。结果 瘤内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805(95%CI:0.745~0.866),验证集AUC值为0.787(95%CI:0.696~0.878);瘤周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727(95%CI:0.655~0.799),验证集AUC值为0.759(95%CI:0.653~0.866);融合组学模型训练集AUC值为0.827 (95%CI:...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能谱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采用Discovery CT750HD CT扫描机能谱模式扫描,在最佳单能量影像上对病灶进行形态学征象分析。应用能谱分析与测量软件对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碘含量(IC)、水含量(WC)、标化碘含量(NIC)、能谱曲线斜率(K)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病灶能谱参数进行比较,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为单发57例(85.1%),形态不规则46例(68.7%),边界不清楚45例(67.2%),密度不均匀48例(71.6%),21例(31.3%)可见钙化灶。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灶W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的IC、NIC及K值均高于未分化癌和淋巴瘤(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肿瘤形态学表现及能谱参数有一定差异,了解其差异有助于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是由美国放射学院(ACR)发布的肺结节筛查分类系统。自2014年第1版Lung-RADS 1.0发布以来, ACR分别于2019及2022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更新。Lung-RADS 2022版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胸膜旁结节、气管内结节、非典型肺囊肿、疑似感染或炎症发现的专门分类;增加了生长、S修饰词的定义及生长缓慢的实性、部分实性以及磨玻璃结节的定义和管理指导;提出了肺结节管理应注意随访检查时间;对Lung-RADS 3类和4A类结节的管理作了调整;删除了"恶性肿瘤风险"一栏;扩充了附录内容, 并对这些变化作出了相应注释。本文旨在对以上更新内容作进一步的解读和讨论, 并附部分典型CT图像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在肺癌患者良性与转移性纵隔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术前CT平扫图像,从114个纵隔淋巴结的CT平扫图像中提取不同纹理特征参数,进行良恶性组间统计分析。多个纹理参数及淋巴结大小定量参数组合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良恶性组间8个图像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图像纹理特征模型AUC为0.778(P<0.001);纹理特征联合短径预测模型AUC为0.780(P<0.001);纹理特征联合横截面积预测模型AUC为0.813(P<0.001),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7%和78.7%。结论 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有助于肺癌纵隔淋巴结的术前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通过CT形态学特征、CT纹理分析探讨其对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GGN)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180例经本院手术切除并取得病理结果的肺部GGN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良性组76例,恶性组104例)。将患者术前CT图像数据分别导入技术软件得到肺结节形态学及CT纹理分析参数结果,比较这两种分析参数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并基于肺结节形态学、CT纹理分析参数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模型以及联合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肺结节形态学显示长径(cm)、短径(cm)、平均径(cm)、体积(mm3)、实性部分占位(%)、最大CT值(HU)、最小CT值(HU)、平均CT值(HU)、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良、恶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CT纹理分析及组间比较共合计获得36个有意义参数(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节形态学的分叶征、毛刺征,CT纹理分析的正像素平均值(MPP)、容积计数(Volume Count)、相关性(c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接受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且经病理证实为 SPN 患者分为恶性组(28例)、良性组(19例),分别测量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数值及动、静脉期的碘浓度(IC)、标准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40~100 keV)。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法,比较2组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 BF、BV、PS 值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 <0.05),恶性结节 MTT 与良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恶性结节动、静脉期 IC、NIC、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技术具有实现能谱及灌注成像同时完成的优势,可提供更多参数,在 SPN 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CT纹理分析在鉴别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孤立性肺结节(SPNs)(恶性55例,良性55例)的CT平扫图像,所有结节均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提取肺结节CT平扫图像的对比度、能量、熵、相关以及一致性等5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参数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纹理特征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各参数的最佳临界值,并评价各参数诊断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5个纹理特征中,能量、一致性和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18、0.976.恶性结节的能量、一致性小于良性结节,熵大于良性结节(P<0.001).使用最佳临界值标准,能量、一致性和熵的敏感性分别为0.982,0.818,1.000,特异性分别为0.964,0.909,0.910,准确性为0.973,0.864,0.945,阳性预测值为0.964,0.9,0.915,阴性预测值为0.981,0.833,0.980.结论 CT纹理特征定量分析是一种有前景的能够准确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心肌多参数图像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无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并于30 d内接受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的9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数据, 共纳入189支冠状动脉。根据患者行ICA检查评估后是否接受PCI治疗, 将患者分为PCI组(44例)和非PCI组(46例)。基于CCTA及光谱CT心肌多参数图像获取患者冠状动脉的直径狭窄率、心肌碘浓度(IC)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值。比较灌注异常区心肌及灌注正常区心肌的IC值及Zeff值,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并比较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心肌IC值、Zeff值及其联合模型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PCI组和非PCI组间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灌注异常区心肌与灌注正常区心肌的IC值[分别为(0.42±0.28)、(2.26±0.48)mg/ml]、Zeff值(分别为7.3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