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aSA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恢复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患者,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降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效果优于单用血管内介入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夹闭术与介入术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就诊的aSAH患者且符合WFNS分级Ⅳ~Ⅴ级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弹簧圈瘤腔内栓塞,对照组采用动脉瘤颈夹闭术。术后观察手术填塞程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记录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两组填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5,P=0.46)。两组术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局灶性神经功能降低、脑积水、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19,P=0.04)。治疗组Ⅳ级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10,P=0.01)。两组Ⅴ级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6,P=0.78)。结论 两种术式对aSAH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但弹簧圈瘤腔内栓塞治疗WFNS高分级aSAH患者近期预后生存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开颅夹闭动脉瘤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250例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癫痫将其分为癫痫组(12例)和非癫痫组(23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和改良Fisher量表分级、出院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术中电生理检测情况。结果 癫痫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术后脑水肿比例均显著大于非癫痫组(P<0.05);两组患者的改良Fisher量表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与WFNS分级呈正相关(r=0.958,P<0.05),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951,P<0.01);两组患者的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开颅夹闭动脉瘤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癫痫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WFNS分级越高、GOS评分越低的患者癫痫发生率越高,应对此类患者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2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2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98例,为认知障碍组;30~27分24例,为正常组。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CT-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诊断明确至手术时间、动脉瘤大小、治疗方式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OR=10.562,95%CI:1.803~61.875)、术前CT-Fisher分级(OR=0.066,95%CI:0.004~1.061)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术前CT-Fisher分级高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两组均行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弹簧圈栓塞,观察组予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即刻栓塞效果、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栓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m RS评分为(1.69±0.21)分,低于对照组的(2.08±0.24)分,BI评分、GCS评分为(87.54±7.12)分、(14.21±0.38)分,高于对照组的(80.34±7.05)分、(13.42±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提高颅内破裂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降低患者m RS评分,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水平、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30/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瘤,其中血管内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大脑中脑动脉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Hunt-Hess分级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血破入脑室的比例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手术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夹闭手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将行介入栓塞术的80例aSAH患者纳入介入组,行颅内夹闭术的80例aSAH患者纳入夹闭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TnI)、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情况,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介入组疗效(72.50%)优于夹闭组(47.50%),术后介入组血清MCP-1水平显著低于夹闭组,术后介入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夹闭组,术后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33.75%)显著高于介入组(1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介入组血清cTnI水平与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颅内夹闭手术比较,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可以提高aSAH的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和Enterpric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早期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9例41个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9例45个动脉瘤采用Enterpric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栓塞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均于发病36 h内接受栓塞治疗。单纯栓塞组瘤复发率26.83%,高于联合栓塞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单纯栓塞组为4.88%,联合栓塞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单纯栓塞组为7.69%,联合栓塞组为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单纯栓塞组为17.95%,联合栓塞组为2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栓塞组预后良好率为79.49%,联合栓塞组为7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单纯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复发率较高,应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梁敏  汤树洪  甘渭河 《广西医学》2012,34(12):1607-1609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SAH后1、2、3、7 d时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结合Hunt-Hess分级法、GCS、颅内压、不同部位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SAH患者发病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立即升高;Hunt-Hess分级级别加大,不同时点S-100B越明显升高(P<0.01);在GCS评分越低,不同时点S-100B越明显升高(P<0.01);颅内压增高组不同时点S-100B比正常组升高(P<0.01)。(2)不同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手术者与介入栓塞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SAH后患者脑损害程度,对预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损害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35-736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夹闭及栓塞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表现特点及其与血清铁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61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其中夹闭组39例,栓塞组22例),分别于发病1、7、14d,及发病后30、60、90d进行认知功能MoCA评分,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栓塞组发病1、7、14d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发病后30、60、90d认知功能MoCA评分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于发病1、7、14d检测铁蛋白水平高于栓塞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发病后30、60、90d检测铁蛋白水平与栓塞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组患者发病14d内铁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栓塞组,而夹闭组患者90d内认知功能障碍较栓塞组患者严重,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铁蛋白水平表达越高,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性脑血管痉挛(CVS)采取盐酸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性CVS患者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67.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PCA、MCA、ACA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并发肺水肿(PE)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诊断明确aSAH发生48 h内并行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iCCO监测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aSAH后早期PE、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率、入组第1~7 d每日液体总入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后根据神经功能状态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PE组(并发PE患者)和非PE组(未并发PE患者),比较6个月后PE组和非PE组患者MRS评分。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动脉瘤部位、手术方式、Hunt Hess分级、WFN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PiCCO监测组PE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入组后第1~7 d 每日液体总入量均显著减少(P<0.05);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DC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PE组和PE组神经功能状态MR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与指导可显著降低aSAH后早期并发PE的发生率、减少液体入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6个月后MRS神经功能状态评分,早期并发PE患者临床预后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大脑中动脉瘤(MCAA)破裂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分级MCAA破裂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夹闭组52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介入组55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Fisher分级及术后3个月时应用Barthel指数(BI)对预后进行测评,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及术后3个月夹闭组与介入组患者Fis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和介入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Fish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687、5.455,P<0.05)。术后3个月时,夹闭组患者BI评分为(46.1±9.5)分,介入组为(48.2±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52),介入组为23.6%(1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与介入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再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高分级MCAA破裂的治疗效果确切,两种方法治疗后Fisher分级、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云南地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手术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提供真实数据支撑。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SAH手术患者,记录他们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动脉瘤的位置。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ADL量表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活能力。结果 34例(40.0%)行开颅夹闭,51例(60.0%)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经过中位数66.23个月(IOR为12.03个月)的随访,84.7%的患者mRS评分较低,78.8%的患者能独立生活。入院时患者的WFNS分级,分别与随访时mRS评分(95% CI=1.48-19.09,P=0.011)和ADL评分(95% CI=2.55-28.77,P<0.001)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95% CI=1.02-1.23,P=0.017;95% CI=1.00-1.15,P=0.038)和入院时高WFNS分级(95%CI=2.19-141.48,P=0.007;95% CI=2.84-82.61,P=0.002)是随访时mRS评分和ADL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两种手术方式的长期结果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住院费用血管内栓塞组明显高于开颅夹闭组(P<0.001)。结论 在云南地区的这组患者中,老龄和入院时高WFNS分级都容易导致临床结局不良;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在长期治疗效果方面没有优劣;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高WFNS分级的患者更适合开颅夹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72 h内接受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72 h后接受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颅内动脉瘤行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2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费用、完全闭塞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GOS和m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栓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如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可以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行血管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和格拉斯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具有血管栓塞术所不具备的优点,仍是经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肖平雄 《吉林医学》2015,(7):1335-133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收治的45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显微手术夹闭组18例和血管栓塞术组27例。结果:显微手术夹闭组脑动脉瘤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管栓塞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明显,预后水平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48 h血肿清除率]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及术后2周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