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胎儿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5例中期引产孕妇(孕龄16~28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水囊组n=10);实验组(米非司酮+水囊组,n=15)。实验组按孕龄分为实验Ⅰ组(n=10,孕周16~22周), 实验Ⅱ组(n=5,孕周23~28周),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00 mg•d-1,连服3 d,行水囊引产,对照组只行水囊引产。胎儿娩出后取肾脏组织,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实验Ⅰ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化;系膜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系膜基质正常。滤过膜内皮细胞质厚,无孔,基底膜薄,多数足细胞核基质空化,足细胞轻度微绒毛化,次级突起可见较多微丝,突起呈融合状。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空化,胞质内可见空泡结构及较多溶酶体。远曲小管大部分细胞核及胞质空化。实验Ⅱ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可见内皮细胞孔,局部轻度增生呈连拱状,系膜细胞少量核不规则或轻度固缩状,胞质内线粒体轻度肿胀,部分嵴断裂。滤过膜内皮细胞胞质轻度肿胀,足突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可见初级和次级突起,局部融合,轻度微绒毛化。近曲及远曲小管结构基本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可以引发胎儿肾脏的缺血缺氧性改变,孕龄越小者胎儿肾脏超微结构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所致胎儿淋巴细胞表型及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米非司酮对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珐:妊娠22-24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24 h后行水囊引产,对照组单纯水囊引产。然后取脐动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FCM) 分析淋巴细胞表型;透射电镜下观察胎儿心、肝、肺及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CD8+、CD122+ 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CD4+/CD8+比值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 CD3+细胞、CD4+细胞及CD25+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实验组胎儿心肌、肾小球出现明显病理变化,而肝、肺组织变化轻微。结论:米非司酮可导致胎儿免疫抑制功能减弱,免疫排斥功能增强,对胎儿心脏及肾脏组织的超微结构损害严重,而对肝脏及肺脏的影响较轻。提示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罗惠娟  王自能 《广东医学》2001,22(5):376-37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引产对母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孕 2 0d给予实验组母鼠灌服米非司酮 (11.5± 1)mg加麻油 1ml引产 ,对照组灌服麻油 1ml。产后取母鼠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母鼠脑组织可见 :①神经细胞肿胀 ,膜性细胞器减少 ;②神经毡局部有破坏 ,髓鞘暗板分离 ;③突触连接减少 ,间质水肿 ;④神经胶质细胞肿胀 ,毛细血管上皮内线粒体肿胀 ,外膜胶质屏障增宽。结论 米非司酮可造成母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4.
诊断超声对中孕宫内胎儿肝脏超微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诊断用超声波对中孕宫内胎儿检查是否安全及安全阈值剂量。方法 将36例中孕妇女随机分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超声照射5min组);Ⅲ组(超声照射10min)组;Ⅳ组(超声照射30min)组。采用诊断超声辐射孕妇宫内胎儿肝脏器官,48h经引产后取出胎儿肝脏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 Ⅳ组发现有肝细胞内线粒体部分有肿胀,嵴模糊,Ⅱ组与Ⅲ组无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诊断用超声辐射孕妇宫内胎儿肝脏不超过10min时对胎儿肝脏超微结构无损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米非司酮引产对母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孕第20天给实验组灌服米非司酮(11.51mg)加麻油(1ml)引产,对照组灌服麻油(1ml)。产后取母鼠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母鼠脑组织可见:(1)神经细胞肿胀;(2)神经毡局部破坏;(3)突触连接减小;(4)间质水肿;(5)体视学示对照组线粒体数密度大于实验组,体积密度两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米非司酮晚孕引产可造成母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人胎儿卵泡形成过程中卵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儿卵泡形成过程中卵细胞凋亡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3例水囊引产胎儿(20~38孕周)的卵巢组织,其中孕中期(20~28孕周)7例、孕晚期(29-38孕周)6例。利用电镜和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胎儿卵泡形成过程中卵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部分卵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呈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早期表现主要有染色质凝集趋边、核周间隙扩张;进一步发展出现胞浆空泡化、胞浆内凋亡小体和自噬体形成、线粒体嵴脱失等。另外,凋亡早期卵细胞内线粒体比正常卵细胞明显减少。末端标记见到阳性细胞(凋亡卵细胞),孕中期卵细胞凋亡指数(9.8±1.2)%明显高于孕晚期凋亡指数(3.1±1.0)%,P<0.01。结论:人胎儿卵泡形成过程中卵细胞发生凋亡,由此导致生殖细胞大量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方法:将210例宫内孕14-26周终止妊娠者随机分ABC组各70例。A组予利凡诺引产,B组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引产,C组予米非司酮+扩宫+水囊引产。结果:三组在引产有效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产后宫内残留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以C组显著(P0.01)。结论:米非司酮+扩宫+水囊是一种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mRNA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电镜观察孕晚期接受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EB)的清洁级孕鼠孕足月和分娩1周后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对肝细胞EGFR/EGFR 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后,孕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改变,核内异染色质异常分布,滑面内质网增多、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胞质出现空泡,毛细胆管扩张、胆汁淤积等。随雌激素剂量增加变化更显著;分娩1周后,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实验组足月孕鼠肝细胞 EGFR/EGFR mRNA的表达均随雌激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除外低EB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引起孕鼠肝内胆汁淤积、肝细胞超微结构可逆性改变;肝细胞EGFR及其mRNA表达降低,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付婷  晋雅凌 《吉林医学》2010,31(4):499-500
目的:观察中期妊娠要求引产患者159例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及联合利凡诺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75 mg/次,2次/d。水囊组服完2次米非司酮后宫颈放置水囊;利凡诺尔组服完米非司酮后行羊膜腔利凡诺尔100 mg注射。结果:两组引产时间及产后胎盘残留有显著性意义,水囊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利凡诺尔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水囊在中孕引产中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胎盘残留率,是首选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中期妊娠引产中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水囊引产、利凡诺引产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中期妊娠引产528例,将其分成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水囊引产组、利凡诺引产组,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95.36%,显著高于水囊组(90.30%)和利凡诺组(91.63%).引产时间(13.71±8.52)h,显著短于水囊组(27.83 4.18)h和利凡诺引产组(41.13±11.8)h.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效果好,引产时间短,大大降低住院费用,尤其适用于当前社区及基层医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及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对中期引产胎盘血管的影响 ,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 70例宫内孕 16周~2 0周的孕妇 ,随机分组 : 组 (试验组 ) 1d~ 3d服米非司酮共 30 0 m g,用药前、后各用彩超进行脐血流 S/ D、阻力指数(RI)值测定 ,第 4天服用米索前列醇 ; 组 (对照组 )水囊引产。两组均于分娩后取胎盘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采用第 因子相关抗原 (F RAg)单克隆抗体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 (SP)免疫组化染色法 ,计算绒毛微血管密度(MVD)。统计学处理用 SAS软件进行 t检验。结果 :与 组比较 , 组绒毛间质 MVD下降、内皮细胞着色浅淡。用药后脐血流 S/ D值、RI值升高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对绒毛间质微血管 ,脐血流 ,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16 ~ 24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入选140例16~24周的瘢痕子宫的妊娠妇女,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A 70例,则应用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针终止妊娠.选取同期子宫孕16~24周的非瘢痕子宫病例7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作为对照组B.评价三组引产成功率、引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术前紧张、不完全流产率等.结果 治疗组引产时间(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完全引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A(51.4%比27.1%,x2=8.655,P=0.0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引产过程中治疗组紧张发生率(48.5%比95.7%,x2=38.7,P=0.000)、中重度疼痛率(61.4%比91.4%,x2=17.48,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引产过程,胎盘残留发生率治疗组可能更低(18.5%比41.4%,x2=8.707,P=0.003).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显示,在引产时间、完全引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产程时间更短,孕妇紧张发生率、引产并发症更少,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更低.  相似文献   

13.
黄红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84-185,18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妊娠16~26周)不同引产方法的疗效。方法将9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自愿要求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取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B组采取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C组采取口服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观察三种引产方法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及术后清宫率。结果三种引产方法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宫缩发动时间和阴道出血量方面显著少于A组和C组(P〈0.01);B组和C组在排胎时间方面少于A组;B组术后清宫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结论三种引产方法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各有利弊,其中米非司酮口服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法用于引产阴道出血量少,术后清宫率低,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引产方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阮和云  ;殷俊峰 《吉林医学》2014,(25):5556-5557
目的:研究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在中孕引产中的优点。方法:选取两组病例,A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者60例;B组单用利凡诺腔内引产者63例。观察两组患者总引产时间、分娩过程中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胎盘残留或粘连程度。结果: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的中孕引产者在胎儿娩出期间疼痛明显减轻,胎儿娩出时间较B组明显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改变,产后胎盘残留或粘连明显少,100%引产成功,B组3例引产失败,改用其他引产方式。结论:中孕引产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用利凡诺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收集妊娠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200例。试验组100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75~100mg,另外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共3次;对照组100例,只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75~100mg引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30小时内引产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产程明显缩短;而72小时内有效引产率、产后出血及胎盘残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终止妊娠使引产时间缩短,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快速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中期引产107例并与利凡诺引产111例、水囊引产6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米非司酮+米索组(简称双米组)完全流产率高(67.3%),明显高于利凡诺组及水囊组(P<0.01),胎盘胎膜残留少,辅助治疗少,特别适用于12~16孕周。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中期引产方便、经济、有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魏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52-153
目的观察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孕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经腹腔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随即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共3次。对照组采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引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清官率、宫颈裂伤率、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缩短(P〈0.05);胎儿娩出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0.01);观察组清宫率(23.7%)较对照组(66.67%)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