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圣良  翁胜  李来 《安徽医学》2011,32(12):2022-2024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OC组患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和医师所接受。但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IOC)是常规应用还是选择性应用的争议,从开腹胆囊切除(OC)时代,一直延续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代。我院自1992年至今共完成15000余例LC,其中采用IOC有22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27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2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OC组13例,发生率为5.1%,LC组低于OC组(P〈0.05)。结论:LC较传统的O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的优点,据Rossi报道[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胆道损伤率1.4%,开腹手术的胆道损伤率约为0.2%-0.25%。鉴于LC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现结合我院2003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伴有肥胖病人的效果对比,确定手术原则。方法:对87例伴有肥胖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统计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为LC组和OC组进行对比。结果:LC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中大部分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都优于OC组。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前提下,对一般肥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首选LC。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2年,Langenbuch首次完成了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此后100余年,它一直是治疗胆囊疾病的标准术式.近十几年它受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强有力的挑战.LC是近年来胆道外科的最重要进展之一.LC成功开展在外科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开创了微创外科的新纪元,是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标准".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1].我国也于1991年开始了LC.虽然LC已经成为外科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大约90 %以上的胆囊切除病人可LC完成.但由于LC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对一部分困难病例,如对胆囊萎缩、Calot三角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使解剖不清的病例,胆囊肠内瘘、坏疽性胆囊炎的病人,实施LC易出现胆管及动脉损伤的并发症,不过随着医师对LC手术技术的熟练,对解剖变异的了解,出现此种并发症的机会逐渐下降.LC术后腹痛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已被人们所重视,现就LC术后腹痛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途径。方法:对1200例良性胆囊疾患病人行LC。结果:LC时中转开腹胆囊切除4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4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人。结论:根据术者的技术熟练状况选择恰当的适应证,正确掌握中转手术指征,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对299例开腹胆囊切除和139例LC患者PCS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后PCS的发生率分别为29.8%和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开腹胆囊切除术后PCS的发生率(51.3%)较非急性期开腹和LC术发生率高(P<0.01),胆总管结石行T管引流术后PCS的发生率较非急性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术发生率高(P<0.01).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与LC后PCS的发生率无差异,急性期开腹胆囊切除和伴胆总管结石行T管引流的患者术后PCS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LC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98例,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开腹手术组(OC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的患者其手术所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手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C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LC组和OC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C组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明显多于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振栋 《微创医学》2006,1(4):310-3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选择,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受操作者水平、经验的影响。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胆管的损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就如何减少其并发症及提高手术安全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97 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俊  蒋厚文 《河北医学》2008,14(10):1162-116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97 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 结果:主动中转开腹(因解剖不清,尚未发生并发症时即中转开腹)病例62 例,主要原因为Calot 三角严重粘连、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72d ;被动中转开腹(发生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后中转开腹) 病例35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7.71d. 结论:当LC 术中遇到Calot 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娟娣  王国良  瞿丽  陈辉 《浙江医学》2007,29(6):602-6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虽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迅速推广及应用,但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C)。因此有效预防和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LC术后32例胆总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月旦总管扩张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TOC)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找出临床效果更好的术式。方法:选取胆囊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患者356例,随机分为LC组200例和TOC组156例,对手术中2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LC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O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DMIC)的临床运用,并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CC)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90例施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DMIC)的病例与固定时间段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CC)90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C)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DMIC)效果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CC)。  相似文献   

17.
分析比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996例(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903例(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1例(LC)的术后并发症及腹腔引流管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胆瘘,OC为1.4%,LC为2.2%,MC为1.7%.提示术后并发症以LC为最高,但从减轻术后疼痛、肺功能障碍、住院天数、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以LC为最优,但费用最贵.  相似文献   

18.
杨亮亮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48-4449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治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64例胆囊疾病需要切除胆囊根治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组)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观察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区别;同时观察术中观察组需中转开腹病例的原因,进一步指导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选择适应条件。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胆囊壁增厚、急性胆囊炎症超过72 h、萎缩型胆囊炎等均需中转开腹。结论在适宜的条件下LC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勇  赖良 《西部医学》2012,24(10):1891-18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原因及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2376例接受LC治疗患者中,中转开腹手术93例的临床资料、中转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中转开腹率3.91%,其中因腹腔、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急性炎症术野渗血致解剖不清主动中转68例,占73.1%。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5d;被动中转开腹(发生大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后中转开腹)病例25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4.6d。结论当LC术中遇到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12月在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相对于OC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