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28-128
目的总结肌腱吻合术后克氏针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指骨末节肌腱止点撕脱、断裂治疗体会。方法 38例急诊伸肌腱止点撕脱、断裂伤患者,30例行肌腱吻合术后采用0.8 mm克氏针内固定,5例行肌腱吻合术后指骨夹板外固定,3例采用指骨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结果 3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后无1例再次撕脱,手指末节功能、外形均理想[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8-221、266-267.],关节背伸5°~10°,屈曲30°~45°,平均关节活动度31.4°.采用指骨夹板外固定后均出现再次撕脱,呈锤状畸形。结论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后肌健功能、外形均无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方法。方法:对20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并伸肌腱止点损伤。采用切开复位,末节指骨过伸位,顺行克氏针固定,再加抽出钢丝固定骨块及伸肌腱止点的方法。术后骨折复位良好。4周后拔除克氏针6周拔除钢丝。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6例、良4例、骨折完全愈合、伸肌腱愈合好。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固定末节指骨撕脱骨折,能够治疗锤状指。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手指伸指肌腱止点撕脱伤治疗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克氏针和肌腱缝合线治疗手指伸指肌腱止点撕脱伤新方法 方法 对31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顺行或逆行穿入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伸直位,以直径1.0肌腱缝合线贯穿末节指骨基底加强肌腱或撕脱骨块固定,术后不予外固定,术后4周拆除克氏针,功能康复。结果 随访2~5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优19例,61.3﹪;良12例,38.7﹪;优良率达100﹪,结论 采用克氏针和肌腱逢线治疗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损伤,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容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锤状指即手指末节伸肌腱止点断裂,为伸肌腱Ⅰ区,指伸屈肌腱牵拉末节指骨屈曲成锤状,多为戳伤致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肌腱附力点,常伴有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大骨块撕脱和关节囊、韧带损伤可致指间关节脱位[1].患者虽然不能主动伸指,但被动活动正常.我们对新鲜闭合伴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性骨折的锤状指患者,经甲下克氏针固定法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薇乔线缝扎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末节指骨近端横向钻孔,用薇乔线将撕脱骨折块缝扎固定.再穿1枚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于伸直位,4周拔除克氏针,功能锻炼.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32例骨折完全愈合,按TAM评定标准:优26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薇乔线缝合治疗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和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缝合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中90例骨折块较大的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0.8mm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并首先逆行穿入1.0mm克氏针行远侧指间关节(DIP)过伸位内固定;对30例骨折块小的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缝合,同时逆行或顺行1.0mm克氏针内固定DIP于背伸位。石膏托外固定近侧指间关节(PIP)于30°~40°屈曲位2周,克氏针固定DIP于过伸位10°~20°。术后4~6周拔除内固定骨折块克氏针。结果经术后3~6个月随访,按指关节主动运动总和(TAM)法评定疗效:优35例,良75例,中10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采用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及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钻孔治疗末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7.
指骨穿克氏针微型外固定克架治疗伸指肌腱止点断裂谷永秀,辛志顺,谷成(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11)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是常见的损伤。手术或非手术疗法在治疗期间均须保持末节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石膏或片夹板固定疗效往往不满意,常残留不同程度的锤状指畸形。我们应...  相似文献   

8.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为指伸肌腱的止点,手指伸直时,指端如受暴力弯曲易引起撕脱性骨折。骨折后末节手指屈曲,不能主动伸直,是典型的锤状畸形,又称锤状指。自2006年11月以来,我院采用克氏针加注射器针头双重内固定治疗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性骨折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透视下闭合穿针治疗I区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在透视下,使远侧指间(DIP)关节保持过伸位,经皮用2枚克氏针固定DIP关节使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得以固定,外用石膏固定,6周后拔出克氏针,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52例,时间8月至1年6月,平均11月,其中优43例,良9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透视下闭合穿针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是治疗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指伸肌腱止点重建的改良固定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0例锤状指患者,术中采用直径1.0 mm克氏针将远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10°~15°,远端预留约2 cm并向掌侧弯曲成一钩状,用细钢丝横穿伸肌腱止点经指腹抽出固定于折弯的克氏针上,6周后拔除克氏针及钢丝进行远指间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20例用改良后的方法行伸肌腱止点重建,术后没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肌腱再断裂,术后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7例,良2例,尚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改良后的指伸肌腱止点重建技术有效避免了局部组织坏死,重建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21例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皮下血肿,拆线引流换药后愈合,其余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钢丝及克氏针断裂。术后6~8周拔除克氏针及钢丝,X线片检查见合并撕脱骨折均愈合。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无肌腱再次断裂,Dargen功能评定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4%。结论: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固定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钻孔缝合法治疗伸指肌腱止点切断伤的体会。 方法 对28例急诊伸指肌腱止点切断伤患者,用0. 8mm克氏针于伸指肌腱止点处钻孔,并用肌腱缝线缝合固定断裂的肌腱,术后克氏针固定。 结果 术后无一例再度断裂, 2例远侧指骨间关节(DIP)僵硬,其他26例的DIP背伸5°~10°,屈曲30°~45°,平均关节活动度31. 4°。 结论 采用钻孔缝合法治疗伸指肌腱止点切断伤,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微型骨锚钉在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对28例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患指,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微型骨锚钉(微型Anchor钉)植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尾部的4—0可吸收缝合线与撕脱的指伸肌腱缝合,重建止点。③结果2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1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17例,良11例。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钉松动、脱落。④结论微型骨锚钉用于修复与重建指伸肌腱终腱,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克氏针穿过远侧、近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远节指间关节,60°固定近节指间关节,治疗锤状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锤状指的患者,利用克氏针固定远节指间关节于过伸位5°~10°,屈曲60°左右固定近节指间关节,对于伸肌腱附着点断裂的用3-0肌腱缝合线缝合肌腱原止点并通过骨性隧道,固定在腹侧的纽扣上,对于非附着点肌腱断裂的肌腱缝合线缝合断裂肌腱。4~6周后拔克氏针,拆除纽扣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指功能恢复良好,无锤状指畸形发生。结论:远侧指间关节克氏针过伸位固定,同时近侧指间关节60°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固定可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锤状指分期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48例51指锤状指患者,病程1-7d为急性期,7-21d为修复期,21d以上为陈旧期,对于急性期患者,局麻下用克氏针固定末节指间关节,固定后在关节处扳弯克氏针,使手指末节过伸位,3周以后取出克氏针(伴撕脱骨折6周拔出),然后加强锻炼;修复期不作处理,建议陈旧期手术;陈旧期在局麻下于中节远端切断伸指肌腱,逆行松解瘢痕至末节指间关节,保持肌腱与瘢痕的连续性,末节指间关节克氏针过伸位固定,然后折叠缝合肌腱,3周后拔出固定,再加强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7例急性期骨折愈合,2例陈旧期骨折给予摘除。48例中无1例出现感染,创面均一期愈合。21例23指远侧指间关节的范围与对侧未受伤关节相同,患指无疼痛,患者对外形很满意。1例急性期患者,拔出克氏针1周后再发锤状指,1月后按照陈旧期处理,与另外26例27指有少于10。的主动伸展限制,屈曲正常,无疼痛,患者对外形满意。结论:急性期克氏针过伸位固定,陈旧期瘢痕松解、肌腱折叠缝合是治疗锤状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Mircro Arc Bone Anchor(微型锚钉)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的疗效.方法 全层切开远侧指间关节(DIP)背侧皮肤至肌腱,轻度背伸位克氏针固定DIP,钻孔后临时植入锚钉,将钉尾自带的4~0肌腱线与伸肌腱吻合,再做适当加强缝合,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功能锻练.结果 15例患者均得到回访,随访6~14个月,平均8.2个月.按国际通用Dargan功能评定疗效:优9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 使用微型锚钉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性损伤,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克氏针或注射针头内固定加指甲回纳加压缝合法固定治疗末节指骨中远部骨折伴甲床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48指急诊外伤性末节指骨中远部骨折伴甲床损伤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克氏针或注射针头顺行或逆行穿针直达末节指骨基底部内固定加甲床修复+指甲回纳纵横加压缝合外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16个月,除2例患者Ⅱ期愈合外,其余33例均Ⅰ期愈合,伤口均未发生感染,无甲下积液或积血,无甲床及皮肤坏死,拆线后指甲存活在位及无脱落,骨折均愈合,指甲全部不同程度生长,外形满意,末节指间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改良后的克氏针或注射针头内固定加指甲回纳加压缝合法固定治疗末节指骨中远部骨折伴甲床损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取材便利,固定可靠,适合门急诊和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骨性锤状指为手外科临床常见病,受伤原因多为指端遭到撞击,远指间(DIP)关节瞬间被动屈曲,而同时近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保持伸直位,使伸肌腱Ⅰ区受到猛烈拉伸,造成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骨性锤状指对患指的外形及功能均有一定影响,除局部肿胀疼痛外,如长时间得不到治疗,由于伸肌腱中央束的牵拉,可导致鹅颈畸形[1]。由于受到伸肌腱的牵拉,撕脱的骨块一般移位明显,保守治疗很难将骨  相似文献   

19.
“锤状指”是由指伸肌腱损伤引起的。手部的肌腱由于所在部位不同 ,功能不同 ,构造也各有特点。伸指肌腱止于末节指骨的基底部背面 ,该肌腱可因强烈的收缩或锐器切割而断裂 ,并常将其止点所依附的骨骼撕脱 ,造成末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 ,不能自动伸直 ,即“锤状指”。新鲜外伤性锤状指如果早期处理不妥 ,极易造成功能障碍。现在临床上一般用铝片或石膏固定 ,对断裂的伸指肌腱进行手术缝合 ,而本文主要阐述胶布皮牵引固定的方法、优势。1 .临床资料自 2 0 0 2年 6月~ 2 0 0 4年 1月共观察治疗 1 5例 ,年龄 1 0岁 - 1 5岁 ,男 6例 ,女 9例。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拇指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固定方法,避免指间关节长期固定后导致关节僵直,避免反复穿针固定对指间关节关节面的损害.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7月我们共收治24例拇指Ⅰ区指伸肌腱损伤且不合并撕脱骨片的患者,均采用骨膜外固定的方法固定修复伸指肌腱.结果 术后3个月均得到随访.患者拇指伸指功能满意,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指过伸5°~屈70°,无肌腱再次断裂及指间关节僵直、未遗留远侧指间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结论 不经过指间关节行骨膜外穿针固定拇指1区伸指肌腱损伤的修复,促进伸指肌腱的愈合,避免术后远侧指间关节僵直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助于伸指肌腱修复术后患指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