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道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分别做HE染色、Alcianblue黏液组化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肿瘤突出于右上肺支气管腔,HE染色显示在差分化癌组织中可见横纹肌样特征的癌细胞,约占30%,其细胞质丰富,细胞质内可见明显的嗜酸性包涵体,细胞核偏位,可见核仁。癌组织黏液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mentin和p63呈弥漫性强阳性,CKpan、CAM5·2、TTF-1和synaptophysin呈灶性阳性,嗜酸性包涵体对CAM5·2呈阳性反应,CEA、chromograninA、SCLC、myoglobin及desmin阴性。结论伴横纹肌样特征的肺癌是原发性肺癌少见的特殊亚型,可存在于差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并可显示灶性神经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态区.肿瘤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可见胞质内包涵体样结构;细胞核大,偏位,可见明显核仁,核内假包涵体多见,核分裂象多见,并见出血坏死区.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vimentin((+++)),S-100((+++)),EMA局灶(+),p53弱(+),PCNA弱(+),GFAP、HMB-45和desmin均(-).结论 R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浆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纵隔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纹肌样瘤是好发于婴幼儿肾脏、形态特殊、预后较差的一种少见肿瘤。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肾外横纹肌样瘤的报道不断增多,且可发生于成年人。现报道1例纵隔原发性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1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Muellerian腺肉瘤伴间质横纹肌样瘤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肿瘤由良性上皮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组成,肉瘤成分过度生长。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分布,细胞大,胞质丰富嗜酸性并可见嗜伊红包涵体。免疫表型:vimentin、CK、NF、CD57、CD99、CgA、Syn阳性,SMA散在阳性,而desmin、EMA、CD10、GFAP、MyoD1、Inhibin—α、HMB45和S-100蛋白阴性。组织化学染色PAS阴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绕单个或小巢肉瘤性间质细胞。结论子宫腺肉瘤伴间质横纹肌样瘤分化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性Muellerian肿瘤,应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横纹肌肉瘤和低分化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5.
软骨样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右小腿软骨样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光镜、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镜下见肿瘤由3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①较成熟脂肪细胞体积小的单泡状和多泡状脂肪母细胞,胞质淡染为主,少数细胞呈嗜酸性,核形多样,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排列成片状和巢状;②脂肪母细胞间黏液透明性软骨样基质;③多少不等的成熟脂肪细胞。PAS染色见脂肪母细胞的胞质内含许多可被淀粉酶消化的深红染颗粒,提示存在糖原。AB染色见黏液透明性软骨样基质呈阳性反应,并部分耐透明质酸酶消化,提示含有硫酸软骨素。脂肪母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表达S-100蛋白,其中脂肪母细胞对S-100蛋白的表达与脂肪母细胞分化成熟程度相关。电镜观察可见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脂肪母细胞,脂肪母细胞周围被絮状的软骨样基质围绕。结论软骨样脂肪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脂肪细胞肿瘤的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应注意与黏液型脂肪肉瘤和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等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1例胃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瘤组织主要由弥漫浸润的瘤细胞和密集的淋巴细胞构成,常见淋巴滤泡形成,瘤细胞为大的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嗜酸性.免疫表型:癌细胞CKpan(+)、EMA(+)、EB(-).结论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胃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肝组织中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瘤细胞异型明显,呈小灶状分布,细胞呈多边形,核居中央,有一清楚核仁,细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细小颗粒,易见核分裂象。肿瘤间质内见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浸润,且分散在瘤细胞之间。3例中肿瘤细胞CK7、Hepatocyte、EB(-),CK8、AFP(+),而间质中淋巴细胞CIM5(+)、小B淋巴细胞CD20(+)、小T淋巴细胞CD45RO(+)。结论肝细胞性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的肝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伴类癌样结构的皮脂腺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头皮处见一1cm×1cm×0.5cm结节状肿物,全身检查未见内脏器官病变。镜检:肿瘤位于真皮,呈境界清楚的多结节状分布。肿瘤大部分排列成片状、腺样、筛孔状,部分区域细胞形成类癌样结构,大多数肿瘤细胞呈基底样细胞改变,可见散在明确的皮脂腺细胞分化,核分裂象偶见,未见明显异型性和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AE1/AE3、MLH1、MSH2、皮脂腺细胞EMA均阳性,CgA、Syn、NSE均阴性。结论皮脂腺瘤中的类癌样结构是最近才认识的少见组织学结构,病理诊断中应注意与转移性类癌、其他皮肤附属器肿瘤和Muir-Torre综合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hyroid-like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e kidney,TLFCK)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TLFCK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表型结果 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6岁,反复全程肉眼血尿4年余.术中切除肿物16 cm×7 cm×6 cm大小,该肿瘤累犯肾实质及肾盂,累及肾被膜与肾周脂肪.镜检:肿瘤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样结构构成,另见坏死、乳头状结构区域、实性区等.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EMA、NSE等呈弥漫性强阳性,TG、TTF-1、WT1、CD117、AMACR等均呈阴性.结论 TLFCK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脏肿瘤类型,应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皮肤Merkel细胞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74岁 ,因发现左膝部肿块 1年余 ,瘙痒半月。体检 :左膝关节上方一 3cm× 2cm肿块 ,高出皮肤 ,质硬 ,边界尚清 ,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胸片未见异常 ,CT未做。术中见肿块位于表皮下 ,与肌层无粘连 ,行肿块切除术。术后患者未予放疗和化疗 ,1年后死于肿瘤广泛播散。2 病理检查2 .1 眼观 附梭形皮肤软组织一块 6cm× 3 2cm× 2 2cm ,皮肤中央见一淡红灰褐隆起区 3cm× 2 2cm ,高出皮面0 3cm ,切面见肿块位于真皮 ,淡红灰白色 ,质地细腻。2 .2 镜检 肿瘤位于表皮下 ,不累及表皮 ,瘤细胞呈团巢…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 ,74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 ,不能自行排尿 ,尿憋胀半年余 ,加重 1日入院。B超示膀胱内可见 4 3cm× 1 9cm不均质强回声团块。膀胱镜直视下实施手术。手术中见膀胱壁近膀胱颈部偏右侧可见一 3cm× 3cm× 2cm大小菜花样肿物 ,上有一根小血管向外喷血 ,肿物为广基。用LOOP电切刀将部分肿物切除 ,切除组织送病检。病理检查 眼观 :灰白、灰褐色不整形破碎组织一堆 ,总体积 1 5cm× 1 0cm× 1 0cm ,质地较硬 ,无明显包膜。镜检 :肿瘤组织中有低分化的腺癌成分 ,又可见由梭形和多形异型细胞构成的肉瘤样成…  相似文献   

12.
患者,18岁,未婚,因持续性阴道出血1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个月前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伴有大出血及大血块,量较正常月经多1倍,并伴有头晕症状,半月前在当地医院曾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实性肿物。随后到天津中心妇产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宫颈占位病变6cm×7cm×7cm  相似文献   

13.
睾丸原发性类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患者,34岁,偶感右侧阴囊部坠胀不适6天,自查发现右侧睾丸明显较左侧睾丸大,而且较左侧硬。B超示右侧睾丸实质性占位性肿块;CT示右侧睾丸增大,实质性占位,考虑为肿瘤。体检:右侧阴囊皮肤无红肿,右侧睾丸大小5cm×3.8cm,质地较硬,无压痛;肛门、前列腺未见异常,腹股沟淋巴结及全身体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临床诊断:右侧睾丸肿瘤,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侧睾丸内肿块3.1cm×2.8cm,质地较硬。标本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并做PCK、NSE、CgA、Syn、PLAP、vimentin和AFP免疫组化(S P法)标记。2病理检查2.1眼观右侧肿大的睾…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2岁儿童大脑AT/R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含有横纹肌样细胞、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多向分化成分。肿瘤中网状纤维丰.富。免疫组化染色Vim、EMA、CKpan、GFAP、Syn及CgA均呈阳性表达,PLAP、CD117、SMA及:NF?呈阴性反应。结论AT/RT为发生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数患者1年内死亡。肿瘤极易误诊为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脉络丛乳头状癌及生殖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对确诊AT/RT十分重要。本瘤的组织发生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 of soft tissue,OF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OFT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皮下缓慢生长的肿块.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大体标本表面均有一层不完整的骨壳.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肿瘤边界清楚,有纤维性假包膜,包膜内有一层薄的不连续的由成熟化生的板层骨构成的骨小梁,肿瘤略呈分叶状,内见有圆形、卵圆形、短梭形瘤细胞呈巢状、索状、网格状、镶嵌状排列,核染色质细致,未见明显核分裂象,有明显纤维黏液样背景的间质.免疫表型:vimentin、S-100蛋白均(+),CK(-).结论 OFT是一种分类尚未确定的罕见肿瘤,属中间型肿瘤.其特征性的骨壳结构、独特的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免疫表型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索瘤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s,C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C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CM病理特点为黏液样基质中有呈分叶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质呈淡染或嗜酸性染色,部分细胞呈液滴状,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类似脊索瘤样细胞;肿瘤细胞中亦可见典型脑膜上皮细胞区域.组织化学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Schiff反应(alcian blue and peridic acid-schiff's reacyion,AB/PAS)呈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阳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灶状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S-100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表达阴性.结论:C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脊索瘤、黏液性软骨肉瘤及转移性黏液腺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膀胱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nyxoma,AAM)是由Steeper等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现报道1例发生于膀胱的AAM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8.
乳头汗腺瘤样腺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头汗腺瘤样腺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头汗腺瘤样腺瘤,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乳头,由上皮细胞形成的不规则巢、小条索或小管在致密的纤维间质及平滑肌之间呈浸润性生长,其中可见“蝌蚪状”细胞巢及角化囊肿,病变边界不清。免疫表型:CK阳性,p63、SMA部分阳性,ER、PR及GCDFP-15均阴性。结论 乳头汗腺瘤样腺瘤是一种呈局部浸润性生长的非常罕见的乳头部良性肿瘤,局部切除后可复发,但不转移。组织学上主要应与乳头管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鳞化及管状癌鉴别。适当的治疗应该包括肿瘤及其周边充分的正常组织完整切除,且标本切缘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茎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SCC)的诊断、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观察1例阴茎原发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镜下可见显著的棘细胞松解,肿瘤由排列呈腔隙状、网状结构的长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大多红染,局部区域弥漫出血坏死。免疫表型:CK、Vim阳性,CD34、CD31、SMA、FⅧRAg阴性。网状纤维染色不显示血管外形。结论假血管肉瘤样SCC是一种罕见的易与敌国管肉瘤混淆的特殊形态的SCC.需与血管肉瘤、癌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及颅内具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鉴别诊断,评价INI1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13例有"横纹肌样细胞"特征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INI1的检测。结果不同肿瘤中的"横纹肌样细胞"形态有差异且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不同。AT/RT除具有典型的横纹肌样细胞成分外还存在原始间叶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两种成分vimentin、CD99均阳性,横纹肌样细胞成分SMA阳性、EMA局灶阳性。本组其他肿瘤缺乏上述特征。INI1抗体在AT/RT肿瘤细胞核中呈阴性,而在横纹肌样脑膜瘤、胶质瘤及转移癌中显示核阳性。结论横纹肌样细胞是AT/RT重要的形态特征,但"横纹肌样细胞"形态也出现在颅内其他组织类型的肿瘤中。年龄、形态学、免疫组化标记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重要的诊断依据是INI-1抗体在AT/RT中细胞核为阴性,其他肿瘤阳性。该抗体对AT/RT及其他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包括横纹肌样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