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志贺菌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目前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一线用药。但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问题日渐严重,其耐药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对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近年来在志贺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志贺菌是导致人类腹泻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并呈多重耐药趋势。具有整合及表达外源耐药基因的整合子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耐药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研究表明,1、2类整合子与志贺菌耐药密切相关。本文就整合子系统结构、分类及与志贺菌耐药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分离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化,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就其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钱亦平  马丽娜 《中国药房》2001,12(6):363-363
目的 :了解近5年来我院志贺菌耐药情况变化。方法 :采集临床细菌性痢疾可疑病例粪便 ,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结果 :志贺菌对氨苄青霉素、氟喹诺酮的耐药性明显提高 ,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仍高度敏感。结论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 ,对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近年来志贺氏菌属的菌型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防治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病人的新鲜粪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把分离出的志贺氏菌作血清学鉴定,并按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71株志贺氏菌基本上是福氏志贺氏菌,占95.8%;而福氏志贺氏菌又以福氏2a型为主,占94.1%。药敏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在85%左右,而对青霉素则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结论 拉萨市5年来志贺氏菌属以福氏2a型为主要流行菌群。志贺氏菌的耐药性有所增加,提示医师应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医院检测的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126株志贺茵均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分型,采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2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71株(占56.3%);鲍氏志贺菌34株(占27.0%);宋内志贺菌14株(占11.1%);痢疾志贺菌7株(占5.6%);其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达90.0%以上,对阿莫西林/棒酸、氨曲南的耐药率次之分别为72.2%和69.8%;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耐药率在10.0%以下;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20%~30%之间;主要流行菌福氏和鲍氏志贺菌对各种受试抗菌素的耐药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广州市部分医院所检测的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存在一定的交叉耐药,相关的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志贺菌菌型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梁帆  程玉谦  张娜  王俊  王淑香  郭文学  祁伟 《天津医药》2011,39(11):1009-1012
目的:了解本地区志贺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探讨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的突变及流行情况。方法:K-B纸片扩散法测定2009—2010年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119株志贺菌的药敏情况,对氟喹诺酮耐药志贺菌的gyrA、parC基因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S、aac(6′)-ib-cr、qepA进行扩增、测序,将PMQR阳性菌株与大肠埃希菌J53ARZ进行质粒接合试验,比较接合前后受体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119株志贺菌对萘啶酸敏感率最低(1.72%),其次为氨苄西林(2.52%)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3.36%)。福氏志贺菌与宋内氏志贺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差别较大,5株志贺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耐药,均为福氏志贺菌,其中2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4株同时存在gyrA83、87位点及parC80位点突变,1株缺乏gyrA87位点突变。PMQR基因阳性菌3株,包括1株qnrS及2株aac(6′)-ib-cr阳性菌,接合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临床株对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耐药率低于5%。喹诺酮耐药机制既有染色体介导靶位酶突变,也存在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志贺菌外排泵基因emrE的耐药功能及其进化。方法以志贺菌临床多重耐药株H24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含emrE基因的1126bp 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对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和测序;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对重组菌株进行药敏测定并测定泵抑制剂CCCP对MIC值的影响;通过RT-PCR从mRNA水平检测emrE的表达水平;通过Genbank数据库对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建立进化树并分析同源基因之间的关系。结果含emrE基因质粒可以提高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耐药性1倍,对红霉素的耐药性1倍;对emrE基因的同源分析显示H24菌株和大肠埃希菌、其它志贺菌可归为相近一族,同源性在92%以上,与同属于肠杆菌科的欧文杆菌和沙门菌的同源性分别为70%和60%;与亲缘关系较远革兰阳性菌除虫链霉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同源性仅为47%和48%。结论志贺菌耐药株H24的emrE基因与对四环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相关,依据现有数据进行的emrE基因同源分析未发现有明显的基因水平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志贺氏菌属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本院1997年10月~20002年9月从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6281份大便培养标本中分离的184株志贺氏菌,进行了细菌群型间的统计和药敏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儿童志贺菌感染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病死率。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检测的11 173例患儿粪便培养标本,通过诊断凝集血清分型并培养鉴定细菌菌型,采用K-B纸片法对志贺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检测。使用WHONET 5.4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11 173例标本共培养分离出志贺菌属147株(1.32%)。2008年至2011年分别检出志贺菌22株(0.99%)、31株(1.08%)、43株(1.43%)和51株(1.64%),检出率逐年上升。分离出的志贺菌分型显示福氏志贺菌占80.3%(F2a、F2b、F4c分别占61.9%、14.3%、4.1%),宋内志贺菌占15.8%,鲍氏志贺菌占2.6%,痢疾志贺菌占1.3%。药敏分析发现志贺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0.7%、68.7%和63.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6%和25.9%)。志贺菌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最常见为针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多重耐药(51%),其次为针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多重耐药(43%)。结论:小儿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特别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故应加强监测本地区志贺菌耐药情况以有效地控制耐药株的播散流行和产酶株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13.
志贺菌菌苗     
在发展中国家志贺菌病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这些国家,该病侵袭着大部分的幼儿。感染菌侵入结肠粘膜,引起发病。志贺菌与无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密切相关,遗传物质可从一种菌转移至另一种菌,即大肠杆菌的致病力增加或志贺菌菌株毒力减弱的过程。对志贺菌毒力遗传的了解就可能构建口服减毒活菌苗,从而可为控制志贺菌病提供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1株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年来肠道门诊腹泻患者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志贺菌及沙门菌琼脂培养基培养,可疑菌株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血清凝集鉴定到群,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用纸片确认试验检测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p-内酸胺酶(AmpC酶).结果 151株志贺菌中主要为宋内志贺菌(85株,占56.3%)和福氏志贺菌(64株,占42.4%),且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0~10岁年龄段,占总感染率的72.2%(109/151).药敏结果显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对氨节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呱拉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50%,对三代头孢及四代头抱的耐药率均在35%以下;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9.6%和21.8%,未发现宋内志贺菌耐药者,且两者对呱拉西林/三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31株多重耐药菌经纸片确认试验均为ESBLs阳性菌株,但未发现AmpC酶阳性者.结论 我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以感染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的婴幼儿为主,两种志贺菌对部分种类的抗菌药物药敏性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黄良竹  黄玉红 《海峡药学》2000,12(3):119-120
对1992年元月至1999年12月本院门诊及传染科住院的患儿的粪便培养分离所得阳性结果按年份及常用药物敏感程度进行分析。发现痢疾杆菌对经往临床常用的痢特灵、庆大霉素、氨苄要、氧哌嗪、氯霉素、SMZCO等抗生素的药敏率逐年下降,有的已几乎全部耐药;而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酯、头孢哌酮等药物,已有相当比较的耐药,且部分患儿所感染的菌株对多处抗生素产生耐药。而环丙氟哌酸、复达新、菌必治、氨美汀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1998~2002年嘉禾县308株志贺菌属菌群、血清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病原菌型复杂多变,了解志贺菌属的分布、变化规律及药敏状况,可为流行病学及菌痢的防治提供信息,现将我院1998~2002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志贺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状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志贺菌属(Shigella)是主要腹泻炳原菌,发展中国家以福氏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日益严重,耐药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靶化酶变异、主动外排系统作用和质粒介导,本文综述福氏志贺菌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7年至2010年安徽省临床分离志贺菌耐药性和1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qacE△1-sul1基因及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的分布。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21种抗菌药物对志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intⅠ1和qacE△1-sul1基因,对阳性菌株可变区基因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137株志贺菌对萘啶酸、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80.0%以上,且多重耐药率达94.2%,但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在33.0%以下。intⅠ1的检出率为89.1%(122/137),检出dfrA17-aadA5和aar-3-aacA4两种基因盒,首次在志贺菌中检测到aar-3-aacA4基因,GenBank登录号JF271916。结论安徽省临床分离志贺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仍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作为本地区细菌性痢疾的经验性治疗。1类整合子与志贺菌的耐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在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 K-B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2009-2011年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144株志贺菌的药敏情况;加入泵抑制剂CCCP(羰基氰氯苯腙)检测耐药菌株对氟喹诺类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应用定量PCR研究外排泵基因acrAB-tolC表达以探讨外排泵在菌株对氟喹诺酮耐药中的作用.结果 144株志贺菌中,共有5株志贺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均为福氏志贺菌.加入泵抑制剂后,5株志贺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MIC下降了4~16倍,而对照菌株对上述药物的MIC没有变化或仅下降至原值的1/2.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耐药菌株外排泵基因acrA、acrB和tolC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敏感野生株(P<0.05).结论 本地区志贺菌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为3.47%.AcrAB-TolC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是导致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