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精液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医学生殖中心就诊的41名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试验组)和45例健康生育男性(对照组),采用伟力WL-9000精液分析仪测定精液密度、活力、畸形精子率、前向运动活动精子等精液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法)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精液密度为(40.19±18.52)×106/ml,精子活力为(39.33±15.84)%,精子畸形率为(28.83±10.54)%,前向运动精子为(37.95±11.67)%,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为(23.35±12.2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精液密度下降、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前向运动精子减少、DF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6.87、11.40、5.75、7.48,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精液参数及精子DNA,可能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动态、形态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不育症患者81例,分别行精液常规分析,并对精子DNA完整性等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动态、形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量、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率、低渗肿胀试验、正常形态率、路径速度、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快速运动精子浓度及总数均呈负相关(r为-0.235、-0.232、-0.358、-0.190、-0.634、-0.296、-0.203、-0.392、-0.189和-0.193,t值为2.135、2.106、3.386、1.709、7.240、2.737、1.831、3.763、1.695和1.737,P<0.05)。结论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该项目可以从染色质角度评价精子功能,是精液常规分析一项很好的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
目的研究分析不育患者精子形态学、DNA碎片率相互关系及与辅助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采用染色质扩散(SCD,彗星实验)方法检测计算精子DNA碎片指数(DFI),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5版)标准测定精子畸形率,分析探讨二者之间及与辅助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畸精组行ICSI治疗入组207例,单次妊娠成功率41.55%,同期正常对照组220例成功率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I>30%与DFI≤30%组成功率分别为39.09%和46.3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不育患者中精子DNA碎片(DFI)可作为独立的精液检测、生育力及辅助生殖结局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精子DNA质量对维持男性生殖潜能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精子DNA的一半要传给子代。受精胚胎和胎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孩子也都需要有好的遗传物质。不正常的DNA会扰乱这一系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从睾丸一直到卵子受精,精子DNA要耐受各种损伤。最近的很多报道都更加关注由遗传变化造成的男性生育力下降的问题。更多的是孩子先天异常和睾丸癌的报道[1]。这种遗传物质的缺陷可以导致核缩合或核成熟缺陷、DNA断裂或DNA完整性缺陷和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增加[2]。在不孕男性中,具有正常精液参数而不育的男性,其原因应该与异常精子DNA有关[3]… 相似文献
5.
6.
一直以来,不孕不育症都是困扰我国育龄夫妇的一个严重问题。目前,约10%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症,其中约50%由男性因素引起,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该病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大。既往对于男性不育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索静脉曲张、勃起功能障碍、生殖道感染等方面。目前,精液常规检查已作为测定精液质量和男性不育因素的第一指标,主要体现在精液浓度、精子活动度及形态学方面,在精液常规分析和生殖辅助技术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若单一用精液常规检查来评估男性的生育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则批评其鉴别力不足[1]。这可能与精液本身易受时间和外界环境干扰,以及操作人员的主观性和误差性有关。据统计,精液常规检查在评价男性生育力方面仅有70%的准确性,精液质量正常也不能排除异常生育能力的可能性。因此,单凭精液常规检查评估男性生育能力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为此,研究新的指标以区分生育与不育男性是必要的。随着人们对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探索,精子 DNA损伤作为一项新的评价精子功能的指标,已日趋广泛地应用于男性不育症的研究中。近年来,关于精子DNA损伤与精液质量及形态学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精子DNA损伤与精液质量及形态学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SCD法对精子DNA完整性进行测定.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中,精子DNA完整性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受精率(IVF:77.4%与84.8%,P=0.366; ICSI:90.1%与92.1%,P==0.899)、卵裂率(IVF:97.1%与96.4%,p=0.958;ICSI:96.0%与99.0%,P=0.845)、优质胚胎形成率(IVF:42.8%与38.6%,P =0.485;ICSI:25.8%与46.2%,P=0.002)及临床妊娠结局(IUI:13.8%与16.6%,P=1.000;IVF:35.3%与73.7,P=0.150;ICSI:49.5%与42.8,P=0.832)等指标,除ICSI治疗的优质胚胎率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子DNA完整性尚且不能作为独立的指标对辅助生殖技术结局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玻璃化冷冻与慢速冷冻微量精子对精子活力和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取70份正常精液标本上游处理后,每份标本分别进行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观察冷冻前及2组冷冻组复苏后精子活动率和DNA碎片指数(DFI),比较两种方法的冷冻效果。结果冷冻前精子活动率和DNA碎片指数分别为(93.24±2.26)%和(6.70±5.78)%;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精子活动率及DFI分别为(63.07±6.69)%和(9.26±7.00)%;慢速冷冻复苏后精子活动率及DFI分别为(63.99±5.88)%和(9.58±6.89)%。两种方法复苏后精子活动率均较冷冻前显著性降低(P<0.05),两种方法复苏后精子DFI均较冷冻前显著性升高(P<0.05),两种冷冻方法复苏后精子活动率和精子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和慢速冷冻均导致精子活动率下降及DNA损伤,但两种冷冻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精子DNA损伤在男性生殖健康中的意义,对421名男性的精子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常规检测后做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根据精子细胞核DNA损伤程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精子密度的不同,彗星样细胞发生率有明显的改变,当密度<20&;#215;10^6/m1时,彗星样细胞发生率特别是Ⅱ级、Ⅲ级显著升高;在不动的d级精子中,Ⅰ级彗星样细胞发生率占5.39%,Ⅱ、Ⅲ级彗星样细胞发生率显著升高,与a级精子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CGE试验检测精子DNA链断裂可评价格子的质量和损伤,是男性生殖健康评估的又一较为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12.
禁欲时间的长短对精液质量会产生影响已成为共识,多数认为随着禁欲时间延长,精子的活率、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降低,精液量、密度及总精子数增加,但具体机制不详;也有认为可能与精子核蛋白转型、精子顶体酶活性及DNA碎片有关。宫腔内人工受精时禁欲时间长短与妊娠率呈负相关,而禁欲时间长短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是否有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28-130
目的分析研究精子DNA碎片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探究不育患者年龄、精子碎片率和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2014年6月,按照年龄将这100例患者分成三组,25~29岁组(n=33),30~35岁组(n=33),36~50岁组(n=34),使用SCD检测其精子DNA碎片率,分析检测其精液常规参数。结果正常形态精子率和精子活力不存在相关性(r=0.65,P>0.05);精子活力和年龄存在负相关(r=-2.41,P<0.05);和精子DFI存在正相关关系(r=0.33,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活力会逐渐的下降,对男性的生育能力具有影响,且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DNA碎片率不存在密切的联系,故认为,精子DNA碎片检测可以在精液常规分析中应用,作为反映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液DNA碎片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70例不育不孕患者共88个IUI治疗周期,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分析精子DNA碎片,苯胺蓝染色法评价精子核成熟度,并按妊娠结局分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各组间精子DNA碎片比值、精子核成熟度和IUI妊娠率的关系。结果:非妊娠组SCD小光晕和无光晕精子(精子DNA碎片)比值平均为(28.3±10.6)%,非妊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0±5.9)%(P<0.05);而大光晕和中光晕精子比值非妊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妊娠组组苯胺蓝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非妊娠组患者核成熟度异常的精子、精子DNA碎片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孕不育症与精子双链DNA的关系.方法 采用吖啶橙染色法,染成绿色的是双链DNA.结果 对照组120人,其中双链DNA>66%,120例,占100.0%(120/120).检测组:不孕组840例,其中双链DNA>66%,830例,占98.81%(830/840);双链DNA50±10%;4例,占0.48%(4/840);双链DNA40±10%,3例,占0.36%(3/840);双链DNA30±10%,2例,占0.24%(2/840));双链DNA20±10%,1例,占0.11%(1/840);流产组560例,其中双链DNA>66%,557例,占99.46%(557/560);双链DNA40±10%,1例,占0.18%(1/560);双链DNA30±10%,1例,占0.18%(1/560);双链DNA20±10%,1例,占0.18%(1/560).对照组(双链DNA)与检测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精子双链DNA与不孕(育)症两者相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精子双链DNA降低是引起不孕(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10)
目的建立一种人精子优选方法并研究相关调节机制。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新装置,利用孕酮进行条件优化,通过精子浓度检测验证方法可行性,同时检测精子优选前后的形态、DNA片段和凋亡状态以评价优选效果;进一步用特异性抑制剂格尔德霉素和(或)17-AAG研究了与孕酮作用相关的热休克蛋白90(Hsp90)调节精子功能相关分子机制。结果确立了优选人精子方法的实验条件,经所建立方法优选后,形态正常和DNA完整的人精子比例增加,凋亡状态没有显著变化。格尔德霉素抑制孕酮诱发的人精子获能、活力及超激活运动。Hsp90与共伴侣Cdc37存在共定位且存在蛋白相互作用,其磷酸化分别受PKA抑制剂H-89和PKC抑制剂Go6983抑制;17-AAG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Src活性位点Y416的磷酸化。精子存在蛋白棕榈酰化,Hsp90棕榈酰化水平在获能培养后增加。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孕酮的精子优选新方法,可提高精子质量;孕酮调节精子功能受Hsp90介导,Hsp90与共伴侣Cdc37发生相互作用、在精子获能期间发生棕榈酰化、其磷酸化受PKA和PKC调节,进而调节Src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4-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酸、精子DNA碎片指数与严重生精障碍男性的精子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严重生精障碍男性患者56例,按WHO标准分为严重无、少精子症组25例和弱精子症组31例,对照组为无生育障碍的男性27例。对所有纳入研究者进行精子参数、精子DNA碎片指数和血清Hcy水平的检测。结果严重生精障碍男性的精子DNA碎片指数和Hcy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精子DNA碎片指数与血清Hcy水平、精子浓度呈正相关,而Hcy水平和精子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cy水平和精子DNA碎片指数的升高,可能是严重生精障碍男性的重要病因,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睾丸精子发生的关系。方法筛选13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根据WHO推荐标准。测量所有患者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LH比值、抑制素B(INHB)、INHB/FSH比值和催乳素(PRL)水平。NOA患者根据睾丸穿刺精子抽吸(TESA)结果分为睾丸有精子组与无精子组,分析INHB/FSH比值在获精结果的诊断效能。结果NOA患者中睾丸无精子组与有精子组比较,有精子组血清INHB/FSH比值明显高于无精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P〈0.001),INHB/FSH比值鉴别NOA患者有精子与无精子结果的ROC曲细切点值2.57,敏感性与特异度分别为83.3%,96.8%,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表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FSH、T/LH比值水平测定对无精子症诊断分型有参考作用,INHB/FSH比值对预测NOA患者睾丸取精结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初步探索纳米碳酸钙对大鼠精子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0.8mg/ml纳米碳酸钙),中剂量组(4mg/ml纳米碳酸钙),高剂量组(20mg/ml纳米碳酸钙)和用气管注入法对动物进行染毒,每周染毒一次,连续五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用彗星实验进行分析,用精子畸形试验观察畸形率。结果染毒期间各组动物体重均有增长,各组间的增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迁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纳米碳酸钙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