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参。它从整体上对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从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而对月节律的认识多涉及气血、经络与月亮盈晦运动变化的关系。如《灵枢·岁露》指出  相似文献   

2.
浅谈《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说明人体气血运行的"月节律"周期性规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周期性变化是密切关联而有其一致性。现代专家学者应用《内经》的理论,对"月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黄帝蝦蟇经》一书是主论灸刺宜忌法则之作。因人体气血分布部位及气血量的变化与月相之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故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立论依据,假"月中之兽,兔蟾蜍也"之说,通过1个月之内月相中"蝦兔"之变化,描述人体气血因月之盈亏随经逐流、盛衰消长之特点,阐述灸刺之运用当有时宜之所适,否则倘若不合时宜而信手灸刺,必伤人之血气。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有对月相的诸多描写,如月相的产生,月相变化对针刺的影响,还有相关的养生指导,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月相在朔、弦、望、晦周期循环间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亦影响着疾病治疗的效果。近些年一些学者也作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然对月相与人体机能之间的关系,却仍很少有人探讨。鉴此,我们通过分析内经中的月相,参考现代的研究成果,以管窥月相对人体各种生理病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董平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40-540
用圆形统计探讨月经周期与月相的关系董平辽宁中医学院基础部(沈阳110032)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位移,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朔)、月始生(上弦),月满(望)、月始虚(下弦),复为朔的不同月相。人体随月盈亏而变化的机能活动,称为人体朔望月节律。祖国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医阴阳气血理论入手,从病因病机、气血阴阳、现代研究几个角度对月相盈亏与不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说明月节律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并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医家利用月节律治疗不寐的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月相的周期变化规律,肯定了阳气在这一规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通过分析认为月相的变化规律与月经周期规律关系密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通过月相的阴阳变化规律分析了月经周期内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认为月经前阳气旺盛是导致痤疮加重的根本原因,同时根据这一病因进一步探讨了月经相关性痤疮的病机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在千年前吟出这句诗时,大概未曾想到,这样的类比正符合了中医根据月亮盈亏养生的理论。《黄帝内经》中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大概意思是说月圆时,人体气血比较旺盛,而月缺时,人的气血较虚。  相似文献   

9.
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位移,月亮表现出月廓空(朔),月始生(上弦)、月满(望),月始虚(下弦),复为朔的不同月相,每次朔望往复,间隔为29.5309天(即29日12时44分2.78秒),故称之为朔望月。把人体随月盈亏而变化的机能活动,称为人体朔望月节律。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许多朔望月节律现象,认识到人体机能与月相变化,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随着现代时间生物医学和宇宙生物医学的崛起,这一认识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高兴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11-1512
三阴三阳源于月相盈亏变化,可表示人体阴阳的月节律。三阴三阳用于表示人体日节律则综合了阴阳与寒热昼夜变化节律的时相差。较之仅考虑阴阳变化的太少划分。有更丰富的内容,反映了更为复杂的规律。更符合人体实际,因而在解释人体生理、认识病理、预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有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脾胃者,人之后天之本也。人之出生之后,全赖脾胃受纳、腐熟、运化、吸收五谷精微。以营养脏腑、四肢、百骸。脾胃功能正常,人体脏腑气血滋源正常,气血冲和,阴阳平衡,则健康长寿。脾胃乃人之巾洲,上通下达,人之饮食五味进入脾胃,经过脾胃腐熟运化功能,清者上升,熏肤充身泽毛,浊者下降,二便排出。脾胃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人体气血充足,阴平阳秘。如果脾胃功能失常,则“当吸不吸、少吸,当收不收、少收,不收而收,不吸而吸”,而变化诸疾,滋生百病,“脾胃一乱,百病乃生”也。  相似文献   

12.
肺与皮肤老化相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医家认为脾肾虚衰是衰老的关键所在。肾主藏精,为元气所居,是人生命之根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之后全靠脾胃生化气血,滋养全身。可见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肺与气血的关系密切,所以肺脏的虚衰也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8):1511-1512
三阴三阳源于月相盈亏变化,可表示人体阴阳的月节律。三阴三阳用于表示人体日节律则综合了阴阳与寒热昼夜变化节律的时相差,较之仅考虑阴阳变化的太少划分,有更丰富的内容,反映了更为复杂的规律,更符合人体实际,因而在解释人体生理、认识病理、预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有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十八 《东方养生》2008,(3):68-6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很多人看来月相表很了不得,仿佛就是高档表的象征了。其实未必,月相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级复杂的功能。月相如同钟表的很多重要功能一样,也是由宝玑发明的。是一个与走时轮相连接,却独立动作的齿轮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人生活在自然中,机体的生理活动存在着与月相变化有其节律性的特点。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就有其论述。分娩是人体生理活动之一,是阴阳气血周流出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机体的气血运行是随着自然界阴阳消长周期而呈现周期性的盛衰,此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参”。只有气血的正常流注,才有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若流注终止,则神机化火,生命终止。本文试以人的病死时间为基点,对子午流注及其病死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的"天人关系",即指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人体的五行生克与自然界的五行生克,人体的昼夜变化与自然界的昼夜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自然界的相应变化等等,都存在着相似相应的规律。这一思想在《内经》中有充分的体现,贯穿在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过程中。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思想也有其科学内涵。现就从这两方面切人,谈谈"天人关系"的合理性。《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源头,迄今仍指导着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内经》十分重视人与…  相似文献   

18.
调气理血法用于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冠心病的治疗,有很多学者主张从血瘀论证,主张从活血化瘀治本;也有人认为心阴心阳是本而寒痰痹阻是标也相应的产生了芳香温通的治疗之法。 调理气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气血耳”说明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活动。王清任《医林改错》“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所伤者无非气血……前人对气血理论非常重视指出了人体疾病的产生和病理改变无不涉及气血……”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的范畴,主要病变在心和血脉,一般认为与气血紊乱和关系失调尤为密切。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在生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上海市名中医李佶教授运用天人相应之月相理论并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学术思想。李佶教授认为天人相应,人体气血的盛衰与月亮盈亏变化周期相关,正常的月经周期胞脉气血在行经后逐渐充盈,促进卵泡的发育生长,当卵泡发育成熟后发生排卵,如果没有受孕,胞脉的气血逐渐转衰,直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就像月亮的盈亏,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月,每月都会发生周期性的改变。李佶教授认为朔月阶段月经来潮,望月阶段排卵有助于受孕成功,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多在朔月期采用促排卵药物,并结合卵泡期、黄体期、月经期的周期性中药治疗,有助于患者成功妊娠。并举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20.
1.春季人体的生理变化春天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当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之时,“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其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1气血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中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显著的,如在天热时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而春天之气候介于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之间,气候温和,故气血活动亦介于二季之间的状态,即春天的气血活动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意思是说春天人体的脉搏浮而滑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