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人群特点下,救治难度较大,我科自1990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25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油船船员成批烧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油船船员成批烧伤早期的救治方法和措施.方法从成批船员烧伤的现场急救、休克期处理、临床特征、入院后治疗等方面,总结6批31例油船船员烧伤患者(船员组)的伤情特征和救治体会,选择同期伤情相似的5批32例非船员烧伤患者(非船员组)进行比较.结果船员组患者中吸入性损伤、眼烧伤和延迟复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船员组.船员组治愈30例,死亡 1例,平均住院日为(49.8±12.7) d;非船员组治愈32例,平均住院日为(47.5±14.2) d.结论尽管油船船员成批烧伤伤情重,只要组织、治疗方法和措施得当 ,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和积极有效地处理是成功救治吸入性损伤的关键。自2003年以来,我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共3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群发性大面积烧伤集中气管切开及气道管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群发性大面积烧伤后早期集中气管切开及气道管理在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伤员进行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并对气管切开的时机、手术指征及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进行讨论。结果除1例极重度烧伤伴急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伤员于伤后48h死亡,其余伤员均成功度过休克期及感染期。结论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及正确的气道管理,有效降低呼吸道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为烧伤伤员的成功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骆艳杰 《西南军医》2006,8(5):30-30,32
目的分析烧伤治疗中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时机和预警指标,探讨呼吸机救治严重烧伤患者的作用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烧伤总面积≥50%的138例病例资料,分析呼吸机使用状况与救治效果的关系。结果近4年呼吸机使用逐年增多,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明显提前,使用时间也相应延长,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呼吸机在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吸入性损伤和三度烧伤面积是预测呼吸机使用的关键因素,早用早停可最大发挥呼吸机救治作用.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吸入性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我科1996年—2001年6年中收治1058例烧伤患者,分析吸入性损伤病例,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将病例按烧伤面积分成五个组别,对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病死率与烧伤面积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大而上升,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改变与烧伤面积的变化不明显,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各烧伤面积组病死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加而上升。结论:近年来我科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伤后吸入高浓度的氧甚至纯氧;预防性气管切死伤后早期进行小量反复的气道灌洗;早期应用带湿化的PEEP机械性通气;调整休克期补液量和防治感染等治疗,使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成批收治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我科一次性收治13例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抗休克、气管切开,对于呼吸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常规抗感染,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早期创面切痂自、异体皮移植等治疗。结果 13例患者中,除1例因烧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2例均救治成功。结论大面积烧伤特别是颜面部烧伤,常伴有吸入性损伤,早期确诊并行气管切开及相应的综合治疗能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8.
朱思翔  彭本刚  王欣  苗旭涛  李文军 《武警医学》2009,20(12):1073-1074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9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患行气管切开观察其预后.结果 96例气管切开成功抢救91例,死亡5例,发生并发症18例(18.75%).烧伤后6 h内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按照烧伤程度由重到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17.3%、15.0%.结论 头颈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是抢救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救治的最佳方案,对10年来1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实施了“五早”救治,即:对延迟复苏伤员休克期采用早期快速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坚持早期气管切开,辅以气道湿化、灌洗,保持气道通畅;创面处理坚持早期切痂,并提出了基层医院也可选择性开展休克期切痂的做法;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即注意功能疗法,将康复疗法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五早”救治方案,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率,是治疗大面积烧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无皮肤烧伤的严重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共收集4例(2批)病例.第一批入院诊断为重度吸入性损伤,吸纯氧后气管切开;第二批人院诊断为中度吸入性损伤,人院4小时后呼吸困难加重被迫气管切开.两批患者均配合药物治疗.结果:第一批病人伤后14天拔除气管套管:28天治愈;第二批伤后9天拔除套管,23天治愈.结论:即使尤皮肤烧伤,只要有密闭环境内烟雾吸入史,也要首先警惕吸入性损伤.一旦诊断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尽早气管切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使此类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11.
2835例烧伤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烧伤研究所烧伤救治工作的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方法:对1993年-1998年收治的2835例烧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总治愈率达98.81%,烧伤总面积(TBSA)>90%者,治愈率为53.84%;无Ⅲ度烧伤且TBSA>90%者,治愈率达75%;有Ⅲ度烧伤且TBSA>90%者,治愈率仅50%。本组LD50为96.66%,有Ⅲ度者LD50由前一阶段的79%上升至91%,表明治愈率较前一阶段显著提高。内脏并发症占死亡总例次的45.69%;吸入性损伤为19.83%,居第二位;全身性感染为13.79%,居第三位。结论:烧伤治愈率稳步上升,但内脏并发症、吸入性损伤和全身性感染仍是目前三大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急诊烧伤患者早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探讨急诊烧伤患者入院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3例不同类型的烧伤患者,加强入院早期宣教、入院早期复苏护理、心理护理等各项护理力度,建立早期救治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以提高烧伤早期救治成功率。结果 103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及全程治疗,除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的吸入性损伤死亡外,治愈87例,好转14例,治愈率达84.5%,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结论规范的早期救治护理流程、专业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急诊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12例患者采用低潮气量、低PEEP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在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小时、1、3、7天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 本组行机械通气后,其氧合指征PaO2和SPO2明显改善,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状态下,患者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不明显。治疗期间,除1例肺大泡患者出现气胸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并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志华  陈存富 《人民军医》2000,43(12):693-694
吸入性损伤是指热力和 (或 )化学物质被吸入所致的呼吸道、肺部损伤及全身中毒 ,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1] ,是烧伤治疗的难题。 1 994~1 999年 ,我科收治烧伤 1 4 0 7例 ,其中吸入性损伤 93例 ,治愈率 89 9%。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3例中 ,男 61例 ,女 32例 ;年龄 2~67岁 ,平均 2 3 6岁。体表烧伤面积最大为 98%。依据吸入性损伤临床分度标准[2 ] ,诊断为轻度吸入性损伤 2 5例 ,中度 57例 ,重度 1 1例。1 2 救治措施1 2 1 抗休克治疗 液体复苏量 :以每 1 %体表烧伤补 1 5ml/kg ,加生理需要量计算的液…  相似文献   

15.
两批危重烧伤患者转入院后的早期救治体会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本文介绍2批共13例危重烧伤病人,伤后3~4天经长途转运至我科的早期救治体会.方法 2001年6月27日和2002年6月9日先后收治两批13例伤后3~4天经长途转运入院的烧伤患者,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20~43岁,平均31.1±6.2岁,烧伤总面积74.3%±24.7%,Ⅲ度面积53.7%±31.2%.其中,特重度烧伤10例,烧伤总面积86.0±11.5%,Ⅲ度面63.9±26.3%,合并有重度吸入性损伤4例,中度吸入性损伤6例;重度烧伤3例,烧伤总面积35.3%±10.0%,Ⅲ度面积15.3%±5.0%,均合并有中度吸入性损伤.13例患者都已气管切开,四肢或胸腹部切开减张.13例患者中,有的高热或体温不升;有的心率、呼吸增快;有的腹胀或肠鸣音消失;有的白细胞、血小板低下.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心肌酶和凝血功能异常.结果除2例伤前分别患有心肌炎、慢性肝炎的危重烧伤患者,最终因心肌炎于伤后29天,肝功能衰竭于伤后45天死亡外,其余11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结论成批烧伤转入院后的特点是,伤情重,并发症多,救治难度大.严密组织,责任明确;救治力量前伸机场;入院过程中尽快确定伤情;尽快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综合治疗措施得当、及时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先决条件;重视代谢和凝血功能的调理是后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吸入性损伤在烧伤患者中较为常见,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的治疗均取得了巨大进步,烧伤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吸入性损伤所致的烧伤患者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且众多研究学者认为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的缺乏以及预后评价手段的不足是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近年来吸入性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探寻更有效的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及提高吸入性损伤预后效果提供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喉部烧伤多数是吸入热气体烟雾所致,同时伴面颈部烧伤者居多。它又和吸入性损伤紧密相连,即吸入性损伤愈重。喉部损伤也愈重。我科1995~2003年,共收治吸入性喉损伤123例,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成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休克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批收治严重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休克期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我科在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后,一次性收治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15例,其中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13例。入院后立即行抗休克、气管切开,对于呼吸功能障碍或衰竭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常规抗感染、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CRRT治疗,创面给予简单清创治疗。结果 15例中除1例因烧伤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4例均平稳度过休克期,为后续成功救治奠定了基础。结论大面积烧伤、特别是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抗休克治疗除常规计算补液量外,要增加输液量,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肺动脉压等,对正确指导抗休克十分重要。早期确诊并行气管切开及相应的综合治疗对平稳度过休克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高海拔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8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治愈37例,死亡1例(败血症),平均住院时间28 d。结论在高海拔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正确氧疗,参考Park land公式补液,早期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院1992年以来收治船员烧伤158例,为了解船员烧伤原因与烧伤程度的关系及总结救治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58例均为男性船员,年龄18~36岁,平均23岁。烧伤原因有热液、火焰、蒸汽、电火花及化学制剂等6种,烧伤面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