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40例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4-65岁。结果:3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其余2例患者因为手术失败以及发生胆道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3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105~200mi n,术中出血量为30~210ml,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存在残余结石,通过窦道胆道镜成功取石,全部患者在6周后进行T管造影并将T管拔出,未出现胆漏。结论:腹腔镜胆道检查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其中7例同时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00±37.42)min;术中出血(306.25±29.73)mL,手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7.88±1.36)d;残石率0。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安全,联合胆道镜取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治疗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创建肝外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自1998年4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126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首先行十二指肠镜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及结石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微创治疗方案(一镜方案、二镜方案①或②、三镜方案)、开腹手术方案及姑息性方案治疗。结果应用该系列化方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病人3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微创治疗方案治疗成功者占97.5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系列方案针对性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不仅充分体现了内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的优越性,扩大了微创治疗的范围,而且叉将微创治疗手段和传统开腹手术相结合,使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更加完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实施的120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A组)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20例,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C组比较,A组及B组所需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除腹腔引流时间较短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结果无明显区别.结论 三种不同方式的微创手术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对适宜患者,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疗效则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胆道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 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术后平均住院7.4d;胆总管Ⅰ期缝合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胆道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我院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EST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均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 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其中2例由于ERCP提示胆总管下段严重狭窄而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其余58例经EST取净结石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肝功能、血淀粉酶正常后行LC治疗。结果ERCP时2例胆总管下段严重狭窄,开腹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其余58例EST取石成功并放置ENBD,其中2例继发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1周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58例成功实施ERCP+EST+ENBD及LC,成功率96.7%(58/60)。无十二指肠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处出血、急性胆管炎和胆漏等并发症。55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胆管结石残留,无胰腺炎和胆管炎发生。结论ERCP+EST后行LC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扩大了胆道微创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8.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肝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Ⅰ期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该手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只要掌握适应证,就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同顾性评估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一次麻醉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其中23例ABP)治疗经验,对术式选择、操作要点、胆漏防治、注意事项等做分析.结果102例成功,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6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LCTD),18例ERCP+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22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未完成或禁忌,继续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46例鼻胆管引流(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内镜治疗时间平均35 min,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术后住院平均6.5 d.无手术死亡,ERCP和EST并发症9例,其中6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1例,腹腔引流治愈.拔T管后胆漏2例,再次腹腔镜下置管引流治愈.随访1~3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管狭窄;胆总管残石和再发结石各3例,EST取石治愈.结论一次麻醉"三镜"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ABP,手术环节衔接更为合理,无内镜治疗的恐惧感,能从严掌握EST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成功率等.一旦遇有解剖不清、出血、结石未取净或胆管狭窄等,及时改变术式.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管结石的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明放 《腹部外科》2006,19(1):13-13
肝外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病,随着内镜、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使传统的治疗方式受到微创技术的冲击。随着治疗性腹腔镜、胆道镜的临床广泛应用,进一步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模式和观念,使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理念逐渐为胆道外科医生所接受。但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和病例数量的积累,单一的内镜或腹腔镜治疗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乳头局部因素、结石因素、胆总管远端狭窄段过长等,都很难完成内镜下取石治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因T管常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又加上腹腔镜手术形成窦道较晚,T管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对比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后经左肝断面胆管行硬质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与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在治疗胆总管合并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疗效,探讨前者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9例行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2)采用经肝断面行硬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对照组(n=27)采用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石取出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WBC、CRP、肝功能Child-Pugh评分、ICG R15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结石取出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第1、5天WBC、CRP、肝功能Child-Pugh评分、ICG R15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后经左肝断面胆管行硬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在治疗胆总管合并左肝外叶胆管结石,在临床上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间的1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胆道镜联合组(联合组)与开腹组,两组各55例。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残石率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与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为(99.5±10.7)min比(132.6±12.7)min、(89.5±11.4)ml比(163.6±23.5)ml、(24.5±1.7)h比(85.2±8.3)h、(7.5±1.1)d比(12.7±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08,t=10.471,t=16.443,t=6.216,P0.05)。联合组比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1,P0.05)。联合组比开腹组残石率10.9%比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实际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内镜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南开医院收治的8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20例为开腹对照组,其术式为开腹肝切除+胆道探查术;61例为微创治疗组,其术式为先行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对于取石成功者,根据肝内结石位置,行完全腹腔镜或手助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对于结石无法取尽者,行腹腔镜肝切除+胆道探查术.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61例患者均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等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微创治疗,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微创治疗组中手助腹腔镜肝切除+胆道探查术和开腹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0.911,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P<0.05).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6,2.316,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4,P>0.05).结论 内镜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创伤,充分体现了两者联合治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观察组37例)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37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比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5);观察组血清Na+,K+水平分别为(145.8±3.2)mmol/L和(4.8±0.5)mmol/L,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为(1.2±0.4)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3±0.4)d,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为(2.2±0.8)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8±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2.89,P=0.010、0.006)。结论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可干净彻底地清除结石,同时降低术后胆漏、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不良等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伴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探查术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87例胆总管结石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探查术(LCBDE,n=112)组和开腹胆总管取石探查术(OCBDE,n=75)组,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液学检查项目等)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范围)表示,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短期及长期并发症、结石复发率以构成比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CBDE组术中出血量[100 ml(60~200 ml)]及术后住院时间(5.2±2.6)d都少于OCBDE组200(90~450),P0.001)和(9.7±3.1)d,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短期并发症、结石复发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胆总管损伤和狭窄。结论胆总管结石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B级)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探查术是安全可行的;跟开腹手术相比,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微创治疗已成为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方式,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目前最常采用的肝外胆管结石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可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可同时处理胆囊疾病并行病理活检等,但该手术不适用于有重度粘连及炎症的患者.内镜逆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患者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漏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几率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少见变异损伤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6年我院52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17例肝外胆道少见变异进行解剖及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副肝管3例,迷走胆管1例,肝外型右肝管5例,胆囊管变异8例.术中胆道损伤3例,术后胆漏3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肝外胆道变异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精细地解剖胆囊三角,加强对肝外胆道变异的认识和处理,对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