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科学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肥胖等级、血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胃俞、阿是穴等腧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TG、TC、LDL-C均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组HDL-C含量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以调节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且可以明显升高HDL-C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60例予揿针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升高(P0.01)。治疗3个疗程后2组TC、TG、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体质量、A、BMI、F%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F%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揿针、常规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较好治疗作用,而揿针起效更快,作用持久,综合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叩刺联合耳针对阴虚夹瘀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阴虚夹瘀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136例,采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和疗效,并对不同因素的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后肥胖指标体质量、A%、BMI、F%及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9.71%。女性疗效显著优于男性(P0.05);年龄、肥胖度与疗效的关系表现为年龄越小,肥胖度越轻,疗效越好(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病因诱因、病程及证候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阴虚夹瘀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性别、年龄、肥胖度对疗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桂英  高建芸  邢丽阳 《中医杂志》2008,49(12):1090-1092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给予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血脂指标及患者的症状、体征.比较两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治疗组对血脂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良性调整,其中降低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血脂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大鼠造模前后体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以及大鼠主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①造模10d后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LDL-C显著升高(P<0.01)。HDL-C降低不明显(P>0.05),TC、TG均无明显升高(P>0.05);②造模30d后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HDL-C显著降低(P<0.01),LDL-C显著升高(P<0.01),TC、TG均明显升高(P<0.05);③造模10d、30d后大鼠主动脉病理学镜下有形态学改变。结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于造模30d后能够成功复制,但尚不能复制动脉硬化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徐竺婷 《河北中医》2006,28(10):735-736
目的观察降脂汤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4例予降脂汤治疗,对照组予多烯康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69%,对照组总有效率62.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BG、TG、HDL-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TC、TG、H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脂汤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对高脂血症模型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黄素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大黄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脂及FIB含量的影响,吉非罗齐作阳性对照。结果:大黄素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黄素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和FIB的作用,能够抑制高脂血症的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科学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BMI及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 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年龄、性别、BMI、肥胖等级、血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腧、胃腧、阿是穴等腧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BM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1),但治疗组BMI在各个疗程结束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TG、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调节血清中TG、TC、LDL-C、HDL-C的含量,且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在降低BMI、升高HDL-C作用方面优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9.
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法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治疗组),并与血脂康治疗75例(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优于血脂康对照组。结论:化痰祛瘀法具有明显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牟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60-61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高脂血症30例,进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观察灌流前后血脂变化。结果:维持性血透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例,经血液灌流治疗6个月后,血脂显著下降,表现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尤TC、TG和LDL-C下降明显。结论: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4):810-811
目的:观察鄂西地区蜂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高脂模型,即喂饲大鼠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蜂胶提取物,连续30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蜂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含量(P<0.01或P<0.05),及明显升高血清HDL-C、SOD含量(P<0.01或P<0.05)。结论:蜂胶能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2.
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76.7%,且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MI、腰围、臀围、WHR、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4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给予针刺结合血脂康治疗和血脂康加假针刺法治疗,8周后对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及血浆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脂异常明显改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治疗前后比较则显著降低(P<0.01),且2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合并血脂康治疗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并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豆子方剂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高脂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苦豆子方剂;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并进行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7%,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0.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浆TC,TG,LDL(P<0.01),升高HDL(P<0.01)。结论苦豆子方剂可明显改善血脂紊乱患者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黄杨宁片对高脂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药黄杨宁片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60例的血脂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全血粘度(yb)、血浆粘度(yp)、还原粘度(R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均降低(P<0.01),提示口服黄杨宁片能有效地提高HDL、降低TC、TG和yb等,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方面均有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的变化;还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与健康组比较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代谢综合征(MS)脂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调节M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依纳入标准选择76例MS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40 d后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MI、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BMI、TC、LDL-C、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干预MS,可显著降低TG、TC、LDL-C水平,改善HDL-C水平,提示针刺干预具有调节MS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粉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三七粉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HDL-C有所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较对照组降低(P0.05),TG、LDL-C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HDL-C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出现1例患者谷丙转氨酶轻微升高(75-98 U/L),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腹胀和乏力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结论:三七粉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调脂方治疗高脂血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建慧  曹亚军  陈虹 《陕西中医》2006,27(2):177-178
目的:观察消滞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采用调脂方(莱菔子、黄芪、山楂、党参、白术、苦豆子)治疗,并比较给药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变化。结果:患者用12周,TC、TG、LDL有显著降低(P<0.01),HDL显著升高(P<0.001)。提示:该方剂可明显改善血脂紊乱患者的状况,并具有降低患AS危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活血降脂方,对照组60例予血脂康胶囊。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及对照组TC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活血降脂方对高脂血症瘀血阻滞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