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2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2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2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2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组 75例 ,男 53例 ,女 2 2例 ,年龄 2 6~ 65岁 ,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根据Child Pugh积分法分为A级 2 5例 ,B级 2 9例 ,C级 2 1例 ;正常对照组 3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60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12 5水平 ,分析CA12 5水平与肝功能分级 (Child Pugh积分法 )的关系。 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 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t =10 .0 0 4,P <0 .0 1) ,血清CA12 5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 ,B级较A级及C级较B级均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q=5.990 6、2 .0 80 0 ,P <0 .0 5或 0 .0 1) ;经过常规保肝治疗后 ,Child Pugh肝功能A、B级血清CA12 5水平显著下降 (t =3 .3 15、2 .80 2 ,P <0 .0 1或 0 .0 5) ,而C级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t =1.172 ,P >0 .0 5) ;血清CA12 5水平与Child Pugh肝功能积分、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r =0 .3 3 2、0 .3 16,P <0 .0 1) ,与血清ALB呈显著负相关 (r =-0 .3 3 8,P <0 .0 1)。结论 血清CA12 5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也是肝硬化发生癌变的信号之一 ,CA12 5水平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胆汁酸对肝硬化病情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以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8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情况,研究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任意两组TBA、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ALT水平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组AST水平与B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TBIL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2、0.529,P〈0.05)。结论:血清TBA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及腹水中肿瘤标记物CA724、CA242、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探讨3个肿瘤标记物对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82例及健康对照者5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724、CA242及AFP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于Child‐pugh B、C级存在腹水患者抽取腹水,检测其中CA724、CA242及AFP的水平。以ROC曲线判断这些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能力。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724、AF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CA24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724、AFP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升高,CA242无明显规律性。组间比较,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中血清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724在Child‐pugh A级和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242在Child‐pugh分级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中CA724和AFP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血清CA24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56,无明显辅助诊断能力。结论血清及腹水CA724、AFP对肝硬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而不适宜选择CA242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监测肝移植手术惠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级(Child A组)19例、Child B级(Child B组)25例和Child C级(child C组)14例;根据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分为MELD I组(MELD<19分)43例和MELDII组(MELD 19分)15例.术后7 d行肝肾功检查.结果 ①术前不同Child分级患者总胆汁酸与总胆红素水平随着Child级别的增加而显著上升(C级>B级>A级)(P<0.05).不同Child分级患者术后总胆汁酸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Child分级术后总胆红素水平随Child 分级的升高而显著上升(C级>B级>A级)(P<0.05).②术前MELD Ⅱ组患者血清TBA和TB水平显著高于MELD Ⅰ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B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ELD Ⅱ组患者术后血清TB 水平显著高于MELD Ⅰ组(P<0.05).结论 血清TBA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肝移植术后肝脏功能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7.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关航 《广西医学》2006,28(3):363-36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62例肝硬化患者和21例对照组空腹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并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胆汁酸水平(40.1±28.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9.7μmol/L),P<0.01,且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刘明涛  刘海峰 《现代医学》2003,31(3):178-179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 (ApoAⅠ )及B(ApoB)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8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Ⅰ及ApoB水平 ,并与肝功能Child Pugh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Child Pugh积分的增加 ,血清ApoAⅠ、ApoB水平逐渐下降 ,肝功能A、B、C级 3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或P <0 .0 5 ) ;肝功能B级及C级组与A级组之间ApoB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血清ApoAⅠ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 (r =0 .5 68,P <0 .0 1) ,与血清总胆红素呈负相关 (r =-0 .5 3 9,P <0 .0 1) ,与丙氨酸转氨酶无显著相关性 (r =-0 .197,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Ⅰ、ApoB水平显著降低 ,血清ApoAⅠ水平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对肝硬化的诊断、肝功能分级及判断预后均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 和总胆汁酸(TB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严格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5进行评分将12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 肝硬化各组之间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比较可见血清前白蛋白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下降,对照组与Child-pugh 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 A级与B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总胆汁酸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对照组与Child-pugh A、B、C级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hild-pugh C级与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功能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以及总胆汁酸(TBA)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GGT、TBA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hild A级组患者TBA、GGT值均低于Child B级组和Child C级组,CHE指标均高于Child B级组和Child C级组(P <0.05)。Child B级组血液中TBA、GGT均低于Child C级组,CHE均高于Child C级组(P <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开展肝功能检测有利于更清晰地了解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并且评价PA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PA含量,肝硬化组分为肝炎后肝硬化和非肝炎后肝硬化,并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PA含量显著低于非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在肝硬化组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问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Child-Pugh分级而明显降低。结论血清PA可作为肝硬化的诊断和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1eptin)、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标准进行分级,其中Child.A级13例,Child—B级18例,Child—C级9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并检测上述指标;分析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TNF—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瘦素、TNF—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与Child—A相比,Child—B、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A组(P〈0.01),与Child—B组相比,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B组(P〈0.01或P〈0.05)。②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与TNF一α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清瘦素和TNF—α明显升高,而血清瘦素的升高与TNF—α呈明显正相关,表明瘦素与TNF—α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作用,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104-106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6例、B级20例、C级14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的总胆汁酸(TAB)、清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和血清胆固醇(CHO)水平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TAB、ALB、CHE和CHO水平。结果 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LB、CHE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LB、CHE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显著降低,TAB和CHO水平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hild分级C级患者的CHO升高达到(3.43±0.42)mmol/L,ALB降低达到(24.78±2.19)g/L,CHE降低至(1336.40±195.58)U/L,TAB升高到(96.11±6.94)mmol/L,分别与Child分级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可准确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判断患者肝组织的受损情况,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技术对 165例肝病患者和10 0例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进行血清总胆汁酸 (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总胆红素 (TBil)检测。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作为肝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 Pugh级别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和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69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分级标准分为三级,同时选择8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空腹采集血清标本,在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样品Alb、PA、TBA、HDL-C和LDL-C浓度.结果 肝硬化患者各功能级别的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P<0.05);而Alb、PA、HDL-C 、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级低于B级,B级低于A级(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TB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Alb、PA、HDL-C和LDL-C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各项指标,有利于肝硬化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孙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38-113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0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A级)38例、B组(B级)42例、C组(C级)25例,设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PA、sCR 1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A低于对照组,且随着Child-Pugh评分升高而递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CR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Child-Pugh评分升高而递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PA、sCR1可以较好地判断肝硬化患者分级状况,为评估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飚  张晨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65-166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CLIA检测66例肝硬化患者TT3、TT4、rT3、FT3、FT4、TS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40例上述指标对照,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方法分级为A、B、C三级。各级之间进行对比。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入院时TT3、FT3、TT4降低,rT3明显升高,对照组TT3、FT3、TT4、rT3正常,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Child—Pu小分级A、B、C三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相互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鸿娟 《吉林医学》2013,34(12):2219
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意义加以分析。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清晨空腹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采集,测定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分别为(48.5±32.5)μmol/L、(2.8±0.8)mmol/L、(2 320±846)U/L、(31.1±6.4)g/L,对照组的分别为(5.3±2.2)μmol/L、(4.7±1.3)mmol/L、(8 725±912)U/L、(44.5±2.9)g/L;除总胆汁比对照组要高以外,观察组其他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hild A、B、C级患者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都显著降低,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的程度是Child A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肝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治疗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80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肝功能检查结果中,观察组总胆汁酸指标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中,20例Child A级、Child B级、Child C级分别为20例、41例、19例。同时,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血清胆固醇(CHO)下降幅度幅度为Child C级Child B级Child A级。结论: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了解肝组织的受损情况,为疾病进展情况地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提高肝硬化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杨建波  石睿  马欢  张丽丽  邹宇 《西部医学》2022,34(7):1006-10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Child-Pugh评分按肝功能不同分级分为A级(A组,n=54)、B级(B组,n=86)、C级(C组,n=65),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A、CHE和TBA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病情相关性。随访1年,根据肝硬化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清PA、CHE和TBA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清PA、CHE水平比较:C组<B组<A组<对照组,TBA水平比较:C组>B组>A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CHE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血清TBA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A、CHE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AUC值、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水平可较为敏感的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肝功能分级以及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有望成为监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以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