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illomavirusHPV)感染有关的报道站于80年代前半期[1].多年研究发现了80%-90%的子宫颈部非典型增生(Cervicalinfraepith-elialneplasiasCIN)和子宫颈癌可以检测出HPV,尤其是在HPV与子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已明确了HPV16型的E6E7、蛋白质能够与癌抑制基因产物P53、Rb蛋白等结合,从而使其控制癌变机能受到抑制[2,3],肯定了HPV在宫颈癌的致病因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尽管如此,也有诸多报道认为单纯该病毒感染并不能导致宫颈组织癌变.本文着重围绕子宫颈癌与HPV之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以侵害肝脏为主而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所致。目前,己明确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个型,即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相关的病毒还有庚型肝炎病毒和TT型肝炎病毒,但均未被最后确定[1]。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病毒性肝炎中的重点防治传染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不仅其发病率和流行率高,而且造成的影响特别严重。因此,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专家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早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已有人描述心率、体温、血压的昼夜或24小时的周期节律。血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昼夜周期节律己众有所知,其它心搏量、外周阻力、心电图记录参数,甚至血粘度、纤溶活性、血糖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均有昼夜周期节律。耐心脏的昼夜节律近年也有大量报导。十余年前有作者[1]分析24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VPC3)和基本心率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及可重复性。近年又有作者[2]对38例VPC3≥30次/h的患者动态心电图观察,证实PVC3的生物节律存在,高峰在清晨及午后,心率也同样。也有作者发…  相似文献   

4.
心脏保存液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移植术被确认为终末期心脏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后,一个决定因素是适当的心脏保存.目前,心脏冷缺血保存被限制在4~6 h,其有效保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保存液和保存温度[1].现就心脏保存液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EB病毒与淋巴瘤 19858年,Burkitt报道了一种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后来进行了活检组织体外培养,1963年两株瘤细胞分别在伦敦及尼日利亚培养成功,其中由Epstein-Barr培养的一株在电子显微镜下见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自1910年Barger等首次从麦角中分离出组织胺(以下简称组胺)以来,由于组胺可改变心脏节律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组胺可减慢房室传导,增加窦性心率,提高心室自律性,引起异常自律活动或触发活动,以及引起冠脉痉挛等而致心律失常.本文就组胺对各类心脏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理等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7.
HIV分为二个主要型别 :HIV- 1和 HIV- 2。早期分离的许多 HIV毒株的研究表明该病毒是高度异质性的 ,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血清学和分子特征的亚型。异质特征包括 :细胞毒性、复制动力学、病毒产量水平、基因结构、对中和抗体的敏感性。现将 HIV- 1与 HIV- 2的相互关系的某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IV- 2病毒的基因和血清学特征HIV- 1被鉴定后不久 ,在葡萄牙有几例来自西非的艾滋病人体内发现第二种 HIV,这种病毒在克隆和序列分析后 ,与以前分离的 HIV- 1毒株的差异大于 5 5 % ,并且有显著抗原性差异。它被命名为一种新的 HIV…  相似文献   

8.
<正> 心脏瓣膜狭窄的球囊扩张术,也称经皮穿刺或经血管瓣膜成形术(Percutanous Valv-uloplasty or Transvenous Valvuloplas-ty)或经导管瓣膜分离术,近几年来已成为治疗狭窄性心瓣膜病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广泛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心血管外科领域。随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开展,其手术技巧不断提高,器械设备、灌注方法等方面也日趋完善,直接导致死亡的严重手术并  相似文献   

10.
<正> 通道阻滞剂的发展是近二十年来心血管药物研究的一大突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制剂的相继问世,钙通道阻滞剂在临床上,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本文拟从基础和临床方面就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作一简要概述。心血管的钙生理简介钙离子在调节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机械及电生理特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钙离子的内流,在窦房结组胞可影响起搏功  相似文献   

11.
心脏收缩间期(SystoIic Time Interval, 简称STI)是测量左、右心室作工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可多次重复检查,对危重病孩又可在床边进行检查。STI可定量估价各种心脏病对左、右心室的影响,便于研究疾病的自然病史和治疗措施的长期效果。测定方法早期采用同时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及颈动脉脉波测量STI,选择能清楚显示左心室除极开始的心电图导联、颈动脉脉波,以及能清楚显示主动脉瓣关闭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围产期将HBV直接传播给婴儿。此种传播是构成HBV慢性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毒赖以在人群中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将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现状作一介绍。一、与传播有关的一些因素 1.母血e抗原/e抗体系统与婴儿HBV感染:Okada等指出:HBeAg(e抗原)阳性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达100%,但抗-HBe(e抗体)阳性者不能将HBV传播给婴儿,因而认为e抗原可作为HBV携带者母亲能传播给婴儿的一个指标。Beasley等的研究认为,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85%为HBsAg阳性,而e抗原阴性母亲仅31%的婴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可分甲型(简称甲肝)、乙型(简称乙肝)、非甲非乙型(简称非甲非乙)及δ型肝炎四型。其免疫指标测定,各有其一定的意义,分述于下。甲型肝炎甲肝由甲肝病毒(HAV)引起,HAV 属于小 RNA 病毒,肠道病毒72型。有空心和实心两种。主要在肝细胞,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机理迄今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的看法,不外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直接致病与免疫致病两方面.现将其研究概况进行归纳,作一扼要介绍. 1 EHFV的直接致病作用 EHF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其直接致病的依据,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5年Nagai等用EHFV接种新生大白鼠,从肺、脑、脾、肾、外周血中均分离到病毒,然后将该病毒感染正常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中出现病毒复制现象.  相似文献   

15.
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心脏重构的定义 心脏重构是基因调控的分子,细胞和间质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损伤后其大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血流动力学负荷,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其他仍在研究的因素都能影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 梗死后重构的主要决定因素 在急性期,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范围和程度,抑制梗死区膨展;整个急性期过程,心室重构主要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心室负荷状态、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局部生长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脂蛋白(α)[简称Lp(α)]是存在于人血浆中的一种独特脂蛋白,1963年由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七十年代初有学者发现Lp(α)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进行了许多颇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具突破性意义的是对其分子结构和基因序列的阐述,使人们得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Lp(α)的功能、代谢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尽管目前对Lp(α)尚存在许多未知之处,有的观点还有争议,但对Lp(α)研究的蓬勃开展,无疑为冠心病的病因、病理学研究及其防治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收治650例病毒性肝炎中,有52例并发心脏病变(8.0%),其中甲型急性黄疸型18例,乙型急性黄疸型16例,乙肝慢性活动型6例,乙肝亚急性重型3例,乙肝慢性重型4例,甲乙肝病毒混合感染5例。表现心悸、气短者15例,胸闷或心前区疼痛者16例,咳嗽、晕厥者2例,乏力、头晕者11例,8例无心脏症状。体征以心律失常、心音低钝、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尖收缩期杂音为多见。X 线示心界扩大者6例。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频发室早13例,Ⅱ度Ⅰ型窦房阻滞4例,窦缓伴心律不齐5例,S-T 段压低伴 T 波低平12例,伴 T 波倒置4例,窦速伴电轴  相似文献   

19.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是一种外源性的反转录病毒。1980年Gallo小组首次从T细胞淋巴瘤病人分离出HTLV-Ⅰ;二年后,他们又从成人毛细胞白血病病人分离到了HTLV-Ⅱ;接着Montagnier在1983年、Gallo在1984年分别从淋巴腺病综合征及AIDS病人的T淋巴细胞培养中分离到AIDS病毒,并分别将其命名为LAV及HTLV-Ⅲ,最近该病毒被统一命名为HIV。实验表明,这三型  相似文献   

20.
溶菌酶(Lysozyme,Muramidase,EC.3.3.1.7)是一种具有溶菌作用的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体的许多组织和分泌物中。自1954年Fogelson和Lobstein首先发现癌症患者血清溶菌酶活性升高后,此酶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本文试从酶的生物化学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作一初步归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