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44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96例喉癌,28例非喉癌病变,51例癌旁或癌周对侧喉组织标本进行PCNA,CD44表达情况检测。结果:(1)PCNA,CD4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4/96)和70.8%(68/96),均显著高于非喉癌病变喉组织,癌旁及癌周喉组织(P<0.01)。(2)晚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2-3级(低分化)伴颈淋巴结转移喉癌组织中PCNA,CD4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组织学分级1级(高分化),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0.01)。(3)喉癌术后3年或5年存活病例CD4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存活病例,而PCNA的表达阳性率在术后3,5年存活或未存活病例间无统计学差异(4)PCNA与CD44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PCNA,CD44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48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结果 48例乳腺癌中P53,C-erbB-2,PCNA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3%,52%和41.6%。P53,C-erbB-2随组织分级增高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53,C-erbB-2过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中CD44的表达。结果:CD44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44表达与乳腺浸润癌、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检测乳腺癌中CD44表达水平,可用于乳腺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1例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35%(44/91),正常乳腺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蛋白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nm23基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性抑制基因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在1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组织学分级愈低,ER、PR阳性表达率愈高.ER、P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ER、PR 阳性表达率高.ER、PR表达阳性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ER、PR表达阴性组(P<0.05). 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对临床正确判断乳腺癌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CD44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 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D44蛋白表达阳性率56.4%,且与病理分级和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血管、淋巴管侵袭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63.6%,且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与分化程度、血管淋巴管侵袭及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和nm2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阳性表达伴nm23阴性表达者易发生转移.结论 CD44和nm23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转移的参考指标,且nm23检测有助于其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7.
P53和C—erbB—2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53),原癌(C-erbB-2),增殖细胞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结果48例乳腺癌中P53,C-erbB-2,PCNA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3%,52%和41.6%,P53,C-erbB-2随机组分级增高呈递增 趋势,Ⅰ级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53,C-erbB-2过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玉  王雷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1):646-64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80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做PCNA检测,并与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在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68.18%,无转移组31.82%,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CNA的表达呈递增趋势,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5年生存率(30  相似文献   

9.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和CD44v6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和CD44v6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CD44v6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OPN和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与CD44v6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OPN、CD44v6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CD44v6在43例胰腺癌、34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3例胰腺癌标本中OPN、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62.7%.34例胰腺癌旁组织OPN、CD44v6阳性表达率均为20.6%;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OPN、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80.0%,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3.5%、53.6%,二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胰腺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率为85.7%,组织学分级为Ⅰ~Ⅱ级的胰腺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率为51.7%,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与OPN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46(P<0.05).结论:OPN、CD44v6在胰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可作为胰腺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CD4 4V6、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76例乳腺癌组织中 CD4 4V6、PCNA、VEGF的表达。结果 :CD4 4V6、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6 .8%、80 .3%。CD4 4V6表达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相关有显著性 (P<0 .0 5 ) ;VEGF则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状态相关有显著性 (P<0 .0 5 )。 CD4 4V6的表达与 PCNA、VEGF的表达相关 (P<0 .0 5 )。结论 :CD4 4V6、PCNA、VEGF可以作为评价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 ,三者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44V6、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方法 ,对 6 0例乳腺癌及 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进行了CD44V6、ER、PR检测。结果 :CD44V6、ER、PR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5 5 .0 %、85 .0 %、80 .0 % ;导管内癌 4 4 .4 %、4 4 .4 %、4 4 .4 % ;浸润性导管癌 6 1.1%、72 .2 %、6 6 .7% ;黏液腺癌 83.3%、5 0 .0 %、5 0 .0 % ;髓样癌 5 7.1%、71.1%、5 7.1% ;乳腺良性病变 33.3%、4 6 .7%、4 0 .0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较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在浸润型与非浸润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癌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CD44V6在腋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D44V6和ER、PR可作为乳腺癌判断转移、预后的生物学行为 ,对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良性乳腺组织及4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组织切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 30例纤维腺瘤中E-cadherin均呈高表达,E-cadherin在157例无转移的癌组织中有77例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9.04% (77/157),293例有转移的癌组织中87例高表达,高表达率为 29.69% (87/2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 P=0.001),E-cadherin免疫组化染色高表达和低表达在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肿块大小、ER表达、分子分型及肿瘤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分期、是否绝经、CerbB-2及Ki-67表达情况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淋巴结是否转移、肿块大小、ER表达、分子分型及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是影响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因素.结论 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ER表达、分子分型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变异型白细胞分化抗原(V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7例NSCLC组织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CD44V6表达与NSCLC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NSCLC分级无关(P>0.05);按UTCC-TNM分期,Ⅱ期和Ⅲ期中CD44V6表达显著高于I期(P<0.05);与未转移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对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ER、C-erbB-2、PCNA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LSAB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作ER、C-erbB-2、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E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ER阳性率在Ⅰ级(16/20)和Ⅲ级(7/19)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级(16/20)和Ⅱ级(13/21),Ⅱ级(13/21)和Ⅲ级(7/1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表达率较高。(2)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3)PCNA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无关。(4)C-erbB-2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与E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C-erbB-2、PCNA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bcl 2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1%,在乳腺癌癌前病变中为93%,在乳腺良性肿瘤中为67%,各组之间有差别,且bcl 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但与肿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抑癌基因P5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组织学指标的关联。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76例癌组织中PAR-2阳性率为84.2%,P53为43.4%,HER-2为55.3%。PAR-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HER-2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53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AR-2与P53联合或与HER-2联合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2与HER-2表达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R-2,P53,HER-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涉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增殖细胞抗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侵袭性转移的关系以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62例原发性胃癌中CD44v6,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阳笥率为64.5%,PCNA阳性率为100%,其中弱阳性(Ⅰ-Ⅱ级)表达率为24.2%,强阳性(Ⅲ-Ⅳ)表达率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经以及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率以及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子学改变,联合检测其结果有助于评估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早期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74年至1985年98例手术治疗的Ⅰ期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NA在Ⅰ期乳腺癌表达率为75.5%。随PCNA表达强度的增加无病生存率(5a,10a,15a)呈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CNA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40.7%)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8.4%,P<0.05);PCNA与病理发级,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之间未见有相关性。结论:在1期乳腺癌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 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7 月青海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癌患者,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及其癌旁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 水平,观察其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 MMP-3 总阳性率较癌旁组织高(P <0.05)。乳腺癌组织中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与淋 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 <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无相关性(P >0.05);CD15 抗 原、CD44v6 蛋白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D15 抗原、CD44v6 蛋白 及MMP-3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联合检测CD15 抗原、CD44v6 蛋白及MMP-3 的表达水平,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