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医学检验日常工作中,检验科所发出的每一份检验报告,末端总写有这么一句话:该结果仅对本次检验标本负责。虽然是不起眼的几个小字,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没有任何价值,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这句话对检验人员来说,是一种责任;对医生来说,是一份信任;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承诺;是一位检验工作人员拥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临床检验医学进展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学科。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临床检验医学水平能够直接反应这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对一个医院来说,临床检验科室的水平对这个医院的医疗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份准确全面的实验报告是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与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对2010年7~11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31557份,不合格标本886份,占2.81%;尿液标本7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4.68%;粪便标本755份,不合格标本41份,占5.43%;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肿瘤学的发祥地”,对于一家肿瘤专科医院,这样的金字招牌是一种富有历史感的荣耀;而对于这家肿瘤专科医院的掌门人来说,则是一份守护荣耀的沉重责任。  相似文献   

5.
柳天天 《中外医疗》2012,31(13):177-177
目的探讨Profiler PlusTM、IdentifilerTM与Powerplex 16HS3种试剂盒对检验血样DNA的结果,探讨3种方法的扩增不平衡和/或基因丢失现象发生机率。方法选取600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为研究对象,采其血样,先用其中2种试剂盒对600份血样进行DNA检验,选出出现不同检验结果的标本,再分别用3种试剂盒对以上具有不同结果的同一样本进行检验,比较检验结果,观察3种试剂盒扩增不平衡和/或基因丢失现象的发生机率。结果 600份血液样本的检验差异率为1.333%;用3种试剂盒分别对以上8份样本进行DNA检验,等位基因缺失发生率均为0.1667%;Profiler PlusTM、IdentifilerTM与Powerplex 16HS3种试剂盒的扩增不平衡的发生率分别为1.167%、0.1667%和0.1667%。结论 3种试剂盒在检验血样DNA时均会出现等位基因缺失和扩增不平衡现象,等位基因缺失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Profiler PlusTM试剂盒扩增不平衡的发生率较另外2种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在使用一种主要试剂盒的同时,还应注意备用其他试剂盒作为相互验证之用,减少因等位基因缺失和扩增不平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其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8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需要进行血液细菌检验的患者标本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均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其中A份使用常规药敏试验,B份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菌鉴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常规药敏试验作为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鉴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检验结果中,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验所需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无明显差别,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心贤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141-142
电子天平称量样品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价格较高,对于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只能购买几台。2005年我校购买了3台FA1104N型电子天平。由于检验、药剂专业学生人数太多。实验时每8—9人使用一台电子天平,如采用常用的多份减重法称量。总的称量时间太长,能不能找出一种更快的称量方法呢?为此,笔者对学生同时教授2种称量方法:单份减重法和多份减重法,以比较2种称薰方法在接受程度和称量时间上是否有区别。经笔者称量多种样品进行实验测定,证明2种称量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的采集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2008年1~7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39657份,不合格标本496份,占1.25%;尿液标本35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1.00%;粪便标本357份,不合格标本11份,占3.08%;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痰标本205份,不合格标本10份,占4.87%。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采集标本的正确,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细菌鉴定法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常规药敏法与直接药敏法对这400例患者的4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比较用这两种细菌鉴定方法检验血液标本的符合率。结果:在这400份血液标本中,用常规药敏法共检出326份阳性血液标本,其中,有266份G-杆菌,60份G+球菌;用直接药敏法共检出273份阳性血液标本,其中,有227份G-杆菌,46份G+球菌。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85.34%和76.66%,总的符合率为83.74%。这两种检测方法的药物敏感度、耐药性等符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常规药敏法和直接药敏法都可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用常规药敏法进行检验时,其结果的符合率相对较高。不过,用直接药敏法进行检验时,其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能够有效地节约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二者相比,后者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冷为 《中外医疗》2014,(3):19-19,21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意义,对比合格与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探讨正确采集检验血液标本的方法。方法对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检验科收到5487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收到的5487份血液标本中,全血是1526份,占血液标本总数的27.81%;血清是2179份,占总数的39.71%;血浆是1782份.占总数的32.48%。其中合格标本5112份,占总数的93.17%;不合格标本375份,占总数的6.83%。在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是89份,占23.73%;凝血是79份,占21.13%;抗凝剂使用错误22份,占5.88%;血液量存在误差165份,占43.93%;其它原因20份,占5.33%。结论正确采集临床血液标本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根本保证,也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TTC培养基法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辖区内需要检验的120份食品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食品样品均使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TTC培养基法进行检验,同种样品采集两份,将另一份样品送往上级实验室,同时对食品样品进行同种项目检测,将上级实验室的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平板菌落计数法和TTC培养基法的检验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检验准确率进行比对。结果 120份食品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平板菌落计数法有99份样品检测结果与上级实验室检测结果相符,检验准确率为82.5%,TTC培养基法有115份样品检测结果与上级实验室检测结果相符,检验准确率为95.8%,TTC培养基法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平板菌落计数法微生物检验准确率。结论使用TTC培养基法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有着较高的检验准确率,可将其作为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复检再检是我们在输血检验工作中一种常规的检验程序。依据国家卫生部的输血检验标准,我们对采来的每一份血样分别采用两个不同试剂厂家进行初检和复检(2次复检)。如2次复检一种试剂为阳性,我们需对其中的阳性血样用同一种试剂进行再检确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观察与探讨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接受尿常规检查者4000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4000份尿液标本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 4000份尿液标本中,出现误差81例,标本误差率2.03%。对81份误差标本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其中54份(66.67%)尿液标本因检验过程导致误差、19份(23.46%)因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误差、7份(8.64%)尿液标本因标本运送差错、1份(1.23%)尿液标本因申请单出现差错所致。结论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素较复杂,包括:标本检验、标本运送、标本采集、检验申请资料填写等;对此,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促使检验流程的规范化,避免对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进而提高尿液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工作者对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深入了解,对疾病的分型越来越细。这就对检验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需要对一种疾病进行多项目的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而且随着半自动、全自动仪器在检验科的使用,抽一管(份)血,进行多项目的检验也变成现实。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种多项目的检验,有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1186份尿液标本与876份粪便标本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尿液标本96份,占8.09%;不合格粪便标本92份,占10.5%;不合格原因分别标本量少128份,占68.09%,污染34份,占18.09%;容器错误12,占6.38%;标识错误8份,占4.26%;超时送检6份,占3.19%。结论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指导,并严格查对,以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宁 《中国乡村医生》2023,(36):145-147
目的:分析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滨州市无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180份未经处理的水厂生活饮用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枯水期90份,丰水期90份。所有水样进行滤膜法检验和多管发酵法检验。比较枯水期和丰水期两种检验方法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两种方法枯水期大肠菌群和杂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管发酵法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高于滤膜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丰水期大肠菌群和杂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管发酵法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检出率高于滤膜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管发酵法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的检出率高于滤膜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对策,使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得到保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存在误差的80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0份血液检验标误差原因中,患者原因有22份,占27.5%;标本采集有36例,占45%;标本送检有12例,占15%;标本检验10例,占12.5%.结论 患者原因、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验等都是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控制,以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简要总结可以改进的方法.方法:选取尿液样本750份,对750份尿液样本进行复数次检验,将存在较大误差的92份尿液样本进行二次检验,以检验结果为参考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对92份尿液样本二次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初步发现由于实验室因素导致检验结果误差的有46例,占总误差比例的50%;由于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有18例,占总误差比例的20.0%;由于尿液样本采集或保存送检操作不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有14例,占总误差比例的15.0%;由于临床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有14例,占总误差比例的15.0%.  相似文献   

19.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制成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人身健康,加强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药品的检验工作可以从检验的数据中得到一个正确公正的检验结论,这个结论也是建立在科学的检验数据基础上的,因此,对于检验工作来说,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是整个药品检验的中心所在,采用正确合理的检验方法并对最后所得的检验数据进行公正评价可以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本中心实验室近年来收集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样本共计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标本种类有:400份呼吸道标本,220份血液标本,160份粪便标本,220份分泌物标本,将不同的临床标本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把这几种不同的临床标本微生物进行检验,得出总标本微生物的检验阳性率是7.7%。其中,几种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呼吸道的是7.5%,血培养的标本为4.1%,粪便标本的为1.9%,尿液标本的是15.9%,其中,尿液标本的阳性率是最高的,呼吸道和血培养标本分别列为第二和第三位,粪便标本的阳性率是最低的,不同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对不同微生物进行检验所得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就能够对目前的流行疾病的状况有所了解,为临床诊断疾病做出有效的支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