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发病后8h内手术48例,死亡6例(12.5%);超过8h手术者12例,死亡4例(33.33%)。术后无再出血。ADL评级:Ⅰ级12例,Ⅱ级21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良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h内头颅CT复查,血肿完全清除22例,大部清除(残余〈10m1)9例,再出血1例。随访6个月,32例中生存30例,死亡2例,生存的30例患者中,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Ⅱ级10例,Ⅲ级17例,1V3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清除血肿效果好、止血确切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以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生存34例(76.2%),死亡10例(23.8%)。对照组生存24例(52.2%),死亡22例(47.8%)。两组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存活34例中,Ⅰ-Ⅱ级22例,Ⅲ-Ⅳ级10例,V级2例;对照组存活24例中,Ⅰ-Ⅱ级10例,Ⅲ-Ⅳ级11例,V级3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才能不断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81例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ADL评分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9例。其中超早期手术恢复良好占75%,7h以后手术恢复良好占36.4%。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能直视下较彻底地清除血肿,迅速降低脑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方法,加上超早期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小骨窗直视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81例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ADL评分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9例。其中超早期手术恢复良好占75%,7h以后手术恢复良好占36.4%。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能直视下较彻底地清除血肿,迅速降低脑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方法,加上超早期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02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8~24h复查头颅CT:81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33例,Ⅲ级24例,Ⅳ级17例,Ⅴ级6例,死亡13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危重型高缸压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小脑出血56例的资料。结果56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及侧脑室外;I流术。全部病例术后24h内均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47例,70%以。t9例;治愈40例(71.4%),好转10例(17.9%),死亡6例(10.7%)。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疗效满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景丽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4,(5):121-121,123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进行手术治疗,4例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痊愈8例(66.7%),死亡4例(33.3%),药物治疗痊愈2例(50.0%),死亡2例(50.0%),手术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P〈0.05);12h内治疗6例,肠坏死1例(16.7%),死亡1例(16.7%),12h后治疗10例,肠坏死10例(100.0%),死亡5例(50.0%),12h内治疗肠坏死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12h后治疗(P〈0.05)。结论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应该采取外科手术+取栓术治疗,要尽可能早的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胡生  彭成 《现代保健》2011,(31):135-13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躯体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轻残和恢复良好者50例(58.13%),植物生存和重残20例(23.26%),死亡16例(18.6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躯体合并症对预后有明显的影响,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手术疗效(术后30d),客观评价本术式的优缺点,初步探讨本术式治疗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06例HICH患者分别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总结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不同病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本组血肿清除率为79.3%,再出血率为10.4%,并发症发生率为25.5%,住院时间缩短。总体病死率为27.4%(29/106),按术前意识状态分级,Ⅰ级无死亡、Ⅱ级15.4%、Ⅲ级14.3%、Ⅳ级28.6%、Ⅴ级64.0%。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及CT表现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细致操作、术后精心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华东 《现代保健》2008,(34):32-32
目的探讨微创开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开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观察。结果15例患者显效7例(显效率46.7%),有效7例(有效率46.7%),死亡1例(死亡率6.7%)。术后大部分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较好。偏瘫患者经综合治疗后6个月随访大部分肌力恢复达到2级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结论微创开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损伤小,方便快捷,疗效明显,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71例,按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29例,死亡3例。结论小骨窗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清除血肿。结果:60例患者术后24h内死亡2例,术后24h复查头颅CT,36例完全清除,6例大部分清除,12例少量残存,再出血4例。56例患者半年后随访,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27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Ⅳ级3例,Ⅴ级2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手术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易操作,能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早期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临床分级为Ⅱ级9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病人超早期采用锁孔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与35例行保守或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锁孔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组36例中,预后良好22例(占61.1%),不良9例(占25.0%),死亡5例(占13.9%);保守或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组35例中,预后良好5例(14.3%),不良22例(眈.9%),死亡8例(笼.9%)。两组对比,预后良好率和不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早期锁孔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8例均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锥颅穿刺置管靶点依据血肿形态及血肿量,在cT引导下定位体表穿刺点及测量穿刺方向深度。结果58例患者均穿刺精确,血肿基本清除,时间2—5d,无死亡病例。随诊6个月至2年,以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I级25例(43.1%),Ⅱ级17例(29.3%),Ⅲ级9例(15.5%),Ⅳ级7例(12.1%)。结论微创锥颅穿刺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脑损伤和清除血肿,具有创伤小、穿刺精确、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等优点,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内囊内侧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内囊内侧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时机。方法将64例高血压内囊内侧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后手术的时间分成两组,发病6h内手术的患者归入治疗组(40例),发病6h以后手术的患者归入对照组(24例)。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12例基本痊愈,16例好转,5例无效,7例死亡,总有效率70.00%;对照组24例患者中5例基本痊愈,6例好转,5例无效,8例死亡,总有效率45.83%。结论高血压内囊内侧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发病后6h以内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发病6h以后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血栓性脑动脉瘤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07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栓性脑动脉瘤60例。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86.67%,中残5.00%,重残3.33%,死亡5.00%。对57例患者进行随访,成功率100%。随访时间(37.65±11.23)月。良好96.50%,中残1.75%,重残1.75%,死亡0.00%。结论:血栓性脑动脉瘤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独特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8例失访,随访的60例中,良好(5分)15例,轻残(4分)21例,重残(3分)12例,植物生存(2分)4例,死亡(1分)8例。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选择手术时机,恰当的选择手术方式,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研究进展。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5例,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依据GOS评分对3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小骨窗组死亡11例,占28.2%;发生并发症13例,占33.3%。微创组死亡10例,占25.6%;发生并发症8例,占20.5%。减压组死亡12例,占44.4%;发生并发症11例,占40.7%。结论脑出血临床治疗应依据患者血肿的大小、部位、身体状况和医院条件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均可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3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手术最佳方式。方法:总结1995年1月~2005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回访资料,选定手术方式与疗效,血肿类型及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半年随访,恢复理想(ADL1~3级)100例(72%),重残8例(6%),死亡30例(22%)(在院死亡21例,出院后死亡9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清除血肿、止血确切,是最佳术式。血肿类型厦年龄对预后影响较大,手术病人的选择应考虑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