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药炮制有纯净、粉碎、切制、火制以及蒸、发芽、酒浸、烊化等多种方法,目的在于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便于煎煮,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溶出或便于临床使用;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增强和发挥药物的疗效等几方面。对后世中医药研究奠定了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脉证并治是张仲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滑脉属于阳脉,多主食积、实热和痰饮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滑脉是六种基本脉象之一,多与浮、沉、迟、数等脉并见,形成复合脉,亦有一脉多证和一证多脉等情况。故临证时,要仔细辨别脉象,多诊合参,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排除一些症状在身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假象,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其实质就是一种医学的辩证思维,探讨《伤寒杂病论})的辩证思维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临床面临的思维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1以思维抽象作为辩证思维的起点疾病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连续的整体,首先将复杂的疾病运动整体分解为简单的相对静止的部分,然后抽象成基本的病证概念,作为辩证思考的起点。《伤寒杂病论》的抽象思维有医学原理、疾病规律、诊治原则的一般抽象和疾病的阶段抽象、方面抽象等。l·1一般抽象如《金鹰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2条,将各种疾病去异求同,抽出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几种药材的炮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之法 ,古方甚少。最详于宋代雷 ,即现在的《雷公炮制论》。后世制药的方法 ,逐渐趋于完备。凡药物气厚力大者 ,无有不偏 ,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 ,必用恰当之法以制之 ,则药性之偏者醇矣。然而其制药的含义又各不相同 :有以相反为制 ,或以相喜为制。而具体制法又复不相同 ,有制其形 ,制其性 ,制其味 ,制其质 ,皆巧于用药之法。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就记载着很多中药炮制加工方法。如口父咀 (桂枝汤方碎成小块 ) ,去皮 (厚朴、桂枝 ) ,去心 (麦门冬、牡丹皮 ) ,炙 (甘草、厚朴、枳实 ) ,酒洗 (大黄 ) ,水渍 (枳实 ) ,擘…  相似文献   

5.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张仲景在其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亦多出用到半夏,其功效可总结为降逆止呕、蠲饮降气、消痞散结、利咽化痰、健脾益气等.同时,仲景对于半夏的毒副作用,也分别从配伍技巧、煎煮方法、炮制方法、用量多寡等方面多有论述,启人深思,值得寻味.  相似文献   

7.
8.
《伤寒杂病论》不仅是中医临床治疗学专著,也同样蕴含着重要的护理学思想。文中从未病先防、整体调护、服药护理、药后护理、饮食护理等四个方面,对《伤寒杂病论》的护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烦躁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医圣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其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病势及正邪强弱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除烦法,为临床辨证施治树立了范例。现予以综合归纳,分析探讨如下。1 辛温发汗法 太阳伤寒、外邪郁闭、阳气被遏,则郁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心烦。方用麻黄汤辛温发汗,以外邪可泄、郁热得除,则心烦自解。2 疏经泄邪法 太阳中风、经络不利、邪郁不解,则内扰心神,故见烦闷不舒。可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邪,继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中,当归的主要功用为补阴血、温通发散、活血止痛,其中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当归散用当归补血养血、行气止血、濡养胎元;麻黄升麻汤用当归宣肃肺气、降逆止咳;薯蓣丸用当归补益阴血,与山药配伍发挥补五脏、生肌肉、补虚劳诸不足的作用;乌梅丸、奔豚汤用当归调养厥阴、少阳血气,疏木润燥;当归贝母苦参丸用当归和血润燥;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当归润内寒、助心散寒;续命汤、侯氏黑散用当归滋润滑泽、养血行气,缓解中风痉证;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建中汤、温经汤用当归活血行气、温中止痛;赤小豆当归散用当归充养血脉,降过旺之心火;升麻鳖甲汤用当归行气止痛、排脓除恶疮。当归滋润滑泽,其体为阴,气升味甘,其用为阳,故既能养血熄风、温通发散,使血畅脉通,又能养阴血而充五脏,回逆冷而起细微,缓急痛而安胎产,凡血虚络瘀风动之证,均可用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伤寒杂病论》自建国以来相关研究著作的出版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选用网络图书馆以及网络商业平台中所收录的1949-2020年间所有与《伤寒杂病论》相关著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著作数量、类别、出版社、地区、定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寒论》类和...  相似文献   

12.
尤虎 《中医药导报》2007,13(11):5-7
文章对张仲景编篡《伤寒杂病论》的初衷,思维方法从其对"伤寒"和"杂病"的分类,二者之间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这既是一本以汤方为主治疗疾病的书,其内容又涵盖了外感热病和杂病,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吕志杰 《河南中医》2012,32(10):1263-1265
《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一书力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博而有约,详而有要;衷中参西,求真务实.本书的编写体现了三纲、五求、十项内容.三纲是以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二者相结合三大方面为纲.五求一日求全;二日求通;三日求精;四日求实;五日求新.十项内容为校勘、注脚、提要、简释、方歌、方证鉴别、大论心悟、验案精选、临证指要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亚琼  黄家诏 《陕西中医》2009,30(6):760-761
《伤寒杂病论》所载诸方经历代医家沿用,疗效卓著而可靠,世称之“经方”。纵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包括汤、散、丸、酒、栓剂等,这些不同剂型的使用,为经方疗效的发挥起了很大的作用,对现今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就仲景对散剂的运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饮片生产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炮制药物并保证饮片质量及临床疗效。笔者在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积累了点滴心得,并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搜索引擎,检索《伤寒杂病论》下法的研究文献,剔除研究结果相似的论文,对研究论文按照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用药规律、下法禁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类整理,以了解《伤寒杂病论》下法现代研究概况,从而为深入挖掘中医下法的理论和临床价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附子的运用,其范围很为广泛,诸如胸瘫,寒疝、肠痈,蛲虫等病均用之,在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泻心汤、黄土汤,九痛丸等诸多方中均用到附子。应用范围 1.四阳救逆:“对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神疲,下利清谷,腹中冷痛,或误汗、大汗所致的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呼吸微弱,手足厥冷等症,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提出用“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肝肺生理、病理相关为基础,阐述了《伤寒杂病论》中肝肺相关的病理内容,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肝肺相关病证的临床应用特征及应用范围,并从中找寻出疏肝和解法、疏肝理肺法、清肝燥湿法、清肝降逆法、平肝降肺法等从肝治肺与清宣利湿法、降肺活络法、通腑泄热法等从肺治肝的两大治疗策略与规律,希冀为临床应用提供方法学与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文龙 《河南中医》2011,31(10):1088-1089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辨治规律。真寒假热之证,当辨明疾病本质,治宜破阴回阳,宣通内外上下;内外寒热并见之证,当分清表里虚实,治宜外散表寒,内清里热;上下寒热错杂之证,当分清病位病性,治宜寒温同施,上下兼顾;寒热互结中焦之证,当明辨痞满虚实,治宜寒热并用,通上下交阴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药物炮制"洗法"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对《伤寒论》原文和中药学等书籍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伤寒论》中药物的洗法有"酒洗法""水洗法"两种,二者都有其独特的用意和机理。结论:《伤寒论》中药物炮制"洗法"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