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中医整体观谈变态反应性疾病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红生  武维屏 《中医杂志》2011,(19):1702-1704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功能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就肺而言,肺司呼吸,主气属卫,外合皮毛,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与大肠相表里;肺胃相关,皆主乎降。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肠炎等发病往往与"肺"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当从整体出发,从肺论治,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用系统方法探讨中医证的本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反思过去研究中受朴素还原论错误影响的基础上试用系统方法探讨中医证的本质中医的证可以理解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对病因作出反应所处的一种状态,这种整体反应状态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是一种整体涌现现象.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从其整体内容来看,不仅是中医学之经典,也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和人类自身的经典;其字里行间,不仅在教医者怎样去做,同时也在教人们怎样去想。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是动态整体的辨证论治思想与理论,其中,辨证论治核心反映在动词的"调"字上,而调的使用,不仅可以在医学范畴,也可以在如管理学等其他学科。不管在人们养生、治病和疾病的预测上,辨证论治的前提是必须要把握动态整体这一个重要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朱杰 《中医药通报》2015,(4):39-42, 45
"粗守形,上守神"是《内经》核心理论之一。从三个方面探讨其内涵与启示。一、粗上之分——技进乎道的两种境界:粗工常常拘于局部、形迹、技术、器具,上工犹能关注整体、神机、战略、灵悟,超越守形之粗,则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二、形神之辨——形与神俱的整体恒动:形神同治、心身并调,形神理论为我们呈现出较为完备的医学模式;三、寻回元神——坚守中医的原创思维:中医的传承也需要"上守神"、不离宗,切忌盲人摸象、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5.
裘索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21-2122
1中医药学的理论优势及缺点 中医药在生命观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对生命复杂现象及其规律作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上;在疾病观方面,中医药的优势体现在从整体上认识患病是邪气盛正气衰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失衡所造成的;在治疗观方面,中医药的优势体现在整体调节人体功能失衡状态以及未病养生的预防思想、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组织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在医学观方面,中医药认为医药学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态的综合医药学模式.而西医药学的优势则体现在生命的物质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实质治疗上.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始终是复杂系统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其理论体系特有的整体论、辨证论特点符合系统观基本认识。本研究采用系统涌现性的观点分析中药的药性概念,认为四气、五味等药性概念反映了中药复杂微观成分群作用于机体后涌现出的整体宏观效应,其涌现性特征受到药物、人体和文化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中药药性实质研究提供思路,为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传统草药学理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阴阳平衡是机体的健康状态,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本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中医从"整体观念"来认识疾病,从"辨证论治"来治疗疾病。"整体观念"体现了中医对人自身内部整体、人与自然环境整体、人与社会环境整体平衡的思维;"辨证论治"则体现了中医对机体发生疾病时阴阳平衡失调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治疗疾病使机体恢复或重建阴阳平衡的思路和手段,因此,阴阳平衡是中医把握疾病的思维核心。  相似文献   

8.
"脾主五脏之气"反映脾对机体的整体与系统调控,体现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整体上,"脾主五脏之气"在生理观、病理观、发病观与治疗观、养生观等体现脾在五脏中的核心与主导地位。系统上,从脾-心、脾-肺、脾-肝、脾-肾、脾-胃、脾-脑等系统阐释脾与脏腑的相关性及其主导地位,为"脾主五脏之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刘弼臣教授在学术上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五脏证治,突出调肺"观点。笔者曾侍诊左右,并在自己多年的实践中,运用"五脏证治,从肺论治"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取得了很好疗效,尤其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此阐述与同道分享一些感悟。1"五脏证治,突出调肺"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  相似文献   

10.
重点阐述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对痰证诊疗的独特见解。论痰治痰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践,他从整体上认识到在气、血、痰、郁四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由是论"痰"证时反复阐发、举例论证、立法稳妥。论"痰"之精要要在宏观的整体视角,认为临证治痰必先求其得病之因,审其所犯何邪,坚持从实际病情出发,先视标本缓急而后辨证施治;其治痰之要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至今在临床上仍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疗法中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平  黄承军 《中医杂志》2011,52(4):288-291
从临床实践出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病因说"进行反思,从证实质的角度分析"非特异性病变"与脊柱整体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外治法所辨之证是脊柱整体功能紊乱状态在某个外在局部的具体表现,进而提出建立基于微观局部,并与宏观整体相结合的脊柱整体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时空依赖为特质的认识生命存在的方式,强调人体是在"时间流"生成动态和"空间位"整体形式上显现生命的存在状态。而中医学的时间依赖是以动态的"生命节律"形式存在为动因,尤其注重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以时间形式呈现其过程;空间依赖不仅表现在"定位"上,而且还在于空间联系上,具有相对确定性、开放性的特点。实质上中医学的时间依赖和空间依赖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蕴涵着"时间规定空间"与"空间组织时间"互为联系的对应关系,表征着人体的生理病理研究是以时空依赖为理论根据,而且见证着生命在不同时空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变化特性。若从中医学本身特征而言,其时空依赖路径体现了整体平衡性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气化,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的、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独特理解。从"气化"的视角,看待自然整体、和谐统一的生命过程与现象,即是气化生命观。从现有文献来看,气化生命观最早出现在与中医学同宗同源的道家文化中,因此可以借鉴道家对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角度,中医象思维之"象"的含义可分为物态之象、功能之象、共性之象、规律之象等;从人类思维要素的构成角度,可分为客体之象、工具之象、认知之象。象是客体整体信息及其在人大脑中的反映与创造,总体上可分为自然物象与人工意象,后者包括符号意象与观念意象。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形成"整体辨证,局部辨病"诊疗模式,整体上采用分期辨证论治,活动期祛湿化瘀解毒以祛其邪,缓解期健脾补气温阳以固其本;局部以"痈疡"辨病论治,用中药青赤散灌肠,以敛疮生肌、燥湿止血。内服汤药,外用灌肠,"整体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治疗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脾虚证的免疫学本质及中医药防治脾虚的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现代免疫学是从以基因、分子、细胞、整体等互为基础的不同层次上研究免疫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功能,使人类从分子、细胞、整体及群体等不同水平上理解细胞与细胞间及免疫系统与机体整体间的功能;阐明并揭示细胞活化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基本规律。免疫学自身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成为各学科相关性研究的一个关键性桥梁学科。中医的免疫学研究,特别是中医虚证的免疫学本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一大内容和热点,也是中医学与现代生命医学从理论上进行根本沟通与结合的一个重要桥梁。 现代免疫学研究成果从基因、分子、细胞、整体…  相似文献   

17.
黄炜元是清末广东著名的医家,其代表作《辩疫真机》。该书以问辩为体例,从运气学的角度认识鼠疫的病因,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分析鼠疫的病机,抓住"血凝燥而不行则结为疬"的典型症状,批判疫证"戒谷气"的陋俗流弊。治疗上立足本虚,祛邪固本,调治之余不忘培补肝脾肾,解毒之中融入血药,散结化瘀;辨证精微,用药独到,迥异时流,在清末岭南涌现的一批鼠疫专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林希 《西部中医药》2010,23(2):63-63
从养神、养生、加强锻炼、防治疾病传染4个方面探讨了中医护理在祖国医学领域"治未病"思想上的体现,提出了现代护理知识与祖国医学传统护理法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来分析、护理亚健康人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人体整体功能态是在生理、病理环境等条件下广泛存在的整体反应形式。整体功能态具有复杂性、整体性、阶段性和可调节性。中医学是从整体功能态来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本质上是一种整体功能态医学。1人体的整体功能态人体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也就是由不同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构成。这些人体内部结构都有各自的相应独立功能,但也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内部网络彼此相互联系着的,无论健康与否,  相似文献   

20.
郑晨思  黄健玲 《新中医》2014,46(5):20-23
介绍黄健玲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在中医思路上,认为辨治当以肾为本,调经以种子;重视气血理论,调气血助孕;湿瘀可致不孕,助孕必治湿瘀;强调肝郁病机,怡情才易孕;重视整体调节,饮食需宜忌。在中西医结合思路上,认为诊断需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医着重于整体、宏观的"辨证",西医着重于局部、具体的"辨病";临床用药也是中西药物各司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