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宏 《中国校医》2011,25(3):195-196
<正>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墨西哥与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甲流疫情快速蔓延,6月11日WHO已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这是全世界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甲流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虽然WHO宣布目前甲流大流行阶段基本结束,但学校人口密集,一旦有传染病易爆发流行,学校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为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现将某高校甲流防控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东莞市2009年甲型HIN1流感(简称甲流)疫情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分别来源于东莞市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首例甲流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6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18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死亡3例;重症病例发生率为5.21%,病死率为0.58%。518例中男性占61.58%,女性占38.42%;学生占75.10%;15岁以下人群占62.74%。3例死亡病例均为学生,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同期共发生暴发疫情50起(学校47起),罹患率最低为0.87%(32/3 674),最高为17.00%(68/400),暴发疫情中确诊甲流病例260例,占2009年甲流报告总病例数的50.19%。甲流就诊趋势指数及暴发疫情时间分布显示发病高峰为11月份。甲流的流行及防控可分为严防输入、局部暴发及社区扩散、多点暴发和社区流行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结论东莞市2009年甲流发病的重点人群为15岁以下的学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建议继续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工作和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甲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龙岩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2009~2010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8月11日报告首例输入性甲流病例,至2010年年底,全市累计报告甲流病例302例,其中重症4例,危重1例,无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9.26/10万,2010年发病率为1.49/10万。年均发病率,新罗区最高(5.37/10万);男性为6.32/10万,女性为4.35/10万;10~14岁最高(23.44/10万)。302例病人中,学生占69.54%,2009年10~12月发病的占84.44%。2009年发生聚集性疫情4起,发病43例,均在学校中。[结论]中小学校是龙岩市甲流疫情的重点单位,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龙岩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2009~2010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8月11日报告首例输入性甲流病例,至2010年年底,全市累计报告甲流病例302例,其中重症4例,危重1例,无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9.26/10万,2010年发病率为1.49/10万。年均发病率,新罗区最高(5.37/10万);男性为6.32/10万,女性为4.35/10万;10~14岁最高(23.44/10万)。302例病人中,学生占69.54%,2009年10~12月发病的占84.44%。2009年发生聚集性疫情4起,发病43例,均在学校中。[结论]中小学校是龙岩市甲流疫情的重点单位,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2009年416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下称甲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甲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辖区内报告的416例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末冬初是甲流的高发季节,青少年和中青年是该病的易感人群,7~30岁患者的构成比与小于7岁和大于30岁患者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暴发的有效措施之一。结论学校和机场是防控的重点场所,进一步促进健康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甲型H1N1的知识,普及甲流可防、可控、可治的防控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甲流)在我国出现社区局部爆发前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口岸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10日~2009年6月10日公开发布的的我国甲流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甲流确诊病例111例,年龄分布及临床表现与其他国家相似,96例输入性病例中海外中国籍人员和美籍华人占63.1%,70.2%出发地为美国,入境口岸有北京等11个;7例发病者主动申报病情,20例在入境检疫现场被动发现,非入境检疫现场的输入性病例中29 2%、39.6%的发病时间分别为入境后第2、3天,80.0%二代病例由于社交活动被传染。结论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可以有效地履行防控职责。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评价2009年武汉航空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为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收集2009年甲流防控期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留验、转运、诊治等的成本资料,将口岸防控模式与两种理论防控模式,即改良的口岸防控模式和社区防控模式进行比较,用卫生经济学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三种防控模相比,改良的口岸防控模式成本最小;口岸防控与社区防控相比,预防1例甲流病例将节省成本7505.35元,成本效益比是4.58。结论改良的口岸防控模式是卫生经济学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浙江省学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年浙江省学生甲流个案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浙江省学生甲流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总数的比例为44.20%(217/491)~78.70%(532/676)不等;高达91.23%(52/57)的聚集性甲流疫情发生在学校。学生甲流病例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05%(1 188/7 402)和0.027%(2/7 402)。全省学生甲流于9月9-11日首次达到流行高峰,日发病数为67例;然后疫情逐步攀升并于11月21-23日达到一个新高峰,其流行强度约为首次高峰的2.91倍;随后疫情持续减弱。结论学生应成为甲型H1N1流感尤其是其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越秀区2009~2011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5月29日越秀区报告我国首例因输入性甲流病例引起奉地续发感染病例,至2011年底,全区累计报告甲流病例911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66.63/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95/10万,2011年发病率为3.50/10万(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农林街最高达44.80.流花街最低,无病例报告(P〈0.01);男性为30.18,女性为21.75;10~14岁人群发病最高,达239.82。911例病人中,学生占72.12%,2009年9~11月发病的占总病例数的74.09%;2009年9~11月发生聚集性疫情39起,发病372例,38起在学校中,1起在医院。结论越秀区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特征,中小学校是越秀区甲流疫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衢州市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流行特征及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衢州市2009年甲流疫情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和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衢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流238例,其中重症16例、危重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38例甲流病例中,累计住院治疗61例,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5.63%。柯城区报告病例数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73.53%,发病时间先上升后下降,以11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占所有报告发病数的61.34%,无医务人员感染。监测结果显示,衢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的阳性率为59.18%,甲流占所有阳性结果的61.80%。结论前期围堵为甲流防控争取了时间,今后还应加强疫情监测的强度和分析的深度,将甲流疫苗接种列入计划免疫,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温监测在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现场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对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监测的特点及作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某高校共确诊3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3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100%)。2009年10月15日、16日、17日疫情发生的最初3d内,学生在宿舍自测体温发热人数和医院复测体温发热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及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学校采取每日体温监测制度,89.6%的学生认为应该;80.9%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疫情采取的态度是积极的;65.3%的学生认为通过体温监测能有效地发现和控制疫情,感觉学校里很安全;86.2%的学生降低了对于被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担心。[结论]普及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能明显提高发热病人诊断的准确率,同时正确体温监测对于高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类型流感引发的公众突发事件是非常有用的,能有效减轻学生的不适感,避免形成大范围的恐慌,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9年秋季我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高校制定防控甲流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0月至11月我校甲流隔离观察区收治的学生患者,将其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3例收治患者中,甲型H1N1流感确定诊断10例,临床诊断198例,疑似病例285例;我校甲流呈流行态势,总体罹患率2.23%(确诊罹患率0.45‰),治愈率100%;我校甲流秋冬季高发,高发学区为一学区B院,生源地在外省市(特别是生源地为甲流疫区或途经疫区)的08~09年级理工类或音体美专业的20~22岁男生为相对易感人群。结论我校甲流疫情为输入性因素所致,且存在时间、地点、人群分布规律,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2009年甲型H_1N_1流感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甲流)在浙江省的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年浙江省甲流个案信息、病原学监测数据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浙江省甲流报告发病率为25.18/10万,病死率为0.26%。病例主要集中在0~29岁,占85.76%;有91.23%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学校。疫情分别在9月和11月中下旬形成2次流行高峰,第2次流行高峰的强度约是第1次的4.09倍。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对较为温和,0~29岁中的儿童、青少年和学生群体是甲流防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粤港两地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与防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为两地协同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资料,香港的资料来源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提供的"人类猪型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直击"及"传染病直击"。对收集到的两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9月15日,广东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 606例,香港共报告18 687例;广东省经历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5月14日)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的时间(输入过程)为12 d,首例本地感染到首起聚集性病例的时间(本地传播过程)为15 d,而香港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4月28日,经历输入过程时间较长(36 d)、经历本地传播过程的时间较短(5 d);两地均在6月中旬经历一个小的发病高峰,但7月10日后香港报告病例数直线上升,而广东省只是小幅波动;经过7、8月暑期的平息期,9月开学后两地甲流暴发疫情大量发生,截至9月26日,广东省共报告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00起,香港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935起,其中36起为甲流疫情;广东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构成比从第27周(至7月12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至9月27日)的58.0%,而香港则从第23周(至6月14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的62.8%,成为当地流感的优势毒株。在疾病的输入期和本地传播期两地均根据疫情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防控重点从预防输入(口岸检疫、隔离)到减缓扩散(加强社区监控)逐步改变。结论2009年广东省和香港经历了新发传染病甲流在本地输入、传播和流行的过程,研究发现两地甲流的传播、流行时间相当接近,说明粤港两地携手防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甲流防控谈高校传染病防控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我国也受到严重影响.从甲流疫情刚开始时我国就高度重视,并部署相关甲流防控的措施.由于高校是人群相对密集的区域,是甲流容易传播的场所, 因而高校的甲流防控工作乃至传染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去年我校的甲流防控工作, 以及当前面临的甲流防控的新挑战,分析今后高校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2010年南通市甲流个案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和2010年南通市甲流发病率分别为8.24/10万和1.03/10万。2009年崇川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港闸区和开发区。病例主要集中在0~29岁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81.56%,学生病例占53.76%。疫情在2009年9月和12月形成2次流行高峰,2010年5月起无病例报告。2009年报告14起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校园。[结论]0~29岁的儿童、青少年是甲流防控的重点人群。对人群易感状态进行持续监测,对病原体变异情况开展常规监测,实现甲流监测体系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对进一步防控甲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海力 《中国校医》2010,24(10):732-733
目的了解徐州市鼓楼区甲流发病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年龄、性别、职业分类统计发病率和构成比;甲流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鼓楼区2009年甲流发病以中小学生为主,孕产妇和患有基础疾病者是高危人群。结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和应对能力,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开封市顺河回族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9年甲流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顺河区甲流病例28例,报告发病率为10.84//10万,均为轻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无聚集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防控效果,为今后的甲流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平谷区确诊的9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和其相关的438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区时段发病93例,时段发病率为23.25/10万。男性发病54例,女性发病39例,男女比例1.38:1;病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0岁,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53岁;以学生发病为主,占93.5%;发病潜伏期介于3.53~4.99d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咳痰等流感样症状,体征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高;淋巴细胞多数正常。全区93例甲流病例M、NP、HA基因三阳53例,占56.99%;93例甲流病例的438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集阳性7例,阳性率为1.60%。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不用恐慌。卫生部门加强监测和有效防控,能够应对甲型HlNl流感大流行。平谷区根据市级防控策略逐级落实结合地区特点,有效地进行防控,对延缓疫情播散速度和防治多暴发疫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卫生部门应加强与教委的通力合作,做好病例五早,有效防控散发疫情,避免多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长宁、杨浦、闸北、普陀、浦东新区和崇明县内接受甲流疫苗接种(接种组)和未接受甲流疫苗接种(对照组)的在校中小学生,分别收集接种组与对照组学生每日的发热和流感样病例数,通过计算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效果指数,以评价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结果 甲流疫苗接种前,流感样病例的发病高峰是在2009年11月,流感样病例罹患率达6.19%.接种疫苗后,接种组发热的罹患率为0.98%,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0.61%;对照组发热的罹患率为2.37%,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1.75%.与对照组相比,接种组甲流疫苗接种后控制发热的保护率为58.65%,保护效果指数为2.42,控制流感样病例的保护率为65.14%,保护效果指数为2.87.结论 接种甲流疫苗可以降低中小学生发热及流感样病例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