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彭湘晖  彭俊玲  宾精文 《中外医疗》2009,28(21):154-154
目的小脑蚓部肿瘤及第四脑室肿瘤位于小脑中线区,是儿童较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MRI因其优良的组织分辨率、无骨伪影及其可多平面成像等优势为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损伤的立体直观的诊断方法。方法本文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小脑占位性病变39例,对各种病变的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探讨MRI对儿童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报道6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其中4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四脑室,1例位于小脑蚓部;囊性肿瘤4例,实质性肿瘤2例.笔者并对其临床症状,CT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白艳  赵婧  蒋琴  唐玉英  袁桃   《四川医学》2023,44(1):69-72
目的 总结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超声表现,探讨自动容积导航技术在诊断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二维超声怀疑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胎儿24例,均采用自动容积导航技术观察小脑蚓部形态并测量其面积,检查结果与胎儿头颅MRI做对照,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自动容积导航技术诊断小脑蚓部发育异常16例,7例小脑蚓部未见异常,均与MRI结果相符。仅1例超声提示小脑蚓部面积小,MRI结果未见异常。结论 自动容积导航技术能够直观地提供小脑蚓部信息,结合头颅MRI检查可以在产前准确地诊断小脑蚓部异常。  相似文献   

4.
孙飞  姜得华  安钢  黎军 《吉林医学》2010,(35):6438-6440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结果:发病年龄为20~57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头痛和共济失调为主,CT和MRI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8例,小脑蚓部2例,囊性18例,实质性2例。治疗行瘤结节及实性肿瘤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4例。2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CT和MRI可以对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并可将其分型以利于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该肿瘤为良性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肿瘤残余可行放疗或γ刀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 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核磁共振(MRI)检查对胎儿脑室孔闭塞(Dandy-Walker)综合征检出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Dandy-Walker综合征的22例胎儿的资料,比较产前超声和MRI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检出诊断率,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产前MRI检查对Dandy-Walker综合征和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正确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超声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中10例均表现为小脑蚓部完全缺失,小脑半球呈现分开外展状态,第四脑室和后颅窝池相同并扩张,且两者相通。4例小脑下蚓部缺失或发育不良,侧冠状切面上可见蚓部缺失,两半球分开,小脑延髓池增宽。MRI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中有6例出现小脑蚓部完全缺失,14例表现为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可见小脑半球分离,小脑延髓池与第四脑室相通,小脑延髓池及第四脑室增宽,后颅窝扩大,及天幕及窦汇抬高,幕上脑积水。其中MRI诊断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8例和透明隔缺如4例。结论MRI产前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优势更为明显,可更为清晰地显示胎儿小脑发育结构和生长情况,在超声检查基础上采用MRI进行补充检查,可进一步提高产前Dandy-walker综合征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何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3,7(8):687-689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与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自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本院经CT、MRI及外科手术证实的小脑出血45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小脑出血45例中,蚓部出血9例,小脑半球出血36例.根据意识障碍程度、脑干受压及影像学所见分为轻型14例、中型20例、重型10例、极重型1例.小脑梗死42例,梗死灶位于小脑半球55个,蚓部2个,小脑中脚8个.小脑出血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预后均较好.小脑梗死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近愈,无1例死亡.结论小脑出血CT扫描可确定其病灶,而小脑梗死显像率较低,联合MRI可提高其诊断率,经积极治疗后小脑出血与梗死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产前超声初步诊断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的47例小脑蚓部缺失均与MRI诊断结果一致.其中17例为小脑蚓部完全缺失,合并其他畸形11例;30例为小脑蚓部部分缺失,合并其他畸形15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小脑蚓部缺失及合并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胎儿小脑蚓部缺失的有效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常见及特殊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本组均行MRI扫描,23例CT平扫且4例增强检查。结果病变位于小脑桥脑角及斜坡20例,小脑半球及蚓部3例,桥脑和鞍上池3例,第四脑室3例,大脑半球1例,颅骨板障内2例。其中19例通过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能清晰显示病灶,6例T1WI呈高信号,7例MRI增强后有弧线形强化,4例CT上呈高密度。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CT和MRI检查中均有特征性的表现,通过CT和MRI检查,术前可准确诊断此病,为手术方式和入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银清  张剑宁  陈汉民 《医学争鸣》2003,24(11):1009-1009
1临床资料 我科1996/2000因手术操作导致后颅窝占位病变牵拉伤15(男9,女6)例,年龄8~59(平均23.5岁).术前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外伤性小脑血肿2例,桥小脑角肿瘤5例,脑于肿瘤1例,四脑室肿瘤3例,小脑蚓部肿瘤2例,小脑半球肿瘤1例,术后头颅CT复查:迟发性血肿3例,局部脑水肿5例,局部脑梗死6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幕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幕下星形细胞瘤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幕下星形细胞瘤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1例肿瘤中12例定位于小脑半球,6例位于蚓部,3例位于第四脑室内。21例中实质瘤体型7例,瘤在囊内型6例。囊在瘤内型6例,2例表现为完全囊性。结论幕下星形细胞瘤在MRI上的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MRI对其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颅凹肿瘤集中于小脑半球和蚓部、第四脑室以及小脑桥脑角等处,手术部位邻近脑干生命中枢及其他颅神经,手术难度大,时间长[1].手术技能的提高和显微技术的开展,可以提高其手术全切率.本文就手术切除后颅凹肿瘤的有关注意事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髓母细胞瘤的CT特点,增加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8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髓母细胞瘤16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中,3例发生在小脑半球,2例位于四脑室,11例位于小脑蚓部;2例肿瘤内或肿瘤边缘可见囊变、坏死灶,4例可见瘤内斑点状钙化灶;16例均可见因肿瘤压迫四脑室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可见较均匀轻中度强化,均未见肿瘤转移征象.结论 结合临床、肿瘤生长部位、CT特点不难对髓母细胞瘤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么喜存  张权 《当代医学》2010,16(12):6-8
目的分析血管母细胞瘤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MRI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7例,额叶1例,颞叶1例,小脑蚓部2例,肿瘤位于小脑并累及延髓、脊髓、松果体和桥脑小脑角各1例。囊性伴瘤壁结节肿瘤17例,单纯囊性6例,实质性肿瘤1例,混合性肿瘤1例。手术病理,12例囊性肿瘤伴瘤壁结节0.1~2cm;单发者21例,多发者3例,1例颞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合并多发性血管网状细胞的混合瘤。结论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分析总结有助于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裂入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珐: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19例,其中2例第四脑室内长入幕上的巨大肿瘤,需结合切开小脑蚓部全切肿瘤。结果:病变全切19例,1例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切开小脑蚓部的1例病人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其余病人未出现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小脑延髓裂入路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的损伤小、安全且暴露清楚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对1976~1992年经手术证实的儿童后颅凹肿瘤204例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4例,蚓部70例,第四脑室38例,脑干9例,桥脑小脑角3例。肿瘤性质以星型细胞瘤83例(40. 7%),髓母细胞瘤68例(33. 3%)为主。笔者认为:早期诊断,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16例,全部进行了CT脑扫描诊断。除2例未见明显阳性改变外,余14例均显示出明显的小脑萎缩性变化。主要阳性改变有以下几方面: 1.小脑半球和/或蚓部脑沟增宽,在CT片上清晰可见。 2.第四脑室扩大。 3.小脑及脑干周围脑池扩大,如回叠体池、上蚓池、桥小脑脚池、桥池等均可扩大。 4.部分病例可合并大脑萎缩。 CT扫描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竹青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29-430,444
目的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四脑室肿瘤37例的CT和MRI表现.结果第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上的钙化灶对肿瘤的诊断意义较大.MRI可以三维成像,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其CT和MRI表现,结合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特征,提高对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增强。结果:11例患者肿瘤大小不等,呈实质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者5例(额叶3例,顶叶1例,颞叶1例),位于后颅窝者6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1例,延髓背侧1例,桥小脑角区1例)。CT平扫肿瘤呈稍低或等密度;MRI 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9例瘤内或瘤周可见多发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CT、MRI检查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100例髓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病理以及MRI检查,探讨髓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特点。方法全部病人行常规CT扫描,发现病灶后行病灶局部层厚为2.0mm薄层及增强CT扫描。其中65例经MRI检查。100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髓母细胞瘤90%发生于小脑蚓部,该部分患者年龄<15岁。年长者与成人则常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8.0%)。肿瘤血运丰富,可囊变、坏死(25.0%),偶有钙化(7.0%)。肿瘤生长速度快、病程短,平均病程为10周。其手术治疗不易完全切除,复发率高,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39%、12%。CT表现为肿瘤呈高或略高密度的肿块影,呈均一明显增强(75.0%),但是发生于小脑半球的肿瘤增强不明显(8.0%)。结论髓母细胞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诊断的正确率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