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200份病案质量现状,查找原因,并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PDCA管理前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得分、甲级病案率和筛查返修率.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得分、甲级病案率和筛查返修率均明显优于PDCA循环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二甲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PDCA管理,能够明显改善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PDCA循环法加强基层医院病案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3月住院病案终末质控高返修率的现状,查找成因,从2012年4月-2013年12月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质量管理,评价PDCA循环管理前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表得分、筛查返修率和甲级病案率。并总结在病案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要点。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得分、筛查返修率和甲级病案率均明显优于PDCA循环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实施PDCA管理,可明显改善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环节质控对终末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2个临床科室划分为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和专科四个组,分别随机抽取实施环节质量监控前后的病历资料各200份,纵向比较平均甲级病历率、病历缺陷率、病历返修率及病历缺陷前5位数据的变化。结果相对于2007-2009年间的终末病历资料,2009-2011年实施环节质控后病历甲级病案率有显著提高,而病历缺陷率及病历返修率均呈现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病历和病程记录中缺陷较前减少。结论实施环节病历监控对终末病案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改进基于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系统的病案质量管理方法。方法我院病案科于2015年1月开展病案质量管理,主要基于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系统,于实施前(2014年1-12月)及实施后(2015年1-12月)分别抽取病案1000份,比较实施前后终末病案甲级率及返修率。结果实施后病案返修率为1.5%,低于实施前12.1%(P0.05);实施后病案甲级率为98.5%,高于实施前87.9%(P0.05)。结论基于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系统的病案质量管理可明显提升病案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PDCA优化病案管理流程的意义。方法:我科2015年于病案质量控制流程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随机选择2014年1-12月未施行PDCA循环理论的120份病历为对照组,另外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理论后的120份病历为观察组。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两组病案质量控制情况与病案筛查返修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甲级病案率较高,病案筛查返修率较低,病案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优化病案管理流程能够提高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甲级病案率及病历书写质量,减少返修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全面质量监控实施前后病案的比较,了解病历缺陷的分布和原因,分析实施病历全面质量监控对终末病历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终末病历质量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面质量监控实施前后各1260份病案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病案平均住院病案评分、病案缺陷频次、病案缺陷率和甲级病案率。结果在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后,平均住院病案评分的分值由94.1分提高到96.3分,甲级病案率由全面质量监控前的93.5%上升至98.4%,平均住院病案评分和甲级病案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每份病案缺陷频次由监控前的7.8频次下降至监控后的2.7频次,病案缺陷率则由全面质量监控前的46.8%下降至监控后18.3%,平均病案缺陷频次和病案缺陷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监控,加强运行病历环节质量检查,完善病案质量的信息反馈体系,可有效提高住院病案评分和医院的甲级病案率,减少病案缺陷,降低病案缺陷率,以达到提高终末病案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病案是医院最贵重的财富之一.病案质量的好差可以反映医院医疗技术和诊治质量的优劣,也是评价医疗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可靠依据.随着医院现代化、标准化管理的发展,病案质量管理也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经营和法律活动.这已是多年来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共识.我院在不同时期的病案质量也有很大差异.1993年创三级甲等医院前,病案甲级率仅为96.6%,经过创“三甲“活动,各级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规范化书写管理和检查,使病案甲级率升到99%,消灭了丙级病案,全院各科病案甲级率均达评审标准.   ……  相似文献   

8.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MBI-HSS对两家医院216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体现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和个人成就感缺乏等三方面,并表现出性别与学历差别,女性、低学历者易职业倦怠.结论: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女性和低学历者是预防和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个科室,对比质量控制前及质量控制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甲级病案率不断上升,乙级病案率有所下降,丙级病案有效杜绝。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能将病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永武 《中国病案》2013,(8):F0002-F0002,21
目的对比分析实施三级质控对输血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三级质控前482份及实施三级质控后491份有关输血记录的终末病案,比较实施监控前后输血病案甲级率、乙级率、丙级率、缺陷率及缺陷顺位的变化。结果三级质控后输血病案质量明显提高,其中甲级率明显上升,达94.30%,提高5.92%,乙级率、丙级率及缺陷率较质控前分别下降3.62%、2.30%及16.38%,同时缺陷前五位顺位发生改变,缺陷项目数同期比也明显下降。结论实施三级质控能够明显提高输血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和职业不稳定因素,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不稳定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陕西省咸阳市29所二级及以上医院5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制作职业倦怠、职业不稳定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为88.46%。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95.65%,其中轻度倦怠占34.78%、中度倦怠占47.83%、重度倦怠占13.04%。从职业倦怠各维度分析,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维度超过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10.87%、52.17%和89.13%,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超临界值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P < 0.01)。职业不稳定因素前3位为工作压力大(91.30%)、领导重视不够(78.26%)和待遇低(63.04%)。秩相关分析显示,院感工作兴趣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关系(P < 0.05),领导重视不够与成就感降低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院感工作兴趣对情感耗竭维度的作用最大(β=-0.450,P < 0.01),领导重视不够对成就感降低维度和职业倦怠的作用最大(β=0.273、-0.291,P < 0.10和P=0.05)。结论咸阳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职业倦怠的发生与工作压力大、领导重视不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受人口学因素影响的情况,为军队医院防治职业倦怠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队三甲医院73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李永鑫职业倦怠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并与地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比较。结果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情感耗竭总分为(21.96±7.54)分,低于临界值(25分),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分分别为(11.7±7.44)、(16.04±6.04)分,略高于临界值(11、16分);职业倦怠检出率显著低于地方医务人员(P<0.01),其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减低,与地方医务人员比较分别为20.9%vs 81.2%、30.9%vs 66.4%、42.7%vs 76.2%;在个人成就感减低方面,离异的医务人员高于已婚(P=0.022)及未婚医务人员(P=0.02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高于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医务人员(P=0.023、0.028、0.023);收入2 000元以下的高于收入2 000~5 000元及5 000元以上者(P=0.012、0.013);军人情感耗竭明显重于文职人员(P=0.037)和招聘人员(P=0.012);不同科室及岗位在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军队三甲医院职业倦怠总体现状与地方医院相比较好,在防治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军人、医疗、重症监护、离异、低学历及收入较低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方便取样,应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CMB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神农架林区109名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109名医务人员的倦怠检出率为69.7%(76人),其中轻度倦怠53.2%(58人)、中度倦怠12.8%(14人)、高度倦怠3.7%(4人);倦怠单因素检出率中成就感降低56.9%(62人),人格解体17.4%(19人),耗竭15.6%(17人);SCL-90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阳性症状均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总均分及其他因子均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个人工作无成就感,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相近.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OSI-2)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19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41.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有36.6%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40.6%的被试者没有职业效能感。(2)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相关;年龄和婚姻状况与职业倦怠没有显著相关。(3)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相关作用;人际关系对情感疏远具有正相关作用;日常烦忧、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相关作用。结论部分医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而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新区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医患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0名深圳龙华新区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SS评估所有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情况,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情况,根据评分情况分为职业倦怠组与正常组,采用医患关系量表DDPRQ-10进行评分,并讨论职业倦怠与医患关系的相关性。结果:49.2%(246/500)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总评分高于临界值,情感衰竭、玩世不恭评分较临界值略高,成就感低落评分略低于临界值;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均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有关(P<0.05~P<0.01)。职业倦怠组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客观行为、医务人主观感受、客观行为与主观感受结合3个维度及总医患关系评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与医患关系各维度评分均正相关(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思想教育,缓解工作中的厌烦情绪,规范病人及家属行为,是医院解决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生工作倦怠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10月至11月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综合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373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测量医生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医生的职业紧张。结果 医生工作倦怠平均得分情感衰竭为11.80±6.94、消极怠慢为6.22±5.4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影响医生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因素依次为:外在付出、内在投入、决策自主、心理要求;影响消极怠慢的因素为: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结论 医生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应降低医生职业紧张程度,改善医生的工作倦怠,提高其生命质量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艳燕  陈宁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50-152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生活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的胸外科护士53名,分别行工作压力源量表(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量与时间分配、工作环境与资源、患者护理、管理与人际关系)、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独立性方面、社会关系方面、环境方面、精神方面)、工作倦怠量表(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无工作成就感)调查,分析不同职称与岗位间护士的工作压力、生活质量、工作倦怠情况,分析不同量表间的相关性。结果依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主管护师、护师、护士顺序,工作压力评分、工作倦怠评分显著升高,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依护士长、护士组长、护士顺序,工作压力评分、工作倦怠评分显著升高,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压力各指标与生活质量各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工作压力各指标与工作倦怠各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与工作倦怠各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胸外科护士工作压力越高、工作倦怠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工作压力、工作倦怠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2年1月发布于云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442份,抗病毒治疗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3.39%,情感耗竭检出率为15.61%,人格解体检出率为21.0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为38.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加班频率高(OR=2.793,95%CI:1.844~4.213)、报酬公平性低(OR=0.676,95%CI:0.496~0.921)的医护人员更易发生情感耗竭;报酬公平性低(OR=0.705,95%CI:0.547~0.908)的医护人员更易出现人格解体;加班频率低(OR=0.749,95%CI:0.572~0.981)、工作在乡镇治疗点(省、州市级OR=0.377,95%CI:0.161~0.883;县级OR=0.438,95%CI:0.242~0.794)更易出现成就感降低。结论 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呈现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降低较严重。建议优化抗病毒治疗工作流程,合理规划奖励机制,重视乡镇一级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缓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研究当前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对其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为医学教育职业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职业倦怠调查问卷(MBI-GS)对2所高校的77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实习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状态相对良好,与职业倦怠无明显相关性;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实习生的躯体化、焦虑以及情绪衰竭现象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实习生明显.结论 医学实习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但其心理状态与其职业倦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现状及人口学特征对其影响的情况,为工作倦怠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985名基层卫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状况.结果 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对工作积极负责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得分依次为(3.66±1.00)分、(3.84±0.78)分、(3.72±0.77)分,其中情绪衰竭受婚姻状况、单位类型、职工类型和职称的影响;对工作积极负责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在个人成就感方面,年龄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卫生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处于不良状态,尚需改进;应重点关注综合医院、医生、护理以及年龄较小的医务人员;提高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度及减轻工作负荷等是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