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6例甲状腺亢进(甲亢)患者,以是否出现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程时间、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及甲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结果患者病程越长,其发生甲亢性肝损害率则越高;并发伴有其他甲亢合并症时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组ALT及ALP均显著上升,且FT3水平显著高于甲亢肝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甲状腺亢进与肝功能损害可交互影响,应尽早测定甲亢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亢性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治疗甲亢性肝损害患者50例设为肝损害组。同时选取来本院就诊的无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肝损害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损害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患者,肝损害组患者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与病情、患者年龄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与肝功能损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甲亢合并肝细胞损害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甲亢病例209例,根据肝功能检测结果分为肝功能损害组(A组75例)和肝功能正常组(B组134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指标。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亢合并肝损害发生率为35.89%(75/209)。患者甲亢发病年龄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甲亢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肝功能恢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性肝损害多发于年龄较大、甲亢病情较重的患者。因此,临床上应重视甲亢性肝损害和甲亢患者肝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48例患者均给予保肝治疗,其余低碘饮食及补充维生素及普萘洛尔等治疗,肝功能轻度异常者在保肝治疗的同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每1周复查肝功能1次,治疗4周大部分患者甲功逐渐好转,最终恢复正常,同时肝功能逐渐减轻直至恢复正常。对3例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在使用保肝治疗后,2例肝功能好转后行131I治疗,1例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论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可保肝治疗同时尽早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重症肝损害患者先明确肝损害原因并保肝治疗,肝功能出现好转后行131I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5.
叶晶珠 《江西医药》2012,47(12):1083-1085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7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甲亢患者中有127例发生肝损害,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7.72%.年龄大于65岁组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为88.89%,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病程大于12个月组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高达62.99%(P<0.01);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经抗甲亢治疗同时辅以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AKP、TD、r-G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患者年龄、病程呈正相关,积极、有效的抗甲亢治疗,同时辅以保肝治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甲亢性肝损害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57例甲亢性肝损害(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62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甲亢性肝损害肝功能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A组患者血清ALT、AST、ALP、TT3、TT4、FT3、FT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平均年龄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韩萍  李文华 《中国药师》2010,13(12):1803-1805
目的:回顾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对45例因服用ATD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诊断、临床特征、用药、相关因素及预后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896例患者中选取47例无肝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45例肝损害患者中,初次用药者发生肝损害时间为5~108d.肝损害发生于3个月内者41例(91%)。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LP及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巯咪唑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甲亢合并显著突眼及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经停药及治疗后,肝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7~92(40±21)d,无一例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致肝损害发生率5.6%,服用丙硫氧嘧啶致肝损害发生率4.4%,服用甲巯咪唑较丙硫氧嘧啶易致药物性肝损害,且肝损害发生在初次服药后3个月内;国际共识会议肝损害诊断标准能有助于诊断、鉴别药物性肝损害,但仍有少数病例为疑似状态,现行的临床诊断方法尚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4例甲亢性肝损害(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50例新诊断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A组患者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谢书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19-2620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甲亢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临床资料,并按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肝功能轻度损害组26例和重度损害组12例,分析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程度及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38例中肝功能轻度损害26例(68.4%),显著或重度损害12例(31.6%);肝功能损害症状:不同程度腹胀、乏力、恶心、尿黄、黄疸等26例,肝肿大2例,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症状10例。肝功能重度损害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明显高于轻度损害组(t=3.16、3.27,均P〈0.05),而促甲状腺素明显低于轻度损害组(t=3.09,P〈0.05)。38例患者均治愈,甲亢症状均得到控制。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I治疗的病例未见肝功能损害症状加重。结论甲亢可致肝功能损害,其损害程度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程度成正比,其表现轻重不一,甚至无症状甲亢并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时,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下加重肝功能损害程度,重度肝损害患者宜采用”。I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1I及131I联合保肝药物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Graves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31I治疗,观察组患者在131I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肝药物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甲亢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在肝功能恢复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131I联合保肝药物治疗Graves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的情况。方法对256例甲亢,其中合并甲亢性肝损害112例,对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并就甲亢轻重程度、病程,分两组作相关分析。结果FT3与ALT:r=0.18(P=0.031),FT4与AST:r=0.15(P=0.042);FT3与AST:r=0.12(P=0.037);FT4与AST:r=0.147(P=0.045);病程≤6个月与ALT:r=0.07(P=0.094);病程>6个月与ALT:r=0.02(P=0.096)。结论甲亢合并肝损害与甲亢病情轻重相关(P<0.05);与甲亢病程无明显相关(P>0.05)。经合理治疗,甲亢肝损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黄德芳 《江苏医药》1999,25(3):209-209
我院1995年6月~1997年10月收治甲状腺机能化进症(甲亢)50例,其中合并肝损害26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肝损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383岁,病程1周至5年;对照组24例,男3例,女ZI例,年龄17~62岁,平均40岁;病程1周至2年,均为同期无肝损害甲亢患者。二、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总甲状腺素(TT‘)、游离T。(FT。)、游离又(FT。)及甲、乙、丙肝炎标志物;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B超证实有肝肿大存在。确诊后全部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丙…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发病率较高。以往本科多采取口服药治疗,但是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者都到上级医院治疗。近一年与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合作对肝功能轻度损害患者进行131I治疗。131I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少的特点。本研究观察131I治疗甲亢伴发肝功能损害患者时其肝功能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对56例来自本院门诊需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行肝功能测定(至少检测2次以上),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异常者,诊断为肝功能损害。ALT和AST异常诊断标准为超过正常上限2倍。发现甲亢伴发肝功能损害或指标异常患者14例(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36.8岁(16~65岁),平均病程1.5年。全部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FT3、F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确诊为甲亢。检测各型肝炎标志物,除外常见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全部病例均被除外桥本甲亢可能,其它肝、胆疾病及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的肝损害。1.2方法与哈医大二院内分泌合作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50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50例甲亢无肝功能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分别为(6.16±1.54) nmol/L、(265.36±24.56) nmol/L、(20.13±3.65) pmol/L、(56.82±7.55) pmol/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2 6、18.632 3、10.647 2、14.331 1,P<0.001),两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42 9,P>0.05).研究组患者常见的肝功能异常指标为ALP、TBIL、ALT、AST和γ-GT,所占比例分别为54.0%、10.0%、22.0%、20.0%和12.0%.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肝损伤相互影响,甲亢性肝损害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有无损害,将患者分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组(A组)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31.6%;②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病程、年龄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③甲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酸氨(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酸氨(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而促甲状腺素(TSH)两组则相差不大(P>0.05);④甲亢性肝损害最常见的异常肝功能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结论甲亢较易引起肝损伤,ALP是肝功能最常见的异常指标,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6.
吴卫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76-1777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肝损害患者病情,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甲亢病人91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患者36例,单纯性甲亢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有无区别。结果: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发生率为39.56%;②ALT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最为敏感的指标(HLI中发生率94.44);③甲亢年龄越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④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P<0.05);⑤甲亢肝损害发生率与甲亢患者性别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90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肝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传统护肝方案联合异甘草酸镁、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治疗不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不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传统护肝方案联合异甘草酸镁、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缩短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甲亢合并严重肝损时针对甲亢的不同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住院及随访的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患者共47例(慢乙肝重度20例及肝衰竭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针对甲亢的治疗分为未抗甲状腺治疗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碘131组,比较不同治疗后结果。结果 20例慢乙肝重度患者未抗甲状腺治疗组4例好转,2例无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12例全部好转,碘131治疗组2例全部好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随访三个月,未出现肝损加重及白细胞减少等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肝衰竭患者中未抗甲状腺治疗组10例死亡7例、2例无效,1例好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9例好转,2例死亡。碘131组共6例,5例均好转,1例无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及碘131组有效率高于未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乙肝重度及肝衰竭患者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及碘131治疗组FT3、ALT、TB较未抗甲状腺治疗组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TSH较未抗甲状腺治疗组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严重肝损的患者在排除甲状腺药物导致的肝损的基础上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是安全有效的,碘131治疗前后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办法,建议在肝功能好转后再开始使用碘13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夏季军训中暑并发肝损害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45例重症中暑患者,将有肝功能损害者归为研究组,另18例无肝功损害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重度中暑合并肝损害发生率高达60%,27例中暑合并肝损害患者中,体温、肌酸激酶及病程长短与重症中暑并发急性肝损害密切相关(P<0.05);中暑合并肝损害患者经综合性治疗,平均住院(11.2±5.6)d,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 5 km越野训练致重度中暑合并肝损害发生率高达60%,应引起重视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5例因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甲亢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口服抗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304例甲亢患者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中5例在用药后2—12周内出现肝功能损害,占总病例的1.6%,停用硫脲类药物,改用其他抗甲亢药物和保肝、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甲抗治疗中,口服抗甲亢药之前需检查肝功,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复查肝功,有利于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若甲亢病情好转却反而出现乏力加重、食欲不振等症状则应怀疑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