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川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用Vitek 32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对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7.2%,对其它1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2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TEM型基因,其中.同时还携带SHV和CTX-M型基因的分别有14株和7株,经DNA测序.TEM基因均为TEM-128,CTX-M基因为CTX-M-2,SHV基因可能为SHV-5、SHV-1b、SHV-56、SHV-71或SHV-96.结论 川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存在严重耐药现象,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以TEM-128为主,同时也有SHV和CTX-M,部分菌株携带两种以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参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20株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用PCR方法对20株AB菌的9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20株AB菌中blaTEM阳性13株(65%)、blaADC阳性12株(60%)、blaSHV阳性1株(5%),其余β-内酰胺酶基因均阴性;1株blaSHV测得序列经比对为blaSHV-36型;1株blaADC作全长基因测序,测得序列经比对与美国核酸库已登录的blaADC DNA序列均不同,为新亚型。结论该20株AB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全面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方法 药敏试验为Kirby-Bauer法、基因检测采用PCR对20株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22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检测;结果 2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在95%以上、共有TEM、PER、ADC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0.0%(19/20)、25.0%(5/20)、100.0%(20/20).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本组MDR-ABA菌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PER、ADC等3种β-内酰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以及其基因进化分析.方法 9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某省级医院痰液标本,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9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米渃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1.3%、91.3%、91.3%、89.1%、89.1%、90.2%、67.4%、83.7%、58.7%、84.7%; ADC型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93.5%; 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分子进化显示,可分为4个簇群.结论 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在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这有可能是造成青霉素、第一至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和单环类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和梯度琼脂平板法测定细菌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用Nitrocefin定性后,以市售试剂盒抽提质粒和染色体,PCR法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结果:研究所用的12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产β-内酰胺酶,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加酶头孢菌素较敏感;其中6株细菌经PCR扩增和产物序列分析表明其质粒上携带有β-内酰胺酶AmpC基因。结论:质粒介导的AmpC酶是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耐药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情况.方法 收集分离自宁波市李惠利医院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住院患者的MDR-ABA共20株,采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20株MDR-ABA共检出3种β-内胺酰酶基因:TEM,SHV,ADC,阳性率分别为80.0%(16/20).5.0%(1/20),30.0%(6/20),其余18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膜孔蛋白carO基因缺失率70.0%(14/20).2号株ADC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己在GenBank登录的ADC型AmpC均不相同,经与GenBank登录的ADC型序列分子进化分析,确认为ADC型β-内酰胺酶新的变异型.结论 本组MDR-ABA多种β-内酸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SHV,ADC等3种β-内酸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自编码基因carO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对近几年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临床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突变株进行检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9.37%,OXA-51基因扩增结果与细菌培养相符,OXA-23基因扩增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结果相符。结论采用PCR法对OXA-51基因扩增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CR法对OXA-23基因扩增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亚胺培南耐药性。从而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对近几年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临床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突变株进行检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9.37%,OXA-51基因扩增结果与细菌培养相符,OXA-23基因扩增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结果相符。结论采用PCR法对OXA-51基因扩增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CR法对OXA-23基因扩增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亚胺培南耐药性。从而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基因,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与耐药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 (BL A)与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用碘淀粉测定法、三维试验、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 (Amp C)、金属 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并用 KB法、琼脂稀释法进行了 14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产酶株对大多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耐药 ,不产酶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 ,大多数菌株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敏感。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产生 β-内酰胺酶是其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7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和研究南京地区7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7.1%,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1.4%和64.3%,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的耐药率均在80.0%以上;有40株菌检测到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且均对头孢吡肟等抗生素耐药,2株为GES型,1株是VEB型,未检出CARB、DHA和PER基因。结论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以TEM型为主,其对β-内酰胺类的高耐药率与TEM型基因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β-内酰胺酶亚型SHV-56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SHV型β-内酰胺酶(BLA)的编码基因并确定其亚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亚型。结果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29株产生SHV型BLA,其扩增片段含825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GenBank查询无相同序列,为新发现的一种BLA亚型,其序列已以SHV-56名称在美国核酸数据库GenBank成功登录(GenBank注册号:AY352599)。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29株所产SHV型BLA为一种新发现的BLA亚型。  相似文献   

13.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分布 ,动态观察其耐药性发展情况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及VITEK2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用WHONET5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所监测的 11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动态观察其耐药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尤以 2 0 0 3年增高最为明显 ,重症监护室 (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结论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ICU ,使临床医生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越来越棘手 ,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规范的连续的耐药监测 ,及时发现耐药菌株 ,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一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之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类~D类共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本组2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TEM-1型20株(100.0%)、PER-1型16株(80.0%)、OXA-23型20株(100.0%)、OXA-66型20株(100.0%)、ADC-30型16株(80.0%)、ADC基因新的变异型ADC-65型3株(15.0%)(GenBank登录号:JX109941)、ADC-66型1株(5.0%)(GenBank登录号:JX109942).结论 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产TEM-1、PER-1、OXA-23型、OXA-66型、ADC等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是泛耐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原因.发现ADC基因存在新变异型:ADC-65、ADC-66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菌)临床分离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烯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3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carO膜孔蛋白基因。结果本组20株PDR-ABA菌TEM-1、ADC-30-1ike、OXA-23型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全部阳性,CARB-2和DHA-1型阳性率为5.0%。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CARB-2型为国内首次报道。膜孔蛋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本组PDR-ABA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30-like、OXA-23、CARB-2、DHA-1型5种13-内酰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中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基因(blaADC)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000年7月-2002年12月所分离到的6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ADC基因。结果60株中有59株blaADC基因呈阳性(98.3%),序列分析表明4号菌株(原始编号HZB3944)blaADC基因为-新亚型,其核酸序列已登录GenBank(注册号EF56958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中blaADC基因阳性率很高,产ADC型AmpC β-内酰胺酶是本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2006~2008年分离医院感染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32株,主要以患者痰标本为主,分布率为84.74%;科室分布主要是呼吸内科居首位,合计分布率为58.68%;鲍曼不动杆菌总体耐药普遍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临床医生要重视病原学监测,做到早培养、早治疗,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医务人员手部清洁和消毒,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8.
罗斌华  袁兆康  李福太  兰玉娟 《江西医药》2015,50(2):178-179,182
目的分析我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菌株科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医院感染防控及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1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病例,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nenix TM-100凤凰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相关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 108株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居首,占37.96%,其次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普外科,各占16.67%、12.96%、12.04%及11.11%;菌株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痰及咽拭子占59.26%,其次为血液、尿液及切口分泌物,分别占13.89%、11.11%及9.26%;药敏结果仅对多粘菌素B及米诺环素保持高敏感率(>9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0.0%,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3%及65.1%,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在7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对其监控,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医院内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MicroScan4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30株鲍曼不动杆菌除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3.3%和30.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达80.0%以上。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6株(86.7%),OXA-23样阳性20株(66.7%),OXA-51样阳性18株(60.0%),AMPC酶阳性18株(60.0%),TEM阳性5株(16.6%),SHV阳性4株(13.3%),PER阳性3株(10%),14株(46.6%)同时携带2种以上基因,未检出IMP、VIM、CTX-M-9,DHA、OXA-24、OXA-58。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而且同时携带3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比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20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3.08%,最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88.9%;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以呼吸内科最多,其次为儿科及ICU。该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仍保持很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达98.6%,对多粘菌素E、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吡肟也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6.5%、70.2%、62.0%;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吩(100%)、头孢西丁(94.7%)头孢呋辛(88.9%)、阿莫西林(59.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4.3%)、替卡西林(53.4%)、庆大霉素(50.5%),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32.2%~49.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碳青酶烯类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是经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优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