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大椿《难经经释》一书是注释《难经》而作,是历代注本中被认为较好的一种。徐氏采用以经释经,溯本求源的方法,结合《内经》以解释《难经》经义,并有所阐发,注释简明扼要,立意新颖。其治学特点在该书体现颇多。1、治学思想,从源厦流。治学之道,一般有两条途径:一为由流而溯源,一为由源以及流。徐氏认识到治学莫如由源以及流。寻找源头,以知其所由来;探求支流,以识其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难经·七难》将一年三百六十日划分为六季,每季各有当旺的六十日,分属三阳三阴。在不同季节里,由于各种自然因素条件不同,人体的脉象变化,与三阳三阴旺盛时日相应,呈现三阳三阴之旺脉。现将三阳三阴的由来、时日、六气及脉候分述于下,供进一步研究。1三阳三阴的...  相似文献   

3.
《难经·六十八难》对"五腧穴"临床应用主要记载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临床究当何解,古今迥异。1古代解释与临床应用古代医家一般都据《难经.六十四难》中的"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并与五行学说媾和而认为心  相似文献   

4.
论“医者,意也”——关于中医思维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维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怎样处理从客观世界获得的信息[1]。中西医之所以对同一研究对象——人体生命现象认知的不同,究其本质在于思维模式,以及由思维模式决定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中医学,从初步形成体系到之后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实践,始终贯穿着以形象思维的主线,辅以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5.
从《内》《难》经入手看“治未病”思想的源流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晔  段延萍  周杰  马赟 《陕西中医》2009,30(2):222-223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源,是中医临床的始祖,《难经》也是中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它阐发了《内经》等古代医籍的经旨并补充其不足,在中医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书与《内经》齐名,也被尊为“医经”。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为经典的驱虫剂, 用于蛔虫证、蛔厥和久利, 被认为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代表方, 其组方以酸味药(乌梅、苦酒)与辛味药(附子、桂枝、蜀椒、当归、干姜、细辛)为主, 以苦味药(黄连、黄柏)与甘味药(人参、蜂蜜)为辅。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 肝德在散, 虚则四肢厥逆, 实则胁满腹痛,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脾德在缓, 虚则倦怠乏力, 实则腹满吐利, 以甘补之、以辛泻之、以苦燥之。故乌梅丸作用定位于肝脾, 兼顾心肺, 功效以泻肝泻脾为主、补泻兼施, 用于肝木脾土之虚实夹杂证, 以胸胁腹痛、四肢厥冷、呕吐下利、筋脉拘挛等肝木或脾土病证特点及经脉循行部位症状为主, 临床常用于蛔厥、腹泻、阳痿、抑郁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兼顾心肺, 也可用于咳嗽、焦虑等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解析《伤寒论》"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认为太阴病能利下而腐秽去,皆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纽枢,脾胃之气恢复则其升清降浊之功亦恢复。故治疗湿热不去或大便不通之证时,攻下未必有用且易伤正,可考虑扶脾阳以复其清浊升降之能。而内有湿热凝滞,脾胃不虚时也不必一定攻下,可疏行脾胃之气,复其升清降浊之功,使腐秽随利下而去且不伤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