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因为重视妇科普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发病率有所上升。并且,子宫内膜癌早期光典型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也无特殊的声像图表现,因此,要提高于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仅依靠超声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尽早发现早期病人,将我院1990年-1996年妇产科收治的做过B超检查,并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16例病例作了回顾性分析,以求今后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中提高检出率。1资料与方法本文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7.3岁。历例中11例…  相似文献   

2.
赵利红 《临床医学》2002,22(2):60-61
我院B超室自1995年10月到2001年5月共B超检查绝经期后子宫出血患者84例,诊断并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7例。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应用经腹超声诊断的子宫内膜癌 36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其声像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资料源于 1993年 3月~ 1999年 3月 ,均为住院患者 ,年龄42~ 71岁 ,平均年龄 5 6.5岁 ,其中绝经后妇女 32例 ,绝经时间1年~ 2 6年。月经紊乱伴月经量多 3例、伴不孕 17年 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用麦迪逊 32 0 0型及Acuson 12 8XP 10型超声诊断仪。适度充盈膀胱 ,经腹常规下腹部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包块大小、形态。 15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包块、肌层血流 ,…  相似文献   

4.
例1:女,58岁。闭经5年,阴道流淡红色水2月余,量少,淋漓不断,消炎治疗后好转。B型超声(图1)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线消失,肌层菲薄,内膜与肌层界线清楚。结论:子宫内膜增厚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70%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50岁以上的妇女中尤为明显.其主要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或阴道流液.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初潮早(≤12岁)、晚绝经(≥53岁)、未妊娠、未经产、多次刮宫、激素替代治疗(HRT)、宫腔积液,以及卵巢癌、直肠癌、乳腺癌的家族史.Marrit 等[1]的研究发现,当身高体重指数(BMI)≥26kg/m2, 绝经较晚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内膜癌出现的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着重报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位置关系及切面图像特征。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手术后病理确诊,10例经腹腔镜确诊,其中6例B超诊断与炎性包块,经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提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B超图像上的表现需与炎性包块图像进行鉴别,要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指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癌肿,又称为子宫体癌,占宫体恶性肿瘤的90%以上,8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期的妇女。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987例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子宫内膜癌11例,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90.9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4例,符合率为64.28%;子宫颈癌3例,符合率为75.00%。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技术,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能早期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 5 4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彩色普勒超声所测得的子宫动脉和病灶血流的平均速度、博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及子宫内膜癌在各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子宫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为 16.4± 9.5cm/s ,PI为 1.3± 0 .6,RI为 0 .67± 0 .2。癌灶内显示的条状、点状血流平均速度为 8.2± 6.2cm/s ,PI为 0 .9± 0 .5 ,RI为 0 .4± 0 .2。在临床分期中 ,Ⅰ期为 61.9% ( 34 /5 4) ,Ⅱ期为 18.5 % ( 10 /5 4) ,Ⅲ期为 11.1% ( 6/5 4) ,Ⅳ期为 18.5 % ( 4/5 4)。结论 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女 ,70岁。因阴道流黄色、带味的液体 8个月 ,于2 0 0 2年 3月来本院就诊。查体 :体温 36 6℃ ,血压12 0 / 80mmHg。妇科检查 :阴道内见少量白色分泌物 ,无味 ,子宫萎缩 ,在其左侧触及一如孕 6周大小的肿块 ,似与子宫相连 ,质略软 ,表面光滑 ,活动尚可 ,无压痛 ,右侧附件正常。超声检查示盆腔内 (偏左侧 )探及液性包块 ,形似子宫 ,约 8 7cm× 5 4cm× 4 2cm大小 ,囊壁上见乳头状回声 ,光点细、均匀 ,向腔内突出 ,彩色血流信号稀少 ,阻力指数为 0 6 4。正常子宫未探及 ,在囊块的右下方见一约 3 0cm× 2 5cm大…  相似文献   

11.
绝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都发生在绝经前后的妇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部超声检查对早期病例常无特殊发现,且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声象图难以区别,临床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来确诊。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近几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以及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提高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使用阴道探头,频率为5~7.5MHz。结果:临床疑诊的69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有5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内膜癌41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70.9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姚力峰 《临床医学》2000,20(3):62-63
文章对60例女性患者子宫直肠陷窝积液的B超声像图特进行总结后,初步揭示了积液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的关系;并提出B超观察因较高灵敏度,无创伤,运用简便,易于动态观察的特点,可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宫颈病变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其中子宫内膜癌约占10%^[1]。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80%发生于绝经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将近年国内外有关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与其他方法结合用于评估绝经后子宫出血、筛选及诊断子宫内膜癌及TVS与官腔镜、CT和MRI等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价值比较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B超及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对象和方法1 990 - 0 1~ 2 0 0 0 - 0 7于我院就诊的所有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 ,共计 42例。年龄最小 44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6 .48岁。本组 41例表现为绝经后出血或排液 ,1例未断经者表现为月经过多 (误诊为子宫肌瘤 )。2 结果2 .1  B超的诊断符合率 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B超联合!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诊刮组(34例)、B超联合宫腹腔镜检查组(3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依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对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诊断有效性。结果 B超联合!腔镜组诊断有效率(94.4%)明显高于诊刮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宫颈浸润诊断准确率达到97.2%,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2.3%和100.0%。结论 B超联合!腔镜可以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准确率,提升临床分期有效性,对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敏 《临床医学》2001,21(1):28-29
子宫穿孔多由手术伤造成,损伤程度和穿孔部位各有不同,有的为单纯子宫穿孔,有的合并肠管、膀胱等内脏损伤,给患进造成较大的痛苦。我院B超室近年来先后诊断了10例子宫穿孔,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7例经妇科保守治疗好转,随访3个月复查B超,未见异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22例患均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内膜厚度。结果:子宫增大,内膜增厚或呈团块状,提示内膜癌可能。结论:经阴道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采用MRI诊断,将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诊断的价值。术前用MRI诊断,属于Ⅰ期的有23例,Ⅱ期17例,Ⅲ期5例,术后病理分析Ⅰ期有24例,Ⅱ期有17例,Ⅲ期4例,准确例数为40例,准确率为88.9%。MRI诊断没有肌层侵犯有9例,肌层侵犯较浅有20例,肌层侵犯较深8例,准确率为82.2%。MRI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在判断病理分期及判断肌层侵犯类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用在今后的术前诊断中。  相似文献   

20.
徐璐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0):1728-1729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5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28例术后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手术前通过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该结果和患者的病理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全部患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学分析结果有22例一致,符合率为78.57%。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简单有效,准确率较高,无损伤,并可多次重复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