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左心房(left atrium,LA)大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8例心房颤动患者,按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成两组:A组(单纯房颤组):有房颤无缺血性脑卒中;B组(卒中组):有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等,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两组左心房大小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LA水平明显高于A组。左心房大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给予积极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呈现患病率高、发病范围广的特点,是口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已进入炙热状态.因此,本研究对牙周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及于此存在一定关联的研究、机制展开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房颤动患者维生素K水平差异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院收治的80例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另随机抽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n=15)和非卒中组(n=65),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维生素K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维生素K水平比较(4.11±1.19 vs 3.7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6,P>0.05);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与患者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维生素K水平有关(P<0.05),心房颤动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以及维生素K的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r=0.357,0.362,0.452,P<0.05)。由ROC分析可知,维生素K水平对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AUC=0.786(95%CI=0.606~0.965,P=0.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维生素K水平与体检健康者无明显差异,维生素K水平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高水平的维生素K水平可能会增高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抗血栓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己成为两方发达国家第三位死亡原因,是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脑卒中已占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60%~8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卒中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治疗尤其是预后治疗中抗栓是重要的环节,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脑卒中抗栓治疗进展,对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关缺血性脑卒中候选基因研究较多,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包括:1脂类代谢相关基因;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3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4炎症反应的相关因子的基因;5(RAS)相关基因;6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本院186例心房颤动患者,其中123例使用了抗血栓药(抗凝或抗血小板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结果显示,房颤患者中未使用抗血栓药的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使用抗血栓药的增加2.81倍P=0.001。结合复习文献证明,由于心房颤动患者血浆中除存在高凝状态外,低纤溶状态也可以形成血栓和使血栓不易溶解。因而对使用抗凝药有禁忌的患者,抗血小板药也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研究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目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不断增多,总结主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最佳获益。本文就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目前已经上升到我国致死致残疾病中的第一位。其中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IS),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为目前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病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为高发人群。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分水岭梗死。还有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类疾病是患者的血管壁病变或者患者的本身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一些相关基础上发生的血液供应上的障碍,现对应的相应的供血区的缺氧以及缺血,并引起损害,造成一系列继发的一些临床症状及一些功能的缺损。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涉及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为常见的病因,其中血脂异常又是动脉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氧化应激又是动脉硬化的过程中其细胞损伤的一个主要机制,自由基是介导该效应的主要因素。胆红素的意义为,血清胆红素被认为是毒性代谢产物,在临床实践中胆红素一直被作为其肝脏以及造血系统等一些疾病的一个标志物。以松原市中心医院一年内脑血管病患者仔细筛查后,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在进行记录与检测血清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相关数据。根据不同病情,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发病状态,不同神经症状,不同身体一般指标,来分组对照,研究,并且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关于胆红素水平升高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机制作用,研究胆红素水平升高,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胆红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测及治疗方面的展望:胆红素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诊断中,给予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可预防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药物预防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新的进展,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压药及他汀类降脂药等均可有效地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预防脑卒中的药物。抗凝剂如华法林,血小板抑制剂如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以及降血脂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均有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酒及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并就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探寻IS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血压变异性(BPV)是指血压波动的程度,目前关于急性期BPV与脑卒中相关性的部分观点存在分歧,可能是由于入院前期的血压具有误导性.在急性期机体应激和反应性高血压消失后,亚急性期BPV可能是IS发生、复发及预后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汀片20 mg/次,1次/天.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C、TG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与其预后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实验组)以及非高龄患者201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患者其OCSP分型以及TOAST分型与患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其OCSP分型以及TOAST分型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预后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OCSP分型以及TOAST分型高龄患者以及非高龄患者中有较大差异性,而且高龄患者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2001年5月~200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114例65岁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 MS患者178例,按 RHR 水平分为4组,RHR1组:<65次/ min(52例);RHR2组:65次≤RHR <75次/ min(50例);RHR3组:75≤RHR <85次/ min(38例);RHR4组:RHR≥85次/ min(38例)。对入选患者行以下检查:心电图、血液生化全项、头颅 CT 及 MRI 检查。结果静息心率加快使得老年 MS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高。结论老年 MS 患者静息心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控制 RHR 对于老年 MS 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燕 《首都医药》2014,(24):182-183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残致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且近年来出现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西医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基于抢救缺血半暗带中具有功能的组织细胞,及时阻断脑梗死的病因及始动因素,使可逆性损害恢复正常,主要有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溶栓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等,以上治疗可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西医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或因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属侵入性操作,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祖国传统中医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和疗效。因此,文章对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式作一综述,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的特点,一直是近代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注射剂,以中药单体注射液、单味中药注射液、中药复方注射液三种剂型为分类依据整理归纳近期文献进行综述如下,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作为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疾病,降低其危险因素的暴露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常见的危险因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