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等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FMA、MBI、ST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各37例,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编瘫患者上肢运动及使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符合CIMT适应症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2周,RRT组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2周,所有病人均采用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分级、偏瘫上肢实用性分级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夏使用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分级和偏瘫上肢实用性分级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C1MT组的各项指标均比RRT组显著升高(P〈O.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均比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儿童脑瘫——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儿童脑瘫-偏瘫患者34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偏瘫康复治疗以及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偏瘫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上肢功能级别均有所提高。并且治疗组忠儿治疗后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手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儿童脑瘫-偏瘫的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费用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脑卒中并发偏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系统应用康复护理有利于防止肢体挛缩,促进功能恢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头电针组、强制运动组(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及综合干预组(头电针+CIMT),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为主,Brunnstrom技术为辅)强化患侧上肢训练;头电针组采用焦氏头针结合电刺激疗法;强制运动组限制健侧上肢,强化患肢训练;综合干预组采用头电针联合强制运动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观察患者偏瘫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偏瘫上肢FMA评分明显升高,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P0.01);但除综合干预组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在腕关节背伸及桡偏两个活动方向上较常规康复组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各组间FMA评分及手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常规康复组比较,综合干预组FMA评分升高,偏瘫腕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常规康复、头电针及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均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但头电针联合CIMT训练作用最为明显,且显效最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22%;其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策略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采用踝关节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取踝关节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合格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护理合格率为100.00%、95.12%,与对照组的75.61%、68.29%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低于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中,上肢功能FMA积分、下肢功能FMA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肩胛带训练以及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给予强化肩胛带训练联合早期康复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火罐、艾灸、耳针等中医康复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康复护理措施。中西医组加用中医情志护理、膳食调理及穴位按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21 d及护理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分(MAS评分)及有效率。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护理21 d时Barthel指数及MAS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3个月后,中西医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M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21 d时,中西医组有效率为56.86%,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护理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护理21 d及护理3个月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西医康复护理为核心,辅以中医脑卒中护理措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理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肌力恢复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较常规西医康复理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治疗。对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RA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时,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及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0天、60天,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t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0天、60天实验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另一组仅给治疗和护理常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测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肢体运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对80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40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实施组病员患侧肌力恢复明显对照组,后遗症明显少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起看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