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徐月莲 《中原医刊》2007,34(18):90-9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暴露调查表对四家二甲医院426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急诊科组86名,其他科组340名,调查其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次。结果急诊科组发生职业暴露64人次,其他科组发生职业暴露112人次,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认知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为职业防护培训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层随机抽取重庆市20所医院1 270例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取途径、知识需求程度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足,平均答对率为54.59%;不同学历、职称、护龄以及受聘方式的护士职业防护认知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建议医学院校应增设职业防护课程;医疗管理部门重视不同层次护士尤其是低学历、低职称的编外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医疗机构加强对各层次护士职业防护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3.
牛杰  周卫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125-126,8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现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培训状况、年资、学历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培训状况、学历、职称、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信念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改善防护环境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对策。结果: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0.05);有创性操作、锐器刺伤、血溅皮肤或黏膜与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呈正相关(P〈0.05)。肺结核组的知识总分和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内科组(P〈0.05)。知识总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结核病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必须进行系统正规的医院感染及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特别重视对新护士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周迎  王韶文  赵振方 《黑龙江医学》2023,47(22):2756-2758
目的:通过调查三甲医院实习生介入自我防护知识,了解三甲医院实习生防护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6—8月在广东省三甲医院工作的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调查其介入防护知识的现状。结果:实习生对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知识、职业防护、职业暴露知晓率大部分都在50%以上。男学生得分高于女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86,P<0.05);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83、19.384,P<0.05)。年龄与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甲医院实习生介入辐射自我防护水平有待加强,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宣教以提高其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补偿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9~10月,随机选取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500名,发放自制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情况调查表,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并加以分析.结果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参加防护教育情况、免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职业防护行为两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多数未参加过防护教育,免疫防护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全面职业防护教育;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应分层培训,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级别医院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本地区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甘肃省三甲医院、三乙医院和二甲医院,以面对面问卷形式对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完成调查的患者共542例。①哮喘控制情况:按照哮喘控制测试(ACT),完全控制、良好控制和未控制者分别为3.5%、16.9%和79.5%。三个不同级别医院哮喘患者完全控制率均较低,无明显差异;三甲医院和三乙医院良好控制比例明显高于二甲医院(P〈0.05)。41.1%的患者在过去1年因疾病加重而住院。二甲医院住院者明显多于三甲医院和三乙医院(P均〈0.01),三乙医院多于三甲医院(P〈0.05)。46.9%的患者看过急诊,二甲医院看急诊者明显多于三甲医院和三乙医院(P均〈0.01)。②哮喘管理情况:在过去1年中进行肺功能随访者23.6%,二三甲医院随访者明显多于三乙医院和二甲医院(P均〈0.01)。只有2.8%的三甲医院患者每日规律使用峰流速仪。专科医生为患者制定长期治疗计划者19.7%,其中三甲医院和三乙医院高于二甲医院(P均〈0.05)。③药物治疗情况:30.6%的患者规律使用吸人皮质激素(ICS)或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治疗,其中三甲医院与三乙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二甲医院(P均〈0.05)。27.7%的患者规律使用茶碱治疗,三级医院之间无明显差异;30.3%的患者未规律使用药物,主要为二甲医院和三乙医院患者(分别为54.1%和32.9%)。11.4%的患者使用抗生素、中药等非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为二甲医院和三乙医院患者(分别为50%和30.6%)。④疾病的认知程度:26.2%的患者理解哮喘是炎症性疾病;51.3%的患者认为ICS或ICS/LABA应作为哮喘长期治疗药物,三甲医院的回答情况优于三乙医院和二甲医院(P均〈0.05);1年内参加过哮喘讲座的患者为13.1%~14.7%,三甲医院略优于三乙医院和二甲医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特别是地县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偏低,病情控制不佳,管理及治疗欠规范,是当前甘肃哮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二甲及三甲医院供应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原因、环节和处置情况。方法根据锐器伤的发生方式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极高,低年资职级人员尤高。伤口正规处理及登记上报率三甲医院明显高于二甲医院(P〈0.001)。二甲医院在回收过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甲医院(P〈0.05)。二甲医院违反操作规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三甲医院(P〈0.005)。结论必须强化防护知识教育及严谨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正确处置伤口,及时登记上报和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护士认知程度现状及其差异性的原因,为针对性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加强急诊科护士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参考,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感染知识问卷,以无记名形式对急诊科在职105名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得分很差和较差的护士占总人数的59.05%,得分一般的护士占32.38%,得分较好的护士占8.57%;不同学历、科室之间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之间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急诊科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有待提高,应加强职业防护及导管感染预防方面的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在校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职业防护相关调查问卷对50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5.64±1.31)分,职业防护意识得分为(22.46±1.23)分;不同性别、不同见习经历的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见习经历、护理是否为第一志的愿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较好,但职业防护实践行为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相应对策.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蚌埠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普通内外科护士和急诊科护士各60人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及普通内外科护士得分(P〈0.05~P〈0.01).结论: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采用有效缓解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对策,可维护和提高急诊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莆田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工作中自我防护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通过自制的调查表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在法律防护、化学性防护上做得较好,生物和物理防护方面较弱。结论:针对急诊护士自我保护行为薄弱点提出合理措施,以使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现状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整群抽取萝岗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6家共406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40岁以上和护龄10年以上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分值最高,护龄6-10年的护士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压力方面:护龄6-10年的护士最高,护龄5年以下护士压力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师工作压力最大(P〈0.05),护士和主管护师相当。不同职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对工作环境满意程度:护龄在10年以上的护士评分最高,护龄6-10年的护士对工作环境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40岁以上的护士对工作环境评分最高,年龄25-29岁护士评分最低,其他3个年龄段满意度居中。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与正式编制护士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需对满意度较低的项目进行护理制度调整,提高临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留住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沈慧 《河北医学》2014,(3):516-5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舒适护理将卵巢癌化疗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卵巢癌护理措施,而B组患者则接受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B组患者焦虑标准分(41.29&#177;4.53)分、抑郁标准分(42.45&#177;4.46)分明显低于A组的(P<0.05),而B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92.45&#177;5.4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活动能够明显降低卵巢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50例对照组与17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第3天和第14天采血,用酶谱法测定MMP-2和MMP-9,比较其差别,并分析血浆MMP-2和MMP-9水平动态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神经损害的关系。结果:①17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第3天时血浆MMP-2、MMP-9浓度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第3天血浆MMP-2和MMP-9水平最高(P<0.05)。②发病24h内、3d、14d血浆MMP-2及MMP-9水平变化与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浆MMP-2及MMP-9水平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第3天MMP-2、MMP-9水平之间显著相关(r=0.751),MMP-9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r=-0.463,P<0.05)强于MMP-2(r=-0.218,P<0.05)。结论:MMP-2和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MMP-2、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健脾祛风方治疗特应性皮炎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7例)。所有患者除给予尿素乳膏外用外,治疗组采用健脾祛风方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ORAD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SCORAD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增加(P〈0.05),皮肤pH值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术前合并心肌缺血的妇科手术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之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00例术前心电图检查示有心肌缺血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磷酸肌酸钠组(A组)术中应用磷酸肌酸钠2.0g静点;对照组(B组)给予生理盐水100 ml静点。记录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结果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合并心肌缺血的妇科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2例)和西药组(28例);针药组给予针灸和首乌益髓汤治疗,西药组给予巴氯芬片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分(EDSS)、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后针药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针药组积分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两组ED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QOL评分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可改善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急诊及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2年6~12月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资料,选择急诊及外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压力认知培训、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放松训练、职业教育等,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月3次;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的方式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压力及焦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职业倦怠:干预前两组护士在情绪耗竭(EE)、玩世不恭(DP)、个人成就感(PA)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E、D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力源: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维度外,研究组其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及外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压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减少护士流失,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护士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男护士离职意愿及其职业承诺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10所医院的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名男护士进行离职意愿和职业承诺测评。结果:男护士离职意愿和职业承诺总分分别为(16.23±3.18)分、(72.19±13.84)分。男护士的离职意愿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情感代价承诺和机会承诺5个维度及职业承诺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男护士的规范承诺和机会承诺是影响男护士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