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某部野外驻训官兵与留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UCLA LS),对某部244名野外驻训官兵及231名留守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野外驻训官兵和留守官兵分别有57人(23.36%)和38人(16.45%)被评为异常;野外驻训官兵在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强迫、敌对、UCLA LS总分上的分值均高于留守官兵(P〈0.05或0.01)及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留守官兵除抑郁因子分值较高外(P〈0.01),其余因子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皆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士兵的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分值,士官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分值,军官的人际关系及焦虑分值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其余因子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的士兵、士官及军官UCLA LS分值皆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结论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留守官兵;且不同军衔的心理健康异常趋向亦有所不同,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后勤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后勤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参加野外驻训的后勤官兵259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又分为医院组和仓库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数、总均分等因子分均明显比干预前低,也明显比对照组干预后低;两组中医院组干预前阳性项目数和(或)总均分与仓库组比较明显较高,而干预组干预后医院组阳性项目数反而比仓库组明显低。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后勤医疗保障人员应将野外驻训常规化、提高心理应激能力,而仓库等后勤保障人员需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后勤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参加野外驻训的后勤官兵259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又分为医院组和仓库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数、总均分等因子分均明显比干预前低,也明显比对照组干预后低;两组中医院组干预前阳性项目数和(或)总均分与仓库组比较明显较高,而干预组干预后医院组阳性项目数反而比仓库组明显低.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后勤医疗保障人员应将野外驻训常规化、提高心理应激能力,而仓库等后勤保障人员需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海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更好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舰艇、潜艇、某海岛守岛官兵共266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舰艇官兵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1999年的中国军人常模;潜艇官兵除强迫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也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守岛官兵只有恐怖因子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舰艇、潜艇官兵强迫因子阳性项目检出率高于2005年全军调查;守岛官兵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阳性检出率高于全军调查;舰艇、潜艇、守岛官兵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舰艇、潜艇、守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守岛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从平原到高原参加短期特勤任务的武警官兵心理状况,并探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8名从平原地区到高原执行短期特勤任务的武警官兵进行调查,并对综合心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内地进入高原执勤的武警官兵SCL-90躯体化、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但人际关系和偏执等因子得分和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武警官兵SCL-90阳性项目数、恐怖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原环境及特勤任务对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原执勤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全封闭环境驻训官兵心理健康与睡眠状况,为做好特殊环境下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特殊封闭环境下驻训2个月的137名官兵和驻训2天的134名官兵进行心理健康与睡眠状况评估。结果驻训2个月与2天官兵的SAS、SDS、AIS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E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AI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ET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驻训2个月与2天官兵与军人常模比较,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敌对、恐怖、强迫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封闭环境对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方面。及时掌握官兵实时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及干预,能提高全封闭环境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某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检验多元团体心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预备役部队199名军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t检验方法对调查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边防部队军人心理状况进行比较,了解预备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多元团体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外,预备役部队军人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其它因子分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P〈0.01)及某边防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P〈0.01);预备役部队官兵对小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等心理服务模式更易认可。结论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对多元小团体心理服务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某批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亚丁湾护航舰艇编队官兵执行任务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长航对护航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5名护航官兵在航行前和航行16周后进行心理测评。结果航行前,除偏执得分[(1.67+0.39)分]与军人常模[(1.67+0.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航行16周后,除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分别为(1.60+0.30)分和(1.67+0.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航行前[分别为(1.60+0.28)分和(1.77+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航官兵执行任务前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优于普通军人,但长航16周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降低,应及时予以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神经症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32名住院患神经症士兵进行了调查。结果患神经症士兵各因子分均高于男军人常模(P〈0.05),且主要集中在强迫、焦虑、抑郁因子上。患神经症士兵的EPQ中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分高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5),内外向性(E)维度分低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5),掩饰程度(L)维度无显著差异。患神经症士兵EPQ的N分与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分与SCL-90总均分和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E分与人际敏感、抑郁呈负相关,除躯体化、恐怖以外,EPQ的L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患神经症士兵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新兵入伍前进行SCL-90、EPQ检查,可有效的减少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或精神病患者带病入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特种训练部队(特训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心理服务、思想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66名特种训练部队官兵进行测评。结果特训部队官兵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项目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全国男性常模(P〈0.01);特训部队官兵心理状况与学历无关(P〉0.05)。结论本组特训部队官兵除躯体化因子外,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中国常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部2010年度122名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心理健康状况,以了解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新任军官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其原因,为新任军官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2名新任军官在首次野外训练时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将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在不同来源的新任军官间、不同岗位的新任军官间进行比较;还与任职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010年度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时,总分及各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任职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国防生、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均低于国防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因子分低于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步兵组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其他因子得分高于步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任军官在野外训练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应根据此阶段心理应激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部预备役参训官兵SCL-90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预备役某部参训官兵217名进行心理测量。结果:SCL-90总分≥160者共22例(10.14%)。年龄≥21岁者的客观支持分低于年龄<2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4,P=0.049)。军龄>2年的客观支持分低于≤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2,P=0.000)。官兵的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高于士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7,9.495,P值分别为0.002,0.000)。SCL-90总分≥160分者的客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低于总分<160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8,2.083,P值分别为0.024,0.038)。结论: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分随着与年龄、军龄以及SCL-90总分增加而增加,随职级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突发灾难事件后维和官兵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经历突发灾难事件的维和官兵(122例)进行自评;对维和官兵采取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复测SCL-90;对干预前后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P〈0.05);干预前有心理障碍(28例,23.0%)与干预后(7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l,P〈0.05);干预后除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各因子分与军人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灾难事件后针对维和官兵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总结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卫生状况,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驻陕、甘、宁、青4省区880名陆军士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中国军人常模、中国新兵常模进行对比。结果西北4省区士兵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4项因子分级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全国18~29岁组常模(P<0·05);除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男组常模及全国男组常模(P<0·01);除敌对和躯体化之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全军男组常模(P<0·05);躯体化、敌对因子分高于中国新兵常模,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5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新兵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上世纪末全军调查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行为和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主观躯体不适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及体验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查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CL-90和SCSQ对武警某部315名官兵进行测查。结果:(1)SCL-90附加项目因子分为1.32±0.42,总分为115.84±31.52,总均分为1.29±0.35。除躯体化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男军人躯体化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女军人(P<0.01)。男、女军人分别与各自军队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常模(P<0.01)。(2)该部队官兵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干部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武警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