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改路,吸人的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由此而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结痂,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因此而导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护理措施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找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过程及环境之间关系与致病菌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颅脑损伤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率。方法:对125例气管切开术后有肺部感染患者全部进行痰细菌培养,同时对护士双手、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各随机取样20份作细菌培养,以便对照。结果:125例肺部感患者痰培养细菌9种129侏;20位护士手未消毒时手表面培养细菌356株;病房床头柜、床单在未消毒时取样20份物体表面培养细菌361株;颅脑损伤病房空气消毒时取样20份培养细菌273株。其细菌种类均有类同。显示患者肺部感染的菌种与后三者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的环境卫生和护理好坏直接影响其肺部感染率,只有加强护理的无菌操作,重视和落实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卫生,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志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3年至2007年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结果 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意染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83.33%.结论 易感因素是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是肺部毒染的主要原因.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其肺部感染率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张红李成立武超英(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关键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救治呼吸道阻塞患者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关键性的治疗手段,但也常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的方法.方法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运用呼吸机治疗的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9例病人中48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占69.57%.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G-)菌,占79.05%,其中首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6.59%;第二位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占14.63%.结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的方法。方法 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运用呼吸机治疗的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9例病人中48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占69.57%。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G^-)菌,占79.05%,其中首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6.59%;第二位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占14.63%。结论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7例的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57例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66株,占67.3%,革兰氏阳性球菌26株,占26.5%,真菌6株,占6.2%,分离出的致病菌均会对常用的抗菌药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性。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术后感染多由患者本身具有基础病、使用呼吸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造成。结论: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受诸多因素影响,致病菌多以革兰氏杆菌为主,临床上应该注重检查病原菌及监测患者的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进行预防性护理的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5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54例患者针对其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9%,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48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并对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8例患者中共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为93.8%,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7.5%。结论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例极高,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且细菌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广,对氨苄西林、头孢美唑、头孢哌酮耐药率达10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4.6%、48.4%,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对6年来362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362例气管切开患者中,93例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84例肺部感染控制,9例死亡.结论:通过保持环境洁净、加强呼吸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吸痰加强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04年5月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痰培养、药敏试验、ESBL、MRSA、PHRSP的监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 该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89%,大多数出现在气管切开后3~6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医院肺部感染者(P〈0.05),共培养出375株优势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6株、真菌79株,3次培养结果一致者按1株计算,79株真菌全部混合细菌感染.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与应用地塞米松、H2受体拮抗剂及酸泵抑制剂无关,与颅脑损伤程度、医院环境污染、细菌二重感染有关,应在1周内进行痰涂片检菌和培养,根据药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6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占67.01%,革兰阳性球菌(GPC)占27.84%,真菌占5.15%。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昏迷、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菌以GNB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及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陈梅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4):282-283
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本文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者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067300)河北省兴隆县医院外二科魏翠珍我科于1995年共救治重度颅脑损伤38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术18例。针对气管切开术后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现介绍如下:1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