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周血涂片检查简便、易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信息,也是进一步认识骨髓造血异常的窗口.对某些疾病,单独的外周血涂片即可以确立诊断.近年来,全自动血液计数仪已能提供愈来愈丰富的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方面的信息,但对于血液自动计数仪不能发现的细微的血液形态学改变,仍然要求对血涂片进行全面和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因此,无论检验人员还是临床医师,掌握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改变,重视其辅助诊断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图文,重点讨论外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其在血液系统和其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795例儿童骨髓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与临床初步诊断的关系。方法:将795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实验室骨髓学诊断。结果: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与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92.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占81.5%;缺铁性贫血(IDA)占90.1%。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小儿血液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骨髓细胞涂片和血液涂片显微镜检查是医学临床检验学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微机图像分析系统进入了生物医学的细胞形态学研究,并为细胞形态学研究和发展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0日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对照组25例(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组的检出率、检验结果、误诊率、漏诊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0.00%(阴性5例所占比为20.00%;阳性20例、所占比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细胞2例、中性粒细胞10例、单核细胞2例、淋巴细胞5例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嗜碱性细胞方面1例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16.00%、漏诊率4.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方式诊断与单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诊断比较,诊断效果显著,能提高检出率,明确患者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结合骨髓活检对血液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和活检同步取材,涂片采用常规细胞化学染色,切片采用塑料包埋,常规化学染色进行骨髓增生程度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对于造血系统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诊断的符合率,活检高于涂片;对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增生性贫血(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符合率,涂片高于活检.结论:二者同步分析能优势互补,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夏小梅 《现代保健》2010,(6):132-134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以提高诊断质量。方法对223例骨髓取材合格的标本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多种血液病及血液病相关疾病,细胞形态学描述能为临床提供诊断方向和线索。结论综合分析、全面总结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仍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液病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病态改变,对确诊的MDS的骨髓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骨髓中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细胞形态上的变化,为MDS的形态学诊断寻找有力的诊断依据。方法:用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骨髓细胞学形态分析。结果:粒、红、巨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粒系主要以内外浆、颗粒粗大核浆发育不平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红系主要以双核、多核为主,核浆发育不平及巨幼样改变为主,巨核系主要以多圆核为主。结论:MDS至少有两系以上的病态造血改变。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血细胞减少骨髓形态学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细胞减少骨髓形态学特点。方法对128例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病例同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度活检切片,涂片结合切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涂片与切片骨髓增生度的对比;切片病理表现。结果脾功能亢进症80例占0.62,缺铁性贫血31例占0,24,巨幼细胞性贫血9例占0.07。切片在骨髓增生度和病理方面较能准确反映肝硬化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状况。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造血功能受损是可逆性的,提高其综合治疗水平及重视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殷青宁  杨小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52-3253,3256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在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2010年在某院初次行骨穿检查的832例患儿,对其骨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832例患儿中学龄期儿童比例最高占25.6%,其次为婴幼儿占21.4%。各年龄阶段均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构成比最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中常见的疾病依次为:ITP、感染骨髓象、增生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结论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造血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础,正确的血细胞计数以及血细胞形态学的详细观察仍然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价值,除血液系统疾病本身,其他如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者也应尽早行骨髓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大剂量补充硫酸亚铁对大鼠骨髓造血机能的影响。方法刚断乳的雌性Wistar大鼠,用铁缺乏饲料喂养至血红蛋白低于100g/L。按血红蛋白含量和体重分为铁缺乏对照组、每日小剂量补铁组、每周1次小剂量补铁组、每日大剂量补铁组和每周1次大剂量补铁组。补充期12周。实验结束时,取股骨骨髓,涂片染色,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可染色铁的状况。结果对照组大鼠骨髓细胞外可染色铁减少或缺失十分明显,细胞内铁主要以0型铁颗粒幼红细胞为主。各补充组大鼠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较明显,细胞外铁多数为3型以上,铁粒幼细胞的比例超过30%。从骨髓细胞增生分级看,所有大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表现为增生活跃或增生明显活跃,属于正常骨髓的表现形式,没有其他诸如白血病等的表现。结论4种补充方式大鼠的铁营养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每日大剂量补充或每周1次大剂量补充3个月,并未发现有损骨髓的造血机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地中海贫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9年8月~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对血液样本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组对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验,并以红细胞蛋白电泳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经以红细胞蛋白电泳诊断43例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中阳性为39例;对照组经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阳性为24例,观察组经联合诊断阳性为37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0.70%、灵敏度92.31%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55.81%、灵敏度56.41%,漏诊率7.69%低于对照组的漏诊率43.5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特异度75%高于对照组的特异度50%,误诊率25%低于对照组的误诊率50%,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础上联合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及其与MM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MM患者临床特征,观察骨髓瘤细胞的比例和形态特征,使用欧洲会议标准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结果56例MM患者临床表现有骨痛35例(62.5%)、头晕或乏力15例(26.8%)、肾功能损害18例(32.1%)、出血或发热4例(7.1%)等,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比例〉10%的46例(82.1%),骨髓瘤细胞比例在6.O%~10.O%者2例(3.6%),骨髓瘤细胞比例≤5%者3例(5.4%),外周血涂片可见骨髓瘤细胞者10例(1%~10%);使用欧洲会议标准,成熟浆细胞型20例(37.5%),幼浆细胞型18例(32.1%)、原浆细胞型7例(12.5%)、网状细胞型6例(17.9%)。结论MM的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具有特异诊断的意义,并对MM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 ,是血液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但是我们发现部分病例骨髓涂片显示的细胞增生低下与其临床诊断常不相符。为了探讨导致骨髓涂片中细胞增生低下的原因 ,我们患者的同期同部位骨髓活检组织切片进行了比较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6~ 2 0 0 1年期间 78例骨髓涂片检查示细胞增生低下患者男 36例、女 4 2例 ;年龄 13~ 79岁 ,中位年龄 4 6岁。2 标本制备 对 78例患者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 ,骨髓活检标本的制备采用石腊包埋半薄切片法 ,切片行HE染色 ,部份标本采用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MPD患者,均采用骨髓活检-抽吸双样本同步取材,抽吸的髓液常规制成涂片,活检样本制成切片;分析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的巨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簇形态特征及检出率。结果骨髓涂片与骨髓切片对各类型巨核细胞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涂片对A型检出率显著高于B型、C型(P0.05),骨髓切片对C型检出率显著高于A型、B型(P0.05)。结论骨髓涂片适于观察形态学改变,骨髓切片适于观察结构改变,将两者综合分析,能够为MPD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传统制作血液涂片技术,使其统一标准化,有效控制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制作10°~30°不同固定角度推片,用一定量的EDTA抗凝血制作血液涂片,观察血膜长度及染色后显微镜下细胞分布均匀度,并进行测量比较,找出符合制备标准角度的推片,制备标准血液涂片,与传统的制片法制作的血液涂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或18°固定角度推片,用血量5uL制作血液涂片,血膜长度X和S为4.081,3.987;0.015,0.0103;细胞分布均匀区X,S为3.033,2.971;0.015,0.0104。17°固定角度推片和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较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7°或18°固定角度推片,用血量5uL制作的血液涂片符合标准血液涂片,在细胞形态检查中能有效进行质量控制,加大了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浆细胞病各自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瑞氏染色法对61例已确诊为浆细胞病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57.4%的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原始、幼稚骨髓瘤细胞比例增高;16.4%的患者表现为浆细胞比例增高〉10%,伴粒、红比例减低且粒系成熟障碍;8.2%的患者显示成熟型浆细胞比例增高;6.6%的患者仅表现为增生性贫血、感染、粒、红比例减低;4.9%的患者显示淋巴样浆细胞;3.3%的患者显示网状细胞型;3.3%的患者显示火焰状浆细胞型。结论:骨髓浆细胞形态学是浆细胞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分型、分类对估计预后和预测某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洁 《现代保健》2009,(1):87-88
目的观察血细胞形态学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总数、细胞分类,红细胞大小、形态及血小板指标异常的血液标本4914例作为试验组,和指标正常的血液标本558例作为对照,同时从异常标本中选择1000例与正常标本中选择的200例进行血涂片形态学观察,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无论白细胞总数是否有改变,当伴有细胞分类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均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异淋、幼稚细胞;当红细胞大小、形态指标异常时,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或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心浅染区消失;当血小板升高或降低时,对血液系统疾病有诊断意义。对照组细胞异常检出率较试验组低。结论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都必须对血液标本进行血涂片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析联合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检验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94例,均为2020年6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查者,采集血液标本后,分别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对指标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低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即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RBC、WBC、PLT阳性率分别为97.10%、98.55%、98.5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则差强人意,分别为63.77%、76.81%、31.8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此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检出情况上,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先进行仪器检测,再进行形态学复检,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方法:选取68例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5例难治性贫血纳入1组,33例巨幼细胞贫血纳入2组,两组均采取血象、外周血图片、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低于2组(P〈0.05),而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2组(P〈0.05),外周血涂片结果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1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显著活跃率低于2组(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应结合血象、外周血、骨髓细胞来鉴别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率,且及早给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SHAWNDON VARISTAIN 244型自动染色机是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染色过程的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病理、解剖、细胞、血液检查等各种标本染色.只要选择好程序,便可迅速大量地进行标本染色处理,可使标本制作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现对细胞学诊断涂片等各种标本染色处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