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这种物质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时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如灰尘小飞虫等作用。耵聍能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外耳道有炎症时,分泌物增多,耳朵就会发痒。有的人喜欢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害处多多。因  相似文献   

2.
耳屎在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又称耳垢,是外耳道皮下组织内的耵聍腺分泌的黏糊状物质,它可维持耳道润滑,保持一定的湿度。耵聍在外耳道内,能和外耳道生长的耳毛一起黏附和阻挡尘土、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飞虫等异物,起着保护外耳道和耳鼓膜的作用。正常外耳道内均有一薄层浅黄色的耵聍附  相似文献   

3.
耳朵像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最重要的门户。1999年11月底,中残联、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计生委等10部委确定每年3月3日为“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可知从小保护好耳朵的重要性了。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少挖耳 家长尤其是年轻的母亲有的时候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  相似文献   

4.
人耳朵眼里的耳垢俗称“耳屎”,医学上叫“盯聆”,盯聆一般分为谈黄色、腊样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较坚硬、大块的。那么,盯聆是自怎样产生的呢?原来,耳朵皮肤一段皮肤(外耳道外1/3软骨段)和身体别外的皮肤不一样,就是有一种变型的汗腺叫盯聆腺,其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外耳道皮肤和其它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皮脂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  相似文献   

5.
许燕 《健康伴侣》2007,(6):53-53
问:夏天游泳后有时觉得耳朵不舒服,如何防护? 答:游泳前先清理外耳卫生;入水时不要使耳朵直接拍击水面,以免发生鼓膜外伤:游泳时用蘸有凡士林油的脱脂棉塞紧外耳道,可以防止脏水入耳:游泳后及时把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净,将头部歪向积水的一侧,用同侧的手掌轻轻托打头部,就可将水排出,如耳内发痒,可用75%酒精棉轻擦外耳道,不要用手挖,  相似文献   

6.
对于患有耳疾的人,滴耳液是最常使用的药物。比如,对那些被确诊患有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霉菌病或耵聍(即耳屎)栓塞  相似文献   

7.
参考译文正如我们有两只胳膊、两条腿、一对眼睛和一双耳朵那样,我们也有两个脑.最近有科学证据的报道指出:每侧的大脑就象是一个单独的脑,各有若干功能,而且它们既能独自工作,又能协同活动。当每侧大脑以各自的思路进行活动时,我们就感到思想分散、不和谐和“心不由己”。学习如何把两侧大脑按同一的思路活动,这确是“集中心思”之道。  相似文献   

8.
恶性外耳道炎较为少见。其特征为多发生于糖尿病及外耳道有绿脓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Hahn及Chandler(1963)首先有较完整报道。由于本病能引起外耳道的广泛坏死及诸多严重合并症,故多冠以“恶性”之词,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年老后,在耳垂处会出现一条从耳朵口向外下方斜行的皱纹,可别小看这斜行皱纹,实际上这是动脉硬化、心脏缺血的一种表现。大量的统计表明,耳垂处小小的皱纹与动脉异常是有关联的。耳垂上出现皱纹是动脉中正在发生的病理过程的局部表现。耳垂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没有软骨,是耳朵上惟一肉多的部位。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朵的供血减少,而耳垂是耳朵上对这种缺血现象最敏感的部位,因而耳垂上会出现皱纹。因此当耳朵上出现了耳垂皱纹时,请及时检查您的心脏。■老人心脏有病耳朵“报警”!黑龙江@闻岩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例 1 ,男 ,37岁。因右耳不适、痒 1个月就诊。患者有喜好挖耳的习惯。半个月前挖右耳时 ,曾挖出一小粒灰白色芝麻大小肿物。在院外诊为“右外耳道乳头状瘤” ,并建议手术治疗。检查 :右外耳道内灰白色菜花状新生物 ,质软 ,触之不易出血。拟诊为右外耳道乳头状瘤。治疗 :刮除右外耳道新生物及基底部注射氟尿嘧啶。新生物病理检查报告 :右外耳道尖锐湿疣。治疗 2周后检查 :右外耳道光滑 ,未见新生物。 3个月后患者来院诉右耳痒、不适复发。检查 :右外耳道又见前述新生物。询问病史 ,有婚外性接触史 ,婚外性伴侣患有尖锐湿疣。再次…  相似文献   

11.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5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相似文献   

12.
王荣华 《开卷有益》2013,(11):17-17
一、耳冻伤 人的两只耳朵突出在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较少,与耳廓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由于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且耳廓的血管表浅,保温能力极差,当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就会收缩,造成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发生缺血、缺氧,导致耳廓冻伤。耳冻疮的复发率比较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保护听力,保护耳朵,让我们了解一些与鼓膜穿孔相关的常见问题。一、什么是鼓膜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底,中心微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长大约9毫米,宽度有8毫米,但其厚度仅有0.1毫米。鼓膜总面积为85平方毫米,有效振动面积为55平方毫米。就这小小的薄膜,它在声音的空气传导中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二、什么是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指由炎症或外伤引起鼓膜破裂或缺损。常见的病因有感染、  相似文献   

14.
《健康伴侣》2007,(9):61-61
禁忌一:黑耳廓 1.害羞指数:85% 从保养的态度来说,可不是眼不见为净。越是看不到的地方,越是要仔细保养,以防百密一疏。对于自己看不到的耳朵,你可能只记得清理耳屎,却忘了外露的耳廓。  相似文献   

15.
Von Pirquent 创造了“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用以表示接触抗原后机体免疫反应性改变之状态,当再次与同一抗原接触时,机体就能更迅速、更强烈地发生免疫反应。对有利于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称为“免疫性”(immunity),对有害于机体的免疫损伤作用称为“过敏性”(hypersensitivity)。但是,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例1,男,4岁,以右耳道肿块1年主诉于1990年5月7日收住院。患儿曾作过2次外耳道“息肉”摘除术,但均在术后不久复发。检查:右侧外耳道被淡红色、质软、无触痛的肿块填满,触之易出血。5月10日行外耳道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基底广,浸润外耳道4/5范围,鼓膜完整,探查中耳腔正常。术后20d复查,外耳道又长满肿块,再次病检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17.
今年夏天,游泳爱好者刘女士天天都要游泳锻炼,而游泳后常会感到耳朵内潮湿不适,于是常不由自主地掏掏耳朵。每次掏耳朵都要用上两三根双头棉签,一直要掏到棉签上一点黄色都没有才罢休。但最近,刘女士觉得耳朵越来越痒,甚至隐隐作痛。到医院检查发现,她患上了霉菌性外耳道炎,耳膜上布满密密麻麻的毛发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陶树东介绍说,因夏季空气湿润、温度高,有利于霉菌滋生;外耳道狭长,  相似文献   

18.
刘某某,女,24岁,农民。右耳胀痛不适3月,听力稍有下降。当地医院发现耳部包块诊断为“中耳炎”,切开引流出无臭之棕黄色液,转入我院。检查:右耳后乳突区明显肿胀,但皮肤不红不热,按压有囊状感,明显触痛、压痛及叩击痛,尤以乳突尖部为甚。外耳道右壁(距外耳道口约1cm处)有一蚕豆大之隆起物堵塞外耳道,隆起处表面皮肤正常,有囊性波动感,因隆起物堵塞外耳道,无法窥视鼓膜。听力检查为导音性耳聋。囊液检查:黄色粘液,白细胞8~10/高倍,红细胞4~6/高倍,有淀粉变异细胞,无胆固醇结晶。 X线照片见右侧乳突区有一约5×3×3cm之骨质破坏区,边界整齐,周壁有轻度骨质硬化现象,破坏区内有部分分隔状结构(侧位断层4cm处  相似文献   

19.
耳朵耳朵是听声音的器官,不保护好耳朵会引起各种耳病,甚至耳聋。有些人喜欢替孩子挖耳朵,这是危险的。因为挖耳容易划破耳道,使病菌侵入,造成耳疖,严重的会将鼓膜触破,引起中耳炎甚至耳聋。此外,还应防止污水或脏物进入耳内。避免大声和噪声刺激耳膜,以免造成儿童听觉迟钝。还要教会儿童在遇到鞭炮声时用手掩耳,把嘴张开。进游泳池时要带耳塞。眼睛出生后几天的婴儿,对光就有反应,怕强光刺激。从第2个月开始,就能协调地用两眼注视物体片刻,并能追随其转动。以后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约6个月时开始分辨颜色认识物体。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儿童的…  相似文献   

20.
男,27岁,因在外耳道流脓液、搏动性耳鸣、听力差一年余、伴有间断性外耳道出血二个月于1991年1月21月入院。病人一年前因“感冒”左耳流水,有时流脓、耳痛,但无头痛及眩晕。听力下降伴有搏动性耳鸣。两个月前左耳道堵塞感.挖耳时出现大量流血,经填塞血止。以后在剧烈活动或劳动时经常发生左耳道出血20余次,听力明显下降,耳鸣呈持续性嗡嗡声。检查:左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外耳道有紫红色肉芽样物堵塞。听力学检查:左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音频率70dB,乳突平片示:乳突气化良好,鼓室稍扩大,外耳道口不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