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检测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及压力阶差,分析负荷后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的程度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静息状态下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力阶差正常2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基础状态及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检测量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及压力阶差.结果 DSE检查前27例患者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DSE达到峰值剂量后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均增快,其中14例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大于2.7cm/s(2.75~6.92m/s),压力阶差大于30mmHg(30.2~191.55mmHg,1mmHg=0.133kPa).结论 DSE检测隐匿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可明确有无潜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对基础状态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正常,心室肥厚特别在室间隔基底部明显肥厚、临床症状明显者,是明确左心室流出道隐匿性梗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的许多临床特征是由舒张功能受损所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中药物治疗改善症状疗效差者,采用室间隔乙醇消融(ASA)可减少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伴随左室舒张功能短期改善。但ASA对舒张功能的长期影响却所知甚少。方法与结果:作者评价了基线水平、成功施行ASA后1年及2年随访时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春 《当代医学》2011,17(19):14-16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后左室舒张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方法选择15例HOCM患者,应用PHILIPS-SONOS7500型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和诊断技术,评价倍他乐克静脉注射前和静脉注射后10分钟,左室舒张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倍他乐克静脉注射前和注射后,HOCM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变:E/A比值明显上升,P〈0.05;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P〈0.05;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明显降低,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Tei指数在用药前比用药后降低,但P〉0.05。结论倍他乐克注射液能够快速改善HOCM左室舒张功能;快速降低HOC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增加HOCM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血压、心率,影响血流动力学。Tei指数可以判定HOCM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测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自身对比的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24例临床诊断HCM拟行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患者超声测量与有创测量二种方法测量出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并探讨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超声测量和左心室造影时有创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7.2±15.9 vs 41.5±12.1 mmHg,P〈0.05)。24例患者超声诊断13例有梗阻,而有创测量仅9例有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24,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HC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与有创测量虽有一定差异,但一致性较好,是一种无创、操作简单的诊断HCM梗阻程度检查方法,可用于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筛查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21例,行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比较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及室间隔厚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患者无水酒精平均用量为(2.1±1.5) ml.患者术后NYHA评分为(1.7±0.6)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2)与术前相比,患者术中球囊加压后及消融术毕LVOTPG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3)患者消融术毕、术后1周平均室间隔厚度分别为(23.3±5.8) mm和(21.4±4.9)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平均室间隔厚度为(18.5±4.1) mm,显著低于术前(P<0.05).(4)患者心肌酶均出现显著升高,1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18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化学消融能够显著降低室间隔厚度及LVOTPG,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术前及关胸复跳前监测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主动脉行室间隔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的患者.以二维、彩色多普勒(CDFI)及频谱多普勒监测各项指标.结果 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左室流出道内径增宽,压力阶差下降.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调整手术方式3例.并可指导心腔及大血管排气,观察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情况.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0例,对其中5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心肌酶谱,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差消除或降低,心肌酶学各项指标明显增高,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消失,心功能评级提高III级。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可以有效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影响。方法:选取HOCM患者21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口服比索洛尔片12周前后左室舒张早期二尖辫最大流速(E,m/s)、左室舒张晚期二尖辫最大流速(A,m/s)、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mmHg)和每搏输出量(SV,ml)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结果:与口服比索洛尔片前相比,用药后E明显增高,A明显降低,E/A明显上升,LVOTPG明显下降,SV明显增加。结论:口服比索洛尔片能显著改善HOCM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以及增加每搏输出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左室流出道连续多普勒频谱形态来准确评估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的价值,进而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3月因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就诊,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考虑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19例,根据左室流出道特异性“蟹足样”频谱的前、后峰流速,计算出LVOTG,将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时术中心导管测压与超声心动图测LVOTG的值进行比较。分析12例未行PTSMA治疗的患者和7例行PTSMA治疗患者术前的“蟹足样”频谱第二峰流速和二尖瓣反流速度,同时将患者PTSMA术前、术后的“蟹足样”频谱第二峰流速和二尖瓣反流速度对比分析,评估PTSMA的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左室流出道均测得特异性“蟹足样”频谱、室间隔增厚(13~23 m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轻-中度),均伴有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征)。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蟹足样”频谱的第二峰流速测算的压力阶差与术中左心导管测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行PTSMA治疗后效果,行PTSMA治疗后患者的LVOTG降低,梗阻程度减轻,二尖瓣反流速度也相应的降低。 结论 超声心动图左室流出道流速处测量的“蟹足样”频谱的第二峰流速可用来测算压力阶差,为临床治疗HOCM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