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序贯试验法测定异丙酚诱导时的BIS50和ED50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测定异丙酚诱导时半数病人入睡的BIS值(BIS50)和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择30例无服用精神和镇静催眠药物史、无术前用药的择期成年病人(ASAⅠ~Ⅱ级),以半数效量序贯方法进 丙酚诱导的睡眠观察实验,以对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为入睡指标,同时记录BIS的变化,对取得的数据以直线回归的方法和加权均数法求得异丙酚的BIS50和ED50。结果 异丙酚的BIS50和ED50分别是79.17(95%可信范围:72.08-88.55)和1.0192mg/kg(95%可信范围:0.94-1.148mg/kg)。结论 半数效果序贯实验方法简便、高效、结果可信,不仅适用于ED50的测定而且同样适用于BIS50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序贯法测定氯胺酮在小儿 MRI检查麻醉中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在全麻下行MRI检查的小儿 34例.氯胺酮初始剂量选择6 mg/kg肌肉注射,观察前一小儿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0.5 m∥kg的药量递增或递减.一次肌肉注射即可连续无中断地完成MRI检查为麻醉效果满意,否则为麻醉失败,下一例小儿需递增氯胺酮用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氯胺酮的ED50.结果 氯胺酮的ED50为7.058 mg/kg,95%的可信限为6.833 6 ms/ks~7.289 8 ms/ks.结论 序贯法测定半数有效剂量简便、高效、结果可信,所得氯胺酮的ED50可指导临床更迅速、安全地完成小儿 MRI检查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丙泊酚、依托咪酯催眠效应相互作用。方法75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P)组、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C)组,每组25例。再各分成5个亚组(P1~P5,E1~E5,C1~C5)。麻醉诱导前各亚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及依托咪酯。监测给药前、给药后1、2、3、5min的SBP、DBP、HR、SpO2等指标。病人对口令失去反应即进入催眠状态。给药2min后,开始评估。以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者之间催眠相互作用。结果在催眠末点:P组ED50值为1.15mg/kg(95%可信限0.95~1.40);E组ED50值为0.11mg/kg(95%可信限0.09~0.13);C组ED50值分别为0.38/0.05mg/kg(95%可信限0.33/0.05~0.44/0.06)。在催眠末点,C组ED50偏离相加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SBP、DBP在给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点斜法测定依托咪酯ED50值为0.11mg/kg;经等辐射分析法分析后判定丙泊酚、依托咪酯(剂量比7/1)在催眠效应上呈现协同作用,复合用药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雷米芬太尼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复合组(ER组)。各组再分成5个亚组(E1~E5、R1~R5、ER1~ER5组)。麻醉诱导前给药,E1~E5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0.040、0.060、0.085、0.115、0.155 mg/kg,R1~R5组分别给予雷米芬太尼5.400、7.105、8.850、11.200、15.540μg/kg,ER1~ER5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及雷米芬太尼0.021 mg/kg+2.600μg/kg、0.030 mg/kg+3.500μg/kg、0.045 mg/kg+4.200μg/kg、0.060 mg/kg+5.500μg/kg、0.080 mg/kg+7.600μg/kg。监测给药前(T1)及给药后1min(T2)、2min(T3)、3min(T4)、5 min(T5)的SBP、DBP、HR、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口令法判断患者是否进入催眠状态。点斜法计算各自药物催眠末点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复合后两种药物的ED50,以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药在催眠末点的相互作用。结果在催眠末点,依托咪酯ED50为0.084 mg/kg(95%可信限0.070~0.103μg/kg);雷米芬太尼ED50为8.100μg/kg(95%可信限7.901~8.435μg/kg);ER组依托咪酯和雷米芬太尼ED50分别为0.038 mg/kg和3.900μg/kg(95%可信限0.032~0.043μg/kg和3.760~4.200μg/kg)。两药在催眠作用上呈现相加。E1~E5组、R1~R5组、ER1~ER5组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4、ER4组T3、T4时、E5组T2、T3时、ER5组T2~T4时AAI显著低于T1时(P0.05)。结论依托咪酯、雷米芬太尼两药在催眠作用上呈现相加,复合用药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ED50和ED95。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5~78岁,体重45~76kg,ASAⅠ~Ⅲ级。预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然后注射依托咪酯0.20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剂量采用改良序贯法确定,起始剂量为0.20 mg/kg,胃镜检查患者反应阳性标准: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皱眉、吞咽、呛咳等。相邻间隔剂量为0.05 mg/kg,当出现七个交叉点终止研究。应用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依托咪酯ED50和ED95及95%CI。结果依托咪酯ED50为0.17mg/kg,95%CI为0.14~0.21mg/kg,ED95为0.23mg/kg,95%CI为0.20~0.42mg/kg。结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ED50、ED95分别为0.17mg/kg和0.23mg/kg。  相似文献   

6.
序贯试验法测定异丙酚诱导时的BIS_(50)和ED_(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异丙酚诱导时半数病人入睡的BIS值 (BIS50 )和半数有效剂量 (ED50 )。方法 选择 30例无服用精神和镇静催眠药物史、无术前用药的择期全麻手术成年病人 (ASAⅠ~Ⅱ级 ) ,以半数效量序贯方法进行异丙酚诱导的睡眠观察实验 ,以对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为入睡指标 ,同时记录BIS的变化 ,对取得的数据以直线回归的方法和加权均数法求得异丙酚的BIS50 和ED50 。结果 异丙酚的BIS50 和ED50 分别是 79 17(95 %可信范围 :72 0 8~ 88 5 5 )和 1 0 192mg/kg(95 %可信范围 :0 94~ 1 148mg/kg)。 结论 半数效量序贯实验方法简便、高效、结果可信 ,不仅适用于ED50 的测定而且同样适用于BIS50 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国产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全身麻醉诱导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应用于健康成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来自五个研究中心的健康成年患者共489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n=246)和依托咪酯(E)组(n=243),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在此基础上P组用丙泊酚2.0mg/kg,E组用依托咪酯乳剂0.3~0.4mg/kg完成诱导。记录患者在基础状态(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3)、2、3、4、5min(T4)、10min(T5)、15min(T6)的SBP、DBP、MAP、SpO2和HR。术后回访观察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和浅表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时SBP、DBP、MAP有明显的波动(P<0.05或P<0.01),但E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P组(P<0.05)。E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地用于健康成人的麻醉诱导;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乳剂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依托咪酯对心功能损害病人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托咪酯对循环系统几乎无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将它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麻醉诱导,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50例心脏病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4~92岁,体重46~89kg。冠心病45例,风心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Ⅲ~Ⅳ级,并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新辅助化疗后患者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依托咪酯意识消失时的半数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 90例ASA Ⅰ或Ⅱ级,同时期行乳腺癌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以及化疗方案分为未化疗组(Ⅰ组),紫杉醇化疗4周期组(Ⅱ组),药物联合化疗4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34例2017年8—11月行宫腔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6~74岁,体重45~58 kg,ASAⅡ或Ⅲ级。静脉给予0.06 mg/kg羟考酮,2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检查。采用Dixon's up-and-down法计算依托咪酯的ED_(50)。设定依托咪酯0.2 mg/kg为初始剂量,如果检查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下一患者增加剂量,反之降低剂量,相邻剂量比为1∶1.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依托咪酯E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ED_(50)为0.21 mg/kg(95%CI 0.18~0.25 mg/kg)。结论复合羟考酮时老年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依托咪酯的ED_(50)为0.21 m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依托咪酯乳剂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选择23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2 min内最高的SBP和/或HR高出基础值15%为气管插管反应阳性.雷米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5 ng/ml.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出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3.06 ng/ml,95%CI为2.56~3.47 ng/ml;相应的EC95为3.85 ng/ml,95%CI为3.45~6.64ng/ml.结论 复合依托咪酯0.3 mg/kg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3.06 ng/ml和3.85 ng/ml.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两种制剂依托咪酯在麻醉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水剂依托咪酯(Eto-PG)与乳剂依托咪酯(Eto-Lip)的作用与副作用。方法:选择拟全麻气管插管ASA Ⅰ~Ⅱ级的非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注Eto-PG或Eto-Lip 0.3mg/kg两组,记录注药前后血压、脉搏,观察起效时间及血管不耐受情况的出现。结果:两组用药后MAP、HR轻微下降,但与用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呼吸抑制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不自主肌肉运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注射处异常感觉、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等血管不耐受现象Eto-PG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to-Lip组。结论:Eto-Lip仍具有起效迅速、诱导平稳的优点,且明显降低了Eto-PG的静脉注射处异常感觉及术后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国人丙泊酚ED50和EC50的测定及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测定国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呼之不应的50%有效剂量(ED50)和50%有效浓度(EC50),并确定年龄对ED50和EC50的影响。方法:90例不用术前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A组:18-39岁)、中年组(B组:40-64岁)和老年组(C组:65-80岁),每组再根据丙泊酚剂量0.5、0.7、0.9、1.3、1.7mg/kg分为5个亚组,经左肘静脉注入丙泊酚后1、2、3、4、5分钟评价患者的反应并且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浓度,然后确定丙泊酚剂量、血将浓度与呼之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显著影响丙泊酚的ED50和EC50,患者呼之不应的ED50和EC50在A、B、C三组间差异显著,A<B<C(P<0.05)。国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呼之不应的ED50和EC50按年龄18-39岁、40-64岁、65-80岁分别是1.07、0.93、0.70mg/kg和3.91、2.47、2.00μg/ml。结论:随年龄增加,患者呼之不应的丙泊酚ED50和EC50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七氟醚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为小儿提供满意气管内插管条件的ED50与ED95。方法选择2~8岁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患儿100例,ASAⅠ级,随机均分为五组,七氟醚诱导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S1组)、0.2μg/kg(S2组)、0.3μg/kg(S3组)、0.4μg/kg(S4组)、0.5μg/kg(S5组)行气管内插管。同时记录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BP、HR及Narcotrend麻醉深度数值变化。在Viby-Mogensen气管内插管条件评价法评价气管内插管条件基础上使用概率单位分析法计算舒芬太尼为小儿提供满意气管内插管的ED50及ED95。结果在七氟醚呼气末浓度3%,Viby-Mogensen气管内插管条件评价为"优秀"时,结合患儿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阴性作为满意气管内插管条件,舒芬太尼为小儿提供满意气管内插管的ED50为0.305μg/kg[95%可信区间(CI)为0.239~0.354μg/kg],ED95为0.598μg/kg(95%CI为0.484~1.019μg/kg)。结论在七氟醚呼气末浓度3%时,小儿气管内插管舒芬太尼静注ED50与ED95分别为0.305μg/kg和0.598μ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序贯法测定胸段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使50%病人入睡的异丙酚的剂量(催眠ED50)。并监测复合麻醉下BIS值的变化,分析其能否反映镇静深度。方法2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及30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分别予2%利多卡因15ml行硬膜外麻醉和丁卡因(10mg)腰麻。以半数效量序贯法测定异丙酚的催眠ED50:将异丙酚的首次剂量等比分为五阶梯:0.56mg/kg,0.68mg/kg,0.84mg/kg,1.02mg/kg,1.25mg/kg。按序贯法给药。以呼之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并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的催眠ED50:0.82mg/kg(95%置信区间:0.71mg/kg~0.94mg/kg)。腰麻下异丙酚的催眠ED50:0.8095mg/kg(95%置信区间为0.7295mg/kg~0.8974mg/kg)。异丙酚诱导后入睡和未睡病人BIS值相比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法计算半数效量简单有效。BIS值可以有效反映椎管内麻醉合用异丙酚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期对微循环灌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期对微循环灌注量的影响。方法:30例施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麻醉诱导使用异丙酚;B组(15例),诱导使用依托咪酯。采用激光多普勒检测诱导前,诱导后10分钟,皮肤、骨骼肌基础微循环灌注量(PU)和皮肤升温42C时PU值。结果:诱导后,皮肤和骨骼肌基础PU值与诱导前比较A组下降显著,其变化率分别为30%和55%(P<0.05);B组略有下降;组间比较,骨骼肌PU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升温后PU比较,两组诱导后较诱导前略有下降,变化率分别为2.6%和4.8%。结论:异丙酚对微循环的影响较依托咪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