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完善社区脑卒中报病体系,掌握脑卒中在人群中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社区脑卒中报病网,全区各社区医院实行脑卒中报病,试点社区实行社区医院和社区居委双向报病。各居委将符合卒中症状的病人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进行核实、随访,对符合标准者再上报区疾控中心。结果在试点社区开展了一年的社区医院和社区居委双向报病试点工作。社区医院报病:脑血管疾病病例267例(死亡病例152例)。社区居委报病:脑血管疾病130例(死亡病例65例)。结论社区居委报病对社区医院报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九五课题《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是历时 5年的国家攻关项目 ,分为 2个现场 :城市现场—上海市南市区 ;农村现场—北京房山区。历时5年的项目组织与实施 ,特别是面向人群的现场调查、干预等工作需要非常严谨的、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本项目首次以社区人群为项目实施目标 ,进行覆盖 2 4万人群的高血压综合防治 ,形成了一套医院与社区人群工作相结合 ;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科研工作与社区防治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建立了城市干预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并进入常规运转。本文主要以项目城市社区—上海南市区为例 ,对本项目的组…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杨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及社区队列管理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社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模式,探索经济有效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方法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和社区队列管理网络。结果负责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二、三级医院组成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心脑血管疾病社区队列管理网络,卫生行政部门对网络进行统一管理,疾控中心对网络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结论网络的建立促进了社区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建立了符合实情的脑卒中康复管理模式,网络监测数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1999~2001年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区监测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索降低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利用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监测网络系统收集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登记报告及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上海市1999-2001年12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为154.84/10万(标化发病率为77.00/10万),市区和郊区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4.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75.88/10万)和133.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84.71/10万),3年来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市区下降较明显,而郊区略有上升,无论市区和郊区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脑卒中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35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几何级数啬 ,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79%。结论 3年来上海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上海市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殴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关。建议以点带面加强全市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郊区人群的脑卒中防治工作,并以6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以2所医院诊断的13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病例组,病例同一社区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开展1:1病例、对照调查,研究发病危险因素;随机选择上海市4家社区居委(村)并对所有居民开展入户调查,初步估计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人数。[结果]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5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居多;临床表现以发热(体温≥38℃)、咳嗽、咳痰为主;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吸烟(OR=2.051)、哮喘(OR=6.152)、慢性疾病史(OR=2.230)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初步估计上海市每年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约26997人。[结论]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水平较高;控烟和治疗哮喘与相关慢性疾病是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键措施,应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和健康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6.
上海浦东新区心脑血管病报病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病是中国人群最主要的死因 ,而心脑血管疾病占慢性病死亡的 4 0 .8% 〔1〕。心脑血管病一些主要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干预的 ,这已经为发达国家的社区人群干预试验所证实 〔2 ,3〕。为了解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动态趋势和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 ,必须正确、全面报告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浦东新区从 1997年 6月起在全区开展了心脑血管病报病工作 ,现将工作开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几点意见 ,以供探讨。1 报病病种1.1 急性心肌梗死报病 急性心肌梗死 :2 8天以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冠心病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2 8天后的…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普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号召全社会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由上海市卫生局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高血压日暨第十一届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活动于2005年10月8日~14日举行。本次上海市宣传活动主题为“保持正常血压,享受健康人生”。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最新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7.65%,比1991年增加了31%,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达到1.6亿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试点社区高血压防治知识系列培训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 1 0年来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的病伤死亡统计资料表明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处于居民死因顺位的第一、二位。如果在社区范围内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尽可能控制到正常范围之内 ,将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997年嘉定区新成路街道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 ,3 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 8% ,而且居民对自身血压水平的知晓 ;对高血压的危害性 ;高血压与生活行为习惯的关系 ;遵医服药等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都比较低。因此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试点社区范围内 ,…  相似文献   

9.
1991~1996年天津市慢性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成本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和控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从1991~1996年天津市卫生局在社区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综合干预项目(天津慢病项目),这是目前我国报道的项目地区人口最多的慢性病项目.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赤峰地区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占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的首位。为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掌握其死亡的动态与变化规律,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防治措施,本文采用1990-1992年死因回顾调查及2001-2003年监测的数据,对分别代表城市、农村、牧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虹口区把开展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列为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在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报病、监测的同时,还为本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适宜的技术服务。一、政府重视,部门参与,共同实施目标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区政府以城市初保工作为抓手,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纳人本区初保工作的规划目标,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制订了(虹口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并按规划目标责任分解,有重点、分步骤地对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卫生职责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掌握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上海市按照《中国成人健康素养监测项目一上海市民健康教育及健康行为监测评估项目》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了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闵行区作为上海市公民健康素养监测点之一,按照规定的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最后抽取了吴泾镇氯碱居委,于2008年6月开展了调查。氯碱居委是相对地处偏僻的以工人阶层为主体的居民区,文化生活相对闭塞.调查结果显示了该人群健康素养现状.尚不能完全代表上海市公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2014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长宁区急性心梗标化发病率为23.03/105,标化死亡率为9.45/105,卒中标化发病率为122.97/105,标化死亡率为49.42/105。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死亡率不存在性别差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监测的发病病例以缺血性卒中比例最高,死亡病例以冠心病死亡比例最高;该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华阳和北新泾街道较高。结论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预防工作有待加强,尤其是男性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4.
1991—1996年天津市慢性病综合干承项目的成本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预防和控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疾病,从1991~1996年天津市卫生局在社区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综合干预项目(天津慢病项目),这是目前我国报道的项目地区人口最多的慢性病项目。鉴于我国大人群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效果评价报道较少,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社区2011年1-10月所有发病、死亡、发病死亡的2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10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到户籍在浦江的总计277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发病死亡的患者,包括监测时间内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住院部登记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命统计主要死因为监测病种的户籍患者及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其他一、二、三级医院登记的户籍为该社区的患者.监测的疾病包括脑梗塞175例、脑出血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卒中未分型25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冠心病死亡32例.  相似文献   

16.
方育 《上海预防医学》1999,11(10):M002-M0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从60年代起,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上海市的第一死因,目前全市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占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据上海市慢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监测.1995~1997年.全市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惠病率高达15.41%,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于 2 0 0 0年从地段医院转制以来 ,对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1 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 0 0 0年宝山区淞南镇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 ,2 0 0 1年 9月底又建立了淞南镇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 ,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卫生唱戏、社区参与”的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体系。2 进行卫生需求基线调查  2 0 0 0年下半年 ,通过淞南镇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协调 ,在居委会和楼组长的配合下 ,中心派出 40多名医务人员 ,以团队形式下社区 ,利用业余时间和双休日 ,对本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杨浦区社区2 022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结果上海市2 022名社区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左心室肥厚、超重或肥胖等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9.1%、3.5%、62.8%、15.1%、17.9%、16.3%、8.2%、4.0%、2.9%、48.0%。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比较,男性老年人对吸烟和饮酒的暴露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对心血管病和房颤的暴露率均低于女性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社区老年人比较,不同年龄男性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暴露率不同,不同年龄女性老年人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暴露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分别为(9.42±2.67)和(9.37±2.63)分,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分别为47.7%和48.7%,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对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等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处于较高的暴露水平,近半数的老年人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望新镇农村1993~1996年实行的镇村一体化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来监测干预与控制高血压、脑卒中的实践及作用做一评价,以探讨农村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 材料与方法按上海市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要求对全镇范围内15926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逐户调查并对35周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普查。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模式与干预方案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城市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与干预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抽取上海市南市区半淞园街道内的10个居委会的3523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管理干预组,同时抽取另10个居委会的3417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管理采用临床门诊、社区设点与上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被管理对象按照其血压水平与靶器官受累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和干预。结果管理后1年一、二级管理对象的管理率分别达到83.66%和81.95%,高血压控制率达到62.19%,管理干预组卒中的发病数与死亡数也少于对照组。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管理和干预对高血压控制和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