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我院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中的BNP含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密切相关,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是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有效指标,在临床的应用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原(BNP)水平对老年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老年呼吸困难患者159例,入院时检查血浆BNP含量,并给予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比较心源性呼吸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区别;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含量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BNP含量为(126.7±23.4)pg/mL,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BNP含量为(946.8±125.3)pg/mL(P=0.001);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63,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检测在老年呼吸困难患者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能够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监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3年8月~2005年12月HF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床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BNP水平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用药前后3个月的射血分数(EF)、BNP含量,观察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应用ACEI治疗3个月后BNP水平下降(865.32±398.64vs131.32±165.01,P<0.001);EF值升高(37.54±14.09vs46.02±10.32,P<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边检测血浆中BNP水平是评价ACEI疗效的有效指标;血浆BNP水平是对心衰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其心功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风心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BNP含量并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LVEF进行比较.结果 风心病患者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时照组(P<0.01),与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呈正相关(r=0.71,P<0.05),并与LVEF呈负相关(r=-0.52,P<0.05),与单纯瓣膜病变和联合瓣膜病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随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对于评价风心病心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脑纳素(BNP)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DHF)的诊断、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50例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室壁厚度、心排血量、左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房缩期峰值流速值。按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心力衰竭组抗心力衰竭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各项心脏指标。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脏结构改变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BNP水平减低,与心脏结构改善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CHF患者105例,非CHF患者30例,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R)快速诊断测定仪进行床边抽血查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检测脑钠肽(BNP)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荧光免疫法测定呼吸困难患者75例(心衰组56例、非心衰组19例)血浆BNP,心脏超声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性心衰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患者[(689±66):(45±7)];以105ng/L为正常参考值,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2.8%(52/56),特异性94.74%(18/19),排除心衰的预测价值93.3%(70/75);心衰患者BNP水平与LVEF负相关(r=-0.60,P<0.01)。结论荧光免疫法即时检测BNP诊断心衰敏感且特异,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一个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杜宇  杜平 《河北医药》2009,31(23):3256-3257
目的探讨多谱勒超声Tei指数评价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正常围产期妇女,12例PPCM患者,应用多谱勒超声检测左心室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比值)。结果PPCM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PCM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于PPCM组有明显延长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i指数可简便、敏感地综合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全面反映左心室整体功能,是识别PPCM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参数指标.并可以指示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河北医药》2011,33(9):1315-13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QTc、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QTc间期、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径,分析指标间关系。结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的升高则QTc延长,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径增大。BNP水平与QTc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直接准确反映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及评价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 type Natrigtetic Peptide,BNP)浓度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正常对照2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BNP的浓度,同时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方案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级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浆BNP浓度与LVEF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65,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其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衰患者B型脑钠肽(BNP)和血清肌钙蛋白1(cTn1)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BNP和cTn1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Tn1和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n1和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死亡、卒中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再住院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抗心衰相比,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患者BNP和cTn1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CHF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MCA 1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外周血中心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 d后,LVEF、心输出量均有所上升,LVDd和外周血心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治疗组各项拮抗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2组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8/2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CHF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meglumine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MCA)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Methods Forty-six patients with CHF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21)(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reatment group(n=25)(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plus MCA.Left ventrie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cardiac output(CO),blood centers natriuretic peptide(BNP)and C-reactive protein(CRP)levels and clinical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Resets The LVEF,CO increased signiftcantly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than before,LVDd and peripheral blood CRP BNP levels were significanfly decreased(P<0.05),LVEF,CO,LVDd,and blood CRP,BN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P<0.05)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heart function had improved in both groups,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in treatment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85.7% of centre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F.the MCA treatmen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may impwve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 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2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脑钠肽(BNP)、Cys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术期内径(LVED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问BNP和CysC水平.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BNP、CysC和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CysC和LVEDd水平均明显丌高,且LVEF逐渐降低(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NP和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BNP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P< 0.001).结论 CysC表达水平的高低与CHF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判断CHF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4.
黄刚 《北方药学》2015,(4):106-107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合并肺心病且心衰的患者64例,纳入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TNF-α、IL-6、hs-CRP、BNP水平及PaO2,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64例COPD合并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hs-CR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PaO2则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hs-CRP、BNP水平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P<0.05),PaO2与心功能等级呈负相关(P<0.05),TNF-α、IL-6、hs-CRP与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其血清细胞因子、BNP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托伐普坦治疗老年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年龄≥60岁)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托伐普坦组(托伐普坦+常规治疗)和呋塞米组(呋塞米+常规治疗),每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血钠、脑钠肽(BNP)、尿量、体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同时分析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后180 d心血管死亡情况。结果托伐普坦组治疗后第7天较治疗前血清钠、尿量、LVEF升高,BNP、体重、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5)。呋塞米组治疗后第7天较治疗前尿量升高,体重、BNP、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第7天托伐普坦组较呋塞米组血清钠、尿量、LVEF升高,BNP、体重、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托伐普坦组较呋塞米组住院时间缩短,口干、口渴发生率升高(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80 d心血管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可以显著增加老年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强效利尿,提高心脏功能,改善短期生活质量,对180 d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2):1715-17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急诊PCI患者160例,男性117例、女性43例,年龄(57.54±11.90)岁,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56.96±10.84)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BNP、hs-CRP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BNP、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曲线下面积(AUC)之间采取Z检验。结果 对AMI患者随访1年,失访5例,失访率为3.13%(5/160);AMI患者1年内MACE的发生率为27.74%(43/155),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3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AMI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BNP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手术前后差值大于预后良好组、BNP手术前后差值小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根据AUC选取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的最佳诊断截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AUC为0.930,高于手术前血清hs-CRP、BNP联合检测的0.777(P<0.05)。结论 AMI患者PCI手术前后BNP、hs-CRP差值对预测其术后发生MACE风险具有较高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BNP和hs-CRP水平,并与50例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hs-CRP与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BNP与hs-CRP水平高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处于Ⅰ~Ⅱ级时和治疗前相比,血浆hs-CRP与BNP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BNP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心力衰竭发生时血浆hs-CRP与BNP均上升,两者随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而随之增大,治疗后均显著下降,表明血浆hs-CRP与BNP水平能够反映出心力衰竭病情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中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其对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PIH组),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另外选取健康妊娠者49例(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中的BNP及cTnI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PIH组、中度PIH组、重度PIH组的BNP及cTn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IH组、重度PIH组各指标高于轻度P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BNP及cTnI水平逐渐升高,以重度PIH组升高的水平最为显著。结论:联合检测血中BNP及cTnI能够反映PIH患者心肌的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及早判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周金锋  程自平 《安徽医药》2013,17(7):1167-1169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103例明确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测定入院时、出院时血浆NT-ProBNP和血清hs-CR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随机抽取该院35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随访6月观察患者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情况。结果血浆NT-ProBNP和血清hs-CRP和水平在心衰不同心功能分级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发生心脏事件组血浆NT-ProBNP和血清hs-CRP水平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P0.05)。结论心衰患者中NT-ProBNP、hs-CRP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心衰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房纤颤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 62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心房纤颤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分为A组:LA〈40mm,B组:LA〉40mm,测定病人在转复前及转复窦性心律后血清BNP的浓度,并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结果房颤复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律后BNP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的风险随BNP升高而升高;左心房内径增大,房颤复发率增高。结论房颤可导致血浆BNP水平升高,复律后BNP水平下降,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影响心房颤动复律的成功率和BNP水平,BNP在房颤的预测、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