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对5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和UAP组的CK、CK-MB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MI组的hs-CRP、CK、CK-MB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P组和UAP组的同指标的水平(P<0.01)。hs-CRP在SAP组、UAP组、AMI组含量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s-CRP在SAP、UAP和AMI组中的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K、CK-MB的异常检出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浓度比正常人明显升高,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125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8例,女57例,年龄50~72(平均61)岁.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4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所有患者都排除并发急慢性感染或创伤.正常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37~68(平均58)岁,无冠心病症状、体征,心电图正常,肝功、肾功心肌酶均正常,也无急慢性感染和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组11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AMI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SAP、UAP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87-308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意义。方法:测定100例CHD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UA和hs-CRP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大,血清中UA和hs-CR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IL-6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IL-6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uAP组IL-6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IL-6和hs-CRP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数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血清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相反应蛋白,由于普通CRP检测方法敏感性不好,不能检测低密度CRP。故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方法代替进行检测。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方法对诸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进行前沿性研究发现,hs-CRP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强的预告价值。我们通过检测血清hs-CRP浓度来探讨hs-CRP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而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CHD患者血清CRP浓度,探讨CHD时CRP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反应时急性时相蛋白,它作为急性损伤标志物被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中,在感染创伤应急反应时会急剧升高,近年来研究显示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的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本文旨在探讨CRP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14-4215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64.15±10.80)岁。冠心病组再分为以下两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4.21±9.71)岁;稳定型心绞痛组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5~101(64.14±9.31)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段变化(ST-T段下移≥0.1mV);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U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冠心病患者和87例健康者进行血清CRP和UA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U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CRP和UA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展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检测CRP和UA可有效的反映冠心病的发展进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红  林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75-107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87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NAFLD组及T2DM无NAFD组。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L)、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hs-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肱踝指数(ABI),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评估。【结果】与T2DM无NAFLD组比较,T2DM合并NAFLD组BMI、wC及血清TG、FPG、FCP、ALT、hs-CRP水平明显增高,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而ABI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IMT增加,ABI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hs-CRP参与了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胆红素(BIL)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血清hs-CRP与BIL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冠心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组(JP〈0.01或P〈0.05)冠心病组UAP、AMI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冠脉病变范围越大hs-CRP水平越高,BIL水平越低。结论血清hs-CRP可较灵敏地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可能为不稳定斑块的指示因子;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减低可能在CHD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79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记录每位患者的病程、年龄、体重指数、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按肱踝指数(ABI)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A组(AB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0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红  林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30-2432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UA)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49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HUA(n=98)及血尿酸正常(NUA)组(n=151)。全部对象记录病程、大血管病变史(大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具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3项任1项以上),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L)、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血尿酸、血脂谱: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清hs-CRP水平;彩色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血管多普勒检测肱踝指数(ABI)。结果①T2DM合并 HUA组患者BMI、WL、SBP、DBP、TCH、TG、LDL-C及hs-CRP均高于NUA组(P< 0.05);②与NUA组比较,T2DM合并 HUA组患者IMT增厚,颈动脉斑块、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P均< 0.05),而ABI明显降低(P< 0.05)。结论 T2DM合并 HU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代谢紊乱及炎性反应参与了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以本院连续诊治的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抽血测定hs—cRP的浓度;次日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左室功能,并测试6分钟步行试验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耐量。【结果】根据hs—CRP水平分为高hPCRP组(n=164)和低hs—CRP组(n=54),心脏超声提示与低hs—CRP组相比较,高hs—CRP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41.3±9.8%vs53.7±8.6%,P〈0.01)、短轴缩短率(FS)[(21.5±7.1)%vs(27.68±8.8)%,P〈0.01]明显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69.3±15.6)mt'vs(52.1±13.4)mL,P〈0.05]、左室心脏质量指数(LVMI)[(140.2±19.5)g/m^2vs(108.7±18.3g/m^2),P〈0.01]明显增加;高hs—CRP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低于低hs—CRP组[(432.7±35.7)mvs(586.6±46.3)m,P〈0.01]。【结论】血hs—cRP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参考指标,hs—CRP水平愈高,左室功能越差,运动耐量越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者189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7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s-CRP和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SA组、UA组、AMI组、对照组Hs-CRP依次为(5.45±2.78)mg/L、(10.03±1.18)mg/L、(14.68±5.48)mg/L、(1.21±0.38)mg/L,各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较SA组明显增高,AMI组较UA组和SA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组、UA组、AMI组、对照组HCY分别为(14.04±0.82)μmol/L、(19.67±2.14)μmol/L、(23.05±3.24)μmol/L、(6.51±0.75)μmol/L,各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较SA组明显增高,AMI组较UA组和SA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与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了解炎症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7例住院患者进行hs-CRP的测定,将缺血性卒中分为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腔隙性梗死组hs-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排除年龄等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hs-CRP与HDL存在相关性.结论:hs-CRP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血管病过程,早期干预微炎症状态是预防缺血事件防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90例(病例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6例(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P〈0.01),两组在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构成比不同,病例组低浓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高浓度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不稳定型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类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并且两种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