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精神病患者由于特殊症状的诱导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消极意外死亡。预防消极意外事故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1958~1981年6月,在本院住院  相似文献   

2.
意外死亡患者对家属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意外死亡患者对家属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8例意外死亡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意外死亡患者对家属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引导他们接受死亡的事实,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降低悲伤程度,促进其身心平衡.结论 对于意外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外死亡患者对家属的心理影响及善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诊科意外死亡患者对家属的心理影响及善后护理。方法对77例意外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给予死亡患者和家属适当的善后护理,促使其身心平衡。结果实行善后护理后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表现均优于常规护理,无投诉和纠纷产生。结论做好意外死亡的患者和家属全面的善后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88-7289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精神病医院10 a来住院患者意外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精神疾患中存在较高的意外死亡发生率,对可能避免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妥善处理意外拔管有可能缩短插管时间而改善预后,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反之,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终止患者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共至死亡[2].因此了解意外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以便今后在ICU工作中加以改进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年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的122例患者,通过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口腔护理及有针对性的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22例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治愈113例,好转6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本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间,共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23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痊愈8例。现将护理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死亡患者的病历.结果 死亡原因躯体疾病44例(80%);意外死亡6例(10.9%);猝死5例(9.1%).结论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做好护理防范.  相似文献   

9.
心性猝死是心脏突然意外停跳,循环停止而造成的死亡.是突然发生而无法预测的死亡,能否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障.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高龄心性猝死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MHD患者中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120例MHD患者中死亡26例,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选择透析治疗时机过晚、高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高、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等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重点评估血压、选择早期透析、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建立个体化的整体透析治疗与护理方案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脑血管意外住院继发抑郁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邓汉娣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437-2438
目的:总结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继发抑郁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入院后要善于观察病人动态心理变化,早期识别,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有自杀、自伤念头、毁物倾向患者及时采取三防护理,严防意外发生,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指导脑血管意外引发躯体功能改变的康复.结果:通过心理辅导并配合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随访1年,36例意外脑血管患者均无发病.结论:对老年脑血管意外继发抑郁症的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疗法,可以保证抑郁症的好转.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卒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三大死亡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全方位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本院于2011年起实施人性化护理,进一步规范急救护理程序,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救治和预防并发症起到了较好作用。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科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3月对本科收治的37例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8例,实验组1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固定及护理;实验组按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应用新式胃管固定法、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多次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护能力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留置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科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分诊工作模式,防范门诊高危患者就诊突发意外。方法收集对门诊高危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前后的有关数据资料,以突发意外例数及发生率、突发意外死亡例数及死亡率为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分级护理干预对防范门诊高危患者就诊突发意外的效果。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就诊突发意外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之前同类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门诊尝试性开展分级护理干预并形成规范,能够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增强责任心,自觉提高风险预见、防范及急救能力,从而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减少门诊高危患者就诊突发意外现象,降低意外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规避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减少医院的经济和社会声誉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安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防跌倒护理,比较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意外跌倒率以及意外跌倒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BP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意外跌倒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因推搡或打架导致意外跌倒的概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意外跌倒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死亡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例骨科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死亡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结果:患者合并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脂肪栓塞等易突发死亡,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也增加死亡几率。结论:强化护理责任制度意识,加以防范,可以控制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死亡的几率,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心理疏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份至2016年1月份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回顾性分析这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心理疏导作用.结果:通过加强临床护理,52例患者中,30例患者康复出院,18例患者能活能够自理,有4例患者需要生活不能够自理,临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疏导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行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加用心理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消极心理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的消极心理发生率44%,观察组的消极心理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中意外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护理措施,以减少对比剂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行增强CT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意外发生的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及时抢救与护理,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康复。20例意外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既往碘对比剂过敏史、肾损伤、甲亢、癫痫、低血糖、对比剂外渗和病情危重。结论护理人员不仅应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在增强CT检查意外发生时能够严密观察、准确判定意外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对症护理,对减少对比剂不良后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在全麻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运用护理流程及2011年以前未运用护理流程进行转运的全麻术后患者各6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应用护理流程,使转运工作程序化、标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转运中意外的发生率.结论 认真执行规范化的流程,有预见的防范措施,是医院护理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理流程的应用降低了转运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