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在该院出生的160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119例和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41例。比较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医院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及产妇产前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医院感染及产妇产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动脉导管未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重症肺炎、呼吸暂停、宫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及动脉导管未闭是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上述方面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和足月儿动脉导管自然闭合时间及其对血压(B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心脏指数(CI)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其中胎龄<32周为早期早产儿组(23例),胎龄32~33+6周为中期早产儿组(21例),胎龄34~36+6周为晚期早产儿组(19例),胎龄≥37周为足月儿组(17例)。比较各组新生儿不同时间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率,并比较各组新生儿在动脉导管关闭前后BP、SVRI及CI变化的差异。结果各组新生儿不同时间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30.35、15.29、18.81、11.98、21.21,均P<0.05)。各组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关闭前均明显升高(P<0.05),各组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前、关闭后SBP和DBP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56.07、46.87、8.09、85.09,均P<0.05)。各组新生儿动脉导管关闭后SVRI较关闭前明显升高(P<0.05),且各组SVRI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35.97、9.05,均P<0.05)。早、中、晚期早产儿组动脉导管关闭后CI较关闭前明显下降(P<0.05),而足月儿组动脉导管关闭后CI与关闭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4.98、6.06,均P>0.05)。结论随着胎龄的增加,在出生早期(≥24h)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率升高,且不同胎龄的早产儿与足月儿动脉导管关闭后血流动力学及血压波动明显,对早产儿应及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以尽早发现并对动脉导管未闭合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1]。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早产儿也可出现肺血管阻力增高[2],如不给予及  相似文献   

4.
儿科学 (接上期) 第十二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 A1型题 1.动脉导管解剖闭合80%发生于 A.3个月内 B.5个月内 C.6个月内 D.9个月内 E.1岁以内 2.10个月小儿,正常心率是  相似文献   

5.
曾晓岚  胡碧洪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63-3965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血流变化与慢性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孕周为37~41周的孕妇分为两组:正常妊娠组及怀疑有慢性胎儿窘迫组,每组各50例。测定所有孕妇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心室收缩期峰值,心室舒张期峰值,心房收缩期峰值,静脉导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观察所有出生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脐动脉血氧饱和度,研究静脉导管血流指数与它们的关系。结果:①慢性胎儿窘迫组静脉导管血流心室收缩期峰值,心室舒张期峰值,心房收缩期峰值均低于正常妊娠组,而静脉导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胎儿窘迫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及脐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静脉导管血流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脐静脉血pH值及脐动脉血氧饱和度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慢性胎儿窘迫时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发生变化。监测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变化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6.
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8%,足月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PDA功能性关闭,3个月内解剖上关闭。持续开放的动脉导管可增加左心负荷及肺动脉压力,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应在合适时间用手术或介入治疗方法予以关闭。本文将我院4年来对100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应用可控弹簧圈介入治疗的术前配合与术后观察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中采取布洛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双盲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的5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区分为两组,参照组(n=27)行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n=27)行布洛芬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NT-probe、血浆PGE2、血小板计数、脉导管闭合情况、住院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布洛芬治疗使用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中展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或动脉导管未闭(PDA)方能存活.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展新生儿TGA动脉调转术(Switch),我院于2001~2003年共矫治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9例,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肺保护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需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机械通气,观察组使用肺保护策略性机械通气,对两组患儿呼吸机各项参数、血气分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潮气量[(6.03±1.30) ml/kg]、吸气峰压[(17.95±2.13) cm H2O(l cm H2O=0.098 kPa)]、pH值(7.24±0.20)、呼吸机相关损伤发生率(2.94%,1/3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5±8)mm Hg(l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气末正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策略用于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血管造影(ACG)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造影所见及其与超声心动图(TTE)等临床检查的比较。结果:20例各种类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ACG和TTE对比中纠正后者误诊、漏诊各1例,证实其可疑诊断3例,纠正其分型错误3例及对合并畸形误诊及漏诊分别为6例、7例。结论:ACG对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中体肺侧支血管、冠状动脉畸形及主动脉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等诊断优于TTE,并可测量肺动、静脉压力、心腔压力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ACG仍有重要或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观察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2016年期间所收治的共40例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治疗原发病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新生儿的动脉导管治疗闭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患儿的肌酐含量以及血清的尿素氮均正常。结论:布洛芬对于临床上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具有方便、快捷并且疗效好等诸多优势,对于新生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病因、了解BPD发病机制,为BP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收治接受呼吸器辅助呼吸(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505例存活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早产儿BPD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PD多发生于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BPD与胎龄小、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出生时重度窒息,长时间机械通气、新生儿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等因素相关。结论预防早产及重度窒息,规范窒息复苏流程,避免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积极控制感染、关闭动脉导管可减少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应用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 以60例经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而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28例患儿在用药后动脉导管自然关闭,关闭率为93.3%(28/30).对照组动脉导管自然关闭21例,关闭率为70.0%(21/30).治疗组动脉导管关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用药期间,肌酐含量以及血清尿素氮水平均正常.结论 布洛芬在临床中应用方便、快捷、不良反应少,对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迸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升,早产儿临床管理流程亦日益规范。但是,在具体治疗方案上,尤其是对超早产儿(EPI)救治及早产儿心脏与肺部疾病等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临床医师在对早产儿疾病诊疗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规范化的指南管理,另一方面亦须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反复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式。笔者拟就EPI救治、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救治、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一氧化氮(NO)应用于早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将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行介入封堵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双色球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一组采用心血管造影检查,另一组则采用超声诊断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为100%,超声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6.01±1.61) mm、(4.12±2.12) mm,心血管造影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5.37±2.32) mm、(3.16±1.24) mm,检查结果要明显大于心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术前筛选与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加明显,且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而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则对确定病变的直径和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且无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患的无临床症状的新生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首剂量10 mg/kg,第二、第三剂量5 mg/kg,每次间隔24 h。观察两组患儿动脉导管关闭情况;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4例PDA患儿经口服布洛芬治疗后,27例闭合,闭合率为92.97%;未经治疗的对照组31例中,15例自然闭合,自闭率为48.3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尿量减少,黄疸加重,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减少发展成为严重症状性PDA及手术的机率,改善新生儿近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I,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06例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母孕期情况、新生儿出生时情况、临床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随着救治水平的提升其ELBWI存活率逐渐上升,2016年达到54. 0%,胎龄越大存活率越高。Apgar评分可用来ELBWI评估预后,死亡组EBLWI硬肿症发生率高于存活组EBLWI。ELBWI主要产前高危因素为多胎(40. 6%),其次为妊娠期糖尿病(11. 4%)、胎膜早破(9. 4%)、绒毛膜羊膜炎(9. 4%)。106例ELBMI患儿常见并发症为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呼吸暂停、肺出血、颅内出血、贫血、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存活组中胎龄、体质量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关联。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和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ELBWI存活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下狭窄(SAS)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SAS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手术所见.结果 单纯SAS 9例,其中隔膜型3例,肌肥厚性5例,二尖瓣畸形导致的1例.21例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畸形,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主动脉瓣狭窄(AA)5例、主动脉缩窄(COA)3例.根据三尖瓣反流、心内或大血管水平分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52~75mm Hg.2例患者漏诊弥漫型SAS;1例被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HCM).结论 SAS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在解剖、血流动力学上有许多特异之处,把握其特殊表现,有助于超声心动图做出准确诊断,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儿脐动脉、肾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0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选取同期正常健康孕妇98例作为对照组。于分娩前一周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UA)、肾动脉(RA)、大脑中动脉(MCA)、静脉导管(DV)的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比较两组胎儿血液动力指标变化,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UA、RA及DV阻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普遍存在缺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观察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儿的脐肾动脉及静脉导管血流变化,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PS)疗效的因素。方法分治愈组及死亡组总结分析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2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情况。结果使用PS前两组血pH、PC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孕周、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史、PS剂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缓慢给药病例与快速给药病例肺出血、脑出血、动脉导管重新开放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足量使用PS,使用前注意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PS注入速度应缓慢,以不少于15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