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10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彩色超声加CT对下颈部进行探查,有选择地分为三野淋巴结清扫(三野组)31例,二野淋巴结清扫(二野组)77例.结果 三野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9%(13131),高于二野组的18.2%(14/77)(P<0.05);胸上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47.6%(10/21),高于胸中段的21.3%(13/61)及胸中、下段的19.5%(17/87)(P<0.05);胸上段食管癌行i野淋巴结清扫占57.1%(12/21),高于胸中段的23.0%(14/61)及胸中、下段的21.8%(19/87)(P<0.05);三野组3年生存率46.2%(6/13),二野组42.9%(15/35)(P>0.05).结论 胸段食管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区域性转移为主;术前应用彩色超声加CT判断下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方法是可行的;胸上段食管癌主张行二野淋巴结清扫,胸中、下段食管癌则视彩色超声加CT对下颈部的探查结果,有选择地行三野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微创手术下颈胸腹三野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淋巴结清扫方式分为二野组和三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三野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均数、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二野组(P<0.05),2组的转移率、转移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野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三野组为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野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46.67%、30.00%,三野组患者分别为96.67%、60.00%、4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能够有效降低淋巴结转移风险,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但术后并发症较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更多,临床上应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食管胃颈部吻合两种吻合方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食管胃胸腔内吻合,观察组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食管切除长度及切端癌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放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切除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食管切端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酸、嗳气、胸痛、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而言,食管胃颈部吻合能够达到与胸腔内吻合相当的治疗效果,尽管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但其手术切除范围更广,切缘阳性率更低,远期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李全智  张彬 《现代养生》2014,(18):115-115
目的:对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选取4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右胸入路)和对照组(采用左胸入路),均为2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88.2±49.3)min,术中出血量为(519.3±69.2)mL同对照组患者的(225.1±38.7)min和(459.3±50.1)mL相比,有一定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P<0.05。结论:在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疾病临床上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复发率低和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前外侧入路手术)和B组(后正中入路手术),每组30例。两组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3 d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且B组升高幅度均更大;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NE、Cor水平均升高,但B组更低(均P<0.05);A组与B组肘关节功能总优良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前外侧入路手术,后正中入路手术可明显缩短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恢复肘关节功能和肩关节功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两种入路手术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对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远端胃癌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侧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侧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三切口和传统左开胸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采纳我院2013年1月~2016年9月治疗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40例,随机抽取20例采用三切口术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左开胸切口。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年内,患者生存率100%。结论与传统左开胸切口相比,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三切口术式效果较优且其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48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24例),予B组常规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予A组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S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A组HS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相较于B组,治疗后A组三项预后指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可以减小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9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按照中间入路和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方式分为Ⅰ、Ⅱ两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术中情况以及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情况;用Sysmex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Ⅰ组(中间入路),Ⅱ组(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所需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清扫淋巴结总数以及阳性淋巴结个数显著增多(P<0.05);Ⅱ组引流时间长,引流量大,患者中位生存期长,术后3年存活率高,与Ⅰ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比较,手术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手术前两组血清中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后两组白细胞数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手术方式较多 ,合理的手术入路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淋巴结的清扫、手术安全系数高及术后并发症少。我院自 1993年至 1997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53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3例食管癌 ,男 148例 ,女 5例 ,年龄 33~ 71岁 ,平均年龄 57岁 ,6 5岁以上者 32例。胸上段食管癌 2 6例 ,胸中段 89例 ,胸下段 38例。病变范围 2cm~ 10cm ,病程 1~ 10个月。1·2 手术方法 ⑴ 2 6例胸上段食管癌 ,采用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 ,全胸段食管切除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5例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60例EC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手术方法分组,即:对照组(30例,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实验组(30例,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1)组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2)随访2年,实验组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且生存率(76.67%)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在EC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清扫淋巴结,提升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67-368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优于传统根治术,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增加了局部淋巴结清扫程度,使患者术后生存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Ivor-Lewis术式与左开胸术式在治疗中下段食管癌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改良Ivor-Lewis组(70例)和左开胸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Ivor-Lewis组和左开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残端阳性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Ivor-Lewis组在切除食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根治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左开胸组[(18.2±2.3) cm比(13.4±2.5) cm、(16.5±2.5)枚比(11.1±2.5)枚、98.6%(69/70)比90.9%(60/66)、20.0%(14/70)比42.4%(28/66)、17.1%(12/70)比36.4% (24/66)、67.1%(47/70)比50.0% (3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Ivor-Lewis术式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术野显露充分,肿瘤切除率高,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生存率高,临床疗效肯定,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与外科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120例经左胸和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贲门癌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种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切口各有其优缺点,手术切口的选择应重点考虑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3年8月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98.3%(83/84),术后并发症率14.3%,手术死亡率1.2%,其中吻合口瘘4例,无因手术因素致糖尿病失控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3.3%、31.2%.结论外科治疗仍是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首选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颈部单层吻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提高切除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38例,其中4例经右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9例经腹、右胸入路右颈部吻合手术,25例经左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结果 2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狭窄,2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不完全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29.63%,完全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45.45%.结论 食管-胃单层斜口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7,(3):403-405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固定修复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28例)与B组(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其中B组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患者经后正中入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卧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纠正率以及椎体塌陷纠正率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不同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后,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卧床时间均少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引流量差异亦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B组患者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至术后第90 d,两组患者Cobb角纠正率与椎体塌陷纠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后正中入路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且两种入路临床效果相近。但对于伴有神经损伤或椎管内占位≥1/3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无需椎管减压、无神经症状的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8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肌间隙入路方式疗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疗法,比较两组的术后Cobb角纠正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Cobb角纠正率(%)、术后引流量(mL)、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患者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需椎管减压、无神经症状的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肌间隙入路疗法,可有效促进病情的康复,术中出血少,高度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