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佩 《临床医学》2013,33(3):42-43
目的 观察并分析肝功能指标与急性胰腺炎(AP)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9例AP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 129例中,90例(69.76%)有肝功能损害.轻型AP患者77例,发生肝功能损害38例(49.35%);重型AP患者52例,发生肝功能损害52例(100%).胆源性AP患者78例,发生肝功能损害61例(78.211%),明显高于非胆源性AP患者(56.86%).同时,轻型急性胰腺炎的肝损害程度与重型胰腺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与非胆源性胰腺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重症胰腺炎较轻症胰腺炎肝损害程度重,胆源性胰腺炎较非胆源性胰腺炎肝损害程度重.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并肝损害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情况。方法对 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中 3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占 73 % ;其中 ,轻型急性胰腺炎的肝损害程度与重型胰腺炎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胆源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与非胆源性胰腺炎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轻型胰腺炎肝损害经保守治疗后多能自行恢复 ,而重型胰腺炎肝损害恢复时间长 ,部分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按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分析其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比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亦明显重于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且急性重症胰腺炎以胆源性者居多,住院时间较长。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且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2例AP患者,其中65例出现急性肝损伤,87例不伴有急性肝损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血液生化指标、并发症、病程等相关因素与胰腺炎的因果关系。结果AP伴有肝功能损害原因中胆源性疾病明显高于AP不伴肝功能损害组(P<0.01);其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AP非肝功能损害组(P<0.05)。AP肝功能损害组的病程较AP非肝功能损害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合并急性肝损伤与AP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紊乱及是否合并胆道疾患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熊琪山 《华西医学》2004,19(4):605-60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情况 ,强调早期保肝治疗 ,防止肝功能衰竭。方法 :对 5 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中 2 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占 5 6 % ;其中 ,轻型急性胰腺炎的肝损害程度与重型胰腺炎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胆源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与非胆源性胰腺炎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轻型胰腺炎肝损害经保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而重型胰腺炎肝损害恢复时间长 ,部分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CT评价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异常灌注(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及相关机制。方法 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HAP阳性组和HAP阴性组,分析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比较两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结果 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11例(34.4%)出现HAP,CT影像表现为邻近胆囊的肝组织条带状异常强化,肝左叶或肝右叶斑片状或楔形异常灌注。HAP阳性组与HAP阴性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HAP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本身炎症扩散和胆源性因素相互共同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7.
高彤 《临床荟萃》2003,18(24):1407-1408
我院近 5年收治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 2 1例 ,入院后均采取早期非手术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 ,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疗效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2 1例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5~ 86岁 ,平均 6 0 .3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膜炎体征。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 ,血白细胞 (15± 5 )× 10 9/L。B超及CT提示胰腺有不同程度肿胀、炎性浸润或胰周和腹腔液性暗区 ,胆囊肿大、胆囊壁水肿增厚或胆囊胆管内有结石 ,无胆…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功能指标与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AP患者,根据临床表现、CT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或)Ranson评分综合考虑,分为重症(SAP)和轻症(MAP)两组,同时根据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及(或)B超判断其属于胆源性AP还是非胆源性AP,进一步分析并探讨其肝功能试验结果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胆源性AP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发生率高于非胆源性AP,差异具显著性(P0.05)。所有肝功能指标都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胆源性AP组的ALT、AST、GGT、TBIL平均秩和均显著高于非胆源性AP组(P<0.01),ALP平均秩和显著高于非胆源性AP组(P0.05)。然而,SAP组的白蛋白(ALB)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MAP组,其差异具显著性(P<0.01),且SAP组的ALB平均秩和显著低于MAP组(P<0.01)。重症的胆源性AP组和重症的非胆源性AP组ALT、ASTTBIL平均秩和的差异呈显著性(P<0.05),而轻症的胆源性AP和轻症的非胆源性APALT、AST、GGT平均秩和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胆源性因素导致胆管压力升高在AP肝功能损害中起主要作用。胆源性AP的肝功能损害实质上可能是胆源性疾病同时并发AP和肝功能损害,而并非AP并发肝功能损害,因此用肝功能指标异常程度来判断胆源性AP的严重程度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胆源性胰腺炎71例(轻症38例、重症33例),非胆源性胰腺炎79例,检测血清CRP、ET-1、AMY、ALT、AST、ALP、TBIL和DBIL水平.结果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ALT、AST、ALP、DBIL和TBIL分别为(80.30±14.45)U/L、(71.15±21.12)U/L、(199.28±45.54)U/L、(52.02±19.22)mmol/L和(101.18±31.18)mmol/L,明显高于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P<0.05).ALT、AST、ALP、DBIL及TBIL鉴别胆源性和非胆源性胰腺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52、0.859、0.825和0.771(P<0.05),截断值分别为77.50 U/L、66.80 U/L、175.80 U/L、44.50 mmol/L和77.60 mmol/L,灵敏度分别为70.20%、67.80%、83.00%、80.00%和75.50%,特异度分别为69.50%、62.55%、80.00%、78.80%和70.00%.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ET-1和AMY分别为(156.57±42.23)mg/L、(5.77±1.12)ng/L和(667.77±105.52)U/L,明显高于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P<0.05).CRP、ET-1及AMY鉴别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658和0.782(P<0.05),截断值分别为145.50 mg/L、5.30 ng/L和620.20 U/L,灵敏度分别为72.50%、68.60%和80.00%,特异度分别为68.50%、63.00%和74.50%.结论 ALT、AST、ALP、DBIL及TBIL在鉴别胆源性和非胆源性胰腺炎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CRP、ET-1和AMY在鉴别轻症和重症胆源性胰腺炎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9例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结果超声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显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为100%。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胆囊长径、宽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其胆囊壁较对照组增厚(P<0.01)。 结论 超声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志贵  陈炯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57-1858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及胆道结石残留、了解胆管变异及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一次造影显示胆总管阴性71例(82%),合并结石12例(14%),胆囊管残余结石4例,取石后二次造影胆总管阴性2例,合并结石2例。胆囊管冗长14例(16%),低位汇合肝总管17例(20%)。胆囊管内径4~11mm,平均(7.4±2.6)mm。胰胆管合流异常4例(5%)。造影后胰腺炎3例,胆管炎2例。结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和防止胆道结石残留、了解该病患者是否存在胰胆管解剖变异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验室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其中30例胆源性患者为观察组,30例非胆源性患者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超过阳性界值(空腹血糖13~18mmol/L)时,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的阳性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淀粉酶(AM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ALT、AST、ALP、TBIL、DBIL的结果均明显,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而AMY无临床意义。结论血清ALT、AST、ALP、TBIL、DBIL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今后AP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P患者3125例,其中男1932例,女1193例;年龄16~95岁,平均(48.03±18.05)岁。详细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碳酸氢根等),按病因分成8组:胆源性AP组、酒精性AP组、高脂血症性AP组、胆源性合并酒精性AP组、胆源性合并高脂血症性AP组、高脂血症性合并酒精性AP组、特发性AP组、其他类型AP组。分析AP不同病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资料、严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25例AP患者按年龄分组:青年组1258例,中年组1319例,老年组548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71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8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66例。其中胆源性(1245例,39.84%)、酒精性(464例,14.85%)、高脂血症性(407例,13.02%)位居病因前3位。胆源性胰腺炎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为最常见病因,酒精性为男性患者中为第二常见病因,高脂血症性为女性患者中第二常见病因。另外,男女患者的不同病因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1,P<0.05)。中、老年组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青年组以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和特发性胰腺炎为主,年龄在不同病因导致的AP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5,P<0.05)。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胆源性合并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合并酒精性胰腺炎在MAP、MSAP、SAP中占比差异明显。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在MSAP和SAP中的比例高于MAP,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MAP和SAP中的比例均高于MSAP,特发性胰腺炎在MAP和MSAP中的比例高于S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7,P<0.05)。MAP、MSAP和SAP组中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占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MSAP和SAP三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碳酸氢根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SAP组比较,MAP组中白细胞计数、血钾、甘油三酯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徐州地区,胆源性、酒精性和高脂血症是导致AP的常见病因。男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女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老年人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患者,以及有吸烟、饮酒史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另外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阎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20-4721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方式.方法 对2006-2010-08间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2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系疾病有:胆囊和胆总管下端多发结石、Oddi氏括约肌炎性狭窄等;Bus、CT、MRI及MRCP等影像学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决定性帮助;外科干预以简单、安全、有效的胆道或胰腺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梗阻引起胰液排出障碍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和确定该病治疗原则的主要根据;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胰腺减压引流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加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殷铭东  陈娟  曹青  陈向前  施学文 《临床荟萃》2014,29(11):1239-1242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变化特征以及 CK-MB/CK 对流行性腮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96例,其中合并胰腺炎21例(胰腺炎组),合并心肌损害27例(心肌损害组),合并肝损害54例(肝损害组),无并发症患儿194例(普通组)。比较各组患儿血清酶学变化特点。结果与普通组比较,胰腺炎组 LPS 水平明显升高(215.5±42.3)U/L vs (402.1±77.2)U/L(P <0.01),心肌损害组 CK-MB 水平升高(10.6±5.1)mmol/L vs (13.0±4.3)mmol/L(P <0.05),肝损害组 ALT(19.5±4.3)U/L vs (61.8±9.4)U/L、AST明显升高(21.1±6.1)U/L vs (70.0±10.1)U/L(均 P <0.01);与胰腺炎组比较,各组 LPS 水平均明显降低(均 P <0.01),肝损害组 ALT(17.9±4.8)U/L vs (61.8±9.4)U/L、AST(22.0±5.1)U/L vs (70.0±10.1)U/L 明显升高(均 P <0.01);与心肌损害组比较,肝损害组 AST、ALT 明显升高(P <0.01)。ROC 分析显示 CK-MB/CK 预测心肌损害曲线下面积为0.666。结论血清 CK-MB、AMY、LPS、ALT 和 AST 在流行性腮腺炎病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了解其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腮腺炎合并症的规范诊疗;CK-MB/CK 预测心肌损害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分布情况及其与病情轻重的联系,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近年收治的210例患者从病因、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P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多见,男性在暴饮暴食和酒精性因素明显多于女性(P0.05或P0.01);女性以胆源性为主,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AP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多见。高脂血症已成为AP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在用于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胰腺炎首次发作的病例的临床资料按病因不同分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和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组,比较两组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清淀粉酶之间的差异。[结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前四项指标虽高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淀粉酶则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显著高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组( P <0.05)。[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生化检测指标特别是血清淀粉酶这一指标是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是否由胆道疾病引起的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多有肝脏损害,且肝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程度密切相关Ⅲ,为探讨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状况,现对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2例急性胰腺炎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及转归,其中49例合并肝功能损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对病程的影响。结果重症胰腺炎较轻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重(P〈0.01);胆源性AP肝功能损害比非胆源性AP严重(P〈0.01),重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轻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明显延长(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程度呈正相关,胆源性AP合并肝功能损害明显,肝功能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可合并多个脏器的损害。其伴发肝脏损害不但可加重胰腺炎的病情 ,也可发展成肝功能衰竭 ,导致患者很快死亡。本文将以我院急性胰腺炎伴肝脏损害 3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为 2 1~ 6 9岁 ,平均 4 3岁。并具备以下条件 :1既往无肝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等肝脏病史。 2病前无服肝损害药和其他肝脏损害诱因。 3入院中经 B超、CT等检查未发现有胆石症、慢性肝炎等肝胆疾病证据。胆源性 15例 ,酒精源性 6例 ,高脂饮食 3例 ,原因不明 11例。本组上腹疼痛 35例 ,恶心、呕吐 32例。发热 11例。巩膜黄染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