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1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51例)和经股动脉组(107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97±4.52)min和96.08%,经股动脉组为(4.72±4.16)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30.72±14.07)min和(24.96±9.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8.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及解决经桡动脉途径不足之处的方法.方法 选取CAG和PCI的患者共30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150例)和股动脉组(150例),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解决桡动脉痉挛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PCI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在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2.0%,3/150)、术后全身不适率(0,0/150)、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0,0/150)、住院时间[(4.1±2.1)d]、住院费用[(3.7±2.8)万元]方面均显著优于股动脉组[分别为7.3%(11/150)、100.0(150/150)、2.7%(4/150)、(7.8±3.4)d、(5.0±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与经股动脉途径同样有效、可行,而且穿刺局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柯云华  马新华 《现代保健》2011,(22):119-120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护理的优缺点,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5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成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52例,对其穿刺成功率、肢体制动时间、术后患者主诉、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压止血方法、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诉症状、局部血肿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住院时间,桡动脉组比股动脉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护理方便、创伤小、止血容易、患者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PCI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型术168例、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型术32例。观察两组手术穿刺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0%与100%,P〉0.05;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2.0±0.8)h与(15.6±4.8)h,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0%与18.8%,P〈0.05;两组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0.6%与12.5%,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PCI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9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87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85例)和经股动脉组(102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止血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13±3.72)min和98.92%,经股动脉组为(4.78±3.51)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9.62±3.58)min和(16.57±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止血包扎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0.72±1.15)min和4~6h,经股动脉组为(20±7.32)min和20~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2.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计22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1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其所选择的介入治疗方式纳入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n=31).股动脉组实施股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组实施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股动脉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桡动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数据比较显著低于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13%,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9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股动脉组84例,桡动脉组85例。对两组间的动脉穿刺点压迫时间、PCI的成功率、穿刺点局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以及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疗效。[结果]股动脉组成功率为94.05%(79/84),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29%(81/85)。两组在PCI的成功率、下肢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压迫时间、穿刺点局部的并发症、低血压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显著少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成功率相似,且血管并发症少,有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及解决经桡动脉途径不足之处的方法。方法选取CAG和PCI的患者共30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150例)和股动脉组(150例),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解决桡动脉痉挛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PCI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在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2.0%,3/150)、术后全身不适率(0,0/150)、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0,0/150)、住院时间[(4.1±2.1)d]、住院费用[(3.7±2.8)万元]方面均显著优于股动脉组[分别为7.3%(11/150)、100.0(150/150)、2.7%(4/150)、(7.8±3.4)d、(5.0±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与经股动脉途径同样有效、可行,而且穿刺局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组和经桡动脉介入(TRI)组,观察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可行性因素(介入治疗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FI组和TRI组介入成功率分别为97.78%和96.67%,两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79-980
目的探讨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介入失败,术后左心衰,体、肺循环栓塞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比较经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的优缺点,为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我院120例冠脉介入术患者按途径分为两组,经桡动脉组70例,经股动脉组5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感受、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局部血肿和加压包扎易出血为经股动脉介入术的高发并发症,两组住院时间上相比,经桡动脉组为3~4天,股动脉为7~10天.结论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容易操作,患者的疼痛感减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PCI)术后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调整压迫器减压时间,减少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徐州市中医院CCU科室经桡动脉行PCI治疗的150例患者,按患者低分子肝素使用状况、压迫器减压时间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A组、低分子肝素B组各50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及压迫止血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低分子肝素A组、低分子肝素B组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分子肝素A组、低分子肝素B组患者局部血肿、手部肿胀、穿刺点渗血、去除压迫器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有增加桡动脉穿刺点渗血的风险,但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调整减压时间能明显降低此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180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75例,成功率为97.22%(其中5例经左桡动脉);桡动脉插管成功174例,成功率为96.66%,6例经桡动脉手术失败后经股动脉手术成功。26例病人成功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3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桡动脉痉挛1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3例,前臂肿胀2例,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血管穿刺部位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血管治疗的重要和首要方法,该治疗从选择股动脉穿刺开始,随后逐步开展桡动脉途径行PCI术,经桡动脉途径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血管并发症少及容易止血等优点,有效地防止了经股动脉途径的诸多并发症^[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经桡动脉行PCI患者19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98例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舒适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Kolea-b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采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止血,可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提高患者舒适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经腹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传统经腹组采取常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腹腔镜组采取以心理护理及知识教育为重点,术前加强脐孔清洁消毒,术后则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做好呼吸道护理。对两组术式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输液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经腹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输液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腹腔镜组与传统经腹组平均术后进食、离床活动时间短、输液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比经腹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约占心血管疾病中总病死率的50%左右。其经皮介入治疗(perca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目前冠心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分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两种方式。经股动脉入路方式存在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行动不便,不易止血,血管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接诊的50例甲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不给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结果:在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2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十分必要,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卧床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者125例,成功率达96.2%。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130例患者中有单支血管病变者30例,有2支血管病变者61例,有2支以上病变者39例。13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介入手术平均时间(84±17)min,术后卧床平均时间(5.2±0.8)h。130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假性动脉瘤、肢体缺血、动静脉瘤等并发症,且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术后止血相对容易、不需绝对卧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