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MUC1-MBP)作为特异性抗原,研究胸腺肽α1(Tα1)加强诱导MUC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探讨其作为佐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BCG组(注射MUC1-MBP+BCG)和MUC1-MBP和Tα1组(注射MUC1-MBP+Tα1),分别进行T细胞免疫活性、MUC1特异性抗体效价及亚类、Tα1联合MUC1-MBP抗肿瘤作用检测。第3次免疫后4~7 d无菌取脾脏组织,测定脾指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各组小鼠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及小鼠血清中MUC1特异性抗体水平;第3次免疫后7 d,注射黑色素瘤细胞B16-MUC1,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脾指数与SI均升高(P<0.05或P<0.01),MUC1特异性SI明显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4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2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MBP+Tα1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抗MUC1特异性抗体且效价随浓度升高而升高。抗体亚型检测,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IgG2a水平无明显变化。肿瘤预防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生存期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UC1-MBP联合Tα1更倾向于Th2型免疫应答,Tα1可以作为预防性疫苗佐剂使用,不适合治疗性疫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现察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reS2S基因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肌肉接种pCMV-S2S、乙肝表面抗原(HBsA8)、空载质粒(pCMV)及生理盐水(N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接种局部组织preS2S抗原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HBs.结果 pCMV-S2S组小鼠肌肉细胞中有较多量的preS2S蛋白表达,其它小鼠肌肉细胞中均未检出preS2S蛋白表达.pCMV-S2S组小鼠CTL活性为(32.10±1.93)%,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pCMV-S2S组小鼠8周后Anti-HBs阳性率最高为42.9%.HBsAg组小鼠4周时Anti-HBs阳性率即达到100%.pCMV组及NS组小鼠血清中均未检测出Anti-HBs.结论 乙肝核酸疫苗pCMV-S2S能在小鼠体内表达preS2S蛋白,并能在小鼠体内诱生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也能诱生一定程度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HSV-2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全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DNA疫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方法获得HSV-2gD片段,构建含HSV-gD片段的重组质粒pcDNA3-gD。重组质粒作为DNA疫苗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免疫效果及保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pcDNA3-gD免疫小鼠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可保护小鼠免受HSV-2的致死性攻击,存活率达7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gD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作为HSV的候选DNA疫苗。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抗原c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诱导小鼠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c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免疫对诱导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DNA疫苗组), 质粒DNA以10 d间隔免疫3次;B组(联合免疫组),质粒DNA以10 d间隔免疫 2次后以GST-cC1融合蛋白加强免疫1次;C组(蛋白质疫苗组),分别在第0、3 周免疫接种融合蛋白;D组(pcDNA3对照组),以10 d间隔,3次免疫接种质粒pcDNA3.ELISA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以MTT法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C组可诱导相对较强的小鼠免疫应答,其特异性IgG和IgG1以及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4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免疫的类型以Th2应答为主.B组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A组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均以Th1应答为主.结论:以 DNA priming-protein boost的策略可有效诱导较DNA疫苗单独使用更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且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6,4(4):76-77
新生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免疫应答无能),因此很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对很多抗原的记忆应答都很差,这使得他们对于大多数疫苗都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这一“窗口期”历时2个月左右,因此,大多数疫苗都必须在出生后2个月、免疫系统已经成熟到可以对疫苗产生应答时再接种,而且很多疫苗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复种。 相似文献
7.
Th1/Th2免疫应答与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免疫学与临床器官移植学是密切相关的 ,而免疫排斥反应一直都是阻碍器官移植广泛开展的突出问题 ,其中细胞因子 (Cytokine ,CK)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已受到关注。自 1986年Mosmman和Coffman依据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别 ,将小鼠CD+4T细胞进一步分成Th1(主要产生IL 2及IFN r)和Th2(主要产生IL 4及IL 10 )型细胞因子以来〔1〕,1991年Maggi等又证实 ,人的Th细胞与鼠类似 ,也可分为Th1和Th2两类 ,产生与鼠类似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功能〔2 ,3〕。TH1型CK主要涉及细胞免疫 ,Th2型CK多与… 相似文献
8.
IL-12对乙型肝炎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编码鼠 IL - 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 HBVDNA疫苗诱导 BAL B/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肌肉注射 DNA疫苗 ,EL 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 HBs,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 CTL杀伤活性 .结果 免疫 8wk后 ,单纯注射 p CR3.1- S及共注射 IL - 1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 45 0 nm A值分别为 0 .87± 0 .1及 1.6 7± 0 .15 .CTL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6 .4) %及 (73.3± 8.8) % ,两组均有明显差异 (P<0 .0 1) ,脾细胞悬液经抗 CD4+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 CTL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48.3± 5 .9) % ,(75 . 6±9.1) % ,抗 CD8+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 (10 .6± 1.4) % ,(16 .9± 2 .3) % .结论 IL - 1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 ,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 CD8+执行 .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 HBV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pCMVS2-S,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构建的乙肝病毒基因疫苗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肉,运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1个月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2个月。结论:基因疫苗pCMVS2-S诱导C57BL/6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DNA疫苗的结构与免疫应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疫苗已被广泛用于抗病毒、 抗细菌、 抗寄生虫及抗肿瘤的研究。近几年研究表明, 虽然DNA疫苗具有广泛的优越性, 但免疫效果还不够理想、 均一。如何优化DNA疫苗的结构, 诱导机体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 成了目前最主要的课题。本文对近年DNA疫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一、 DNA疫苗的基本结构DNA疫苗是能在机体细胞内复制, 并表达出目的基因产物, 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环状裸DNA。在结构上, 主要由载体DNA和目的基因DNA二部分组成。载体DNA可由细菌质粒DNA、 噬菌体DNA及病毒DNA或cDNA改造而成, 其结构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猕猴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核酸疫苗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核心酸疫苗即HBcAg核酸疫苗(pJW4303/HBc)免疫猕猴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猕猴分别在第0、2、4、6个月肌肉注射法接种核酸疫苗(pJW4303/HBc)或对照质粒(pJW303);ELISA法检测猕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特异性抗原(HBcAg)刺激后,培养上清中人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以及猕猴血清中抗-HBcl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及离子泵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柯萨奇病毒B3 (CVB3 )感染小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和离子泵活性的变化 ,以及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CVB3 感染组、CVB3 感染加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 ,比较线粒体超微结构及线粒体Na+ K+ ATP酶、Ca2 + ATP酶活性。结果 :感染组线粒体结构破坏 ,Na+ K+ ATP酶、Ca2 + ATP酶活性下降。黄芪治疗组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 ,Na+ K+ ATP酶、Ca2 + ATP酶活性较感染组高。结论 :CVB3 感染早期即可见心肌线粒体结构破坏 ,离子泵活性下降。黄芪可提高离子泵活性 ,稳定心肌线粒体膜 相似文献
16.
Balb/c小鼠CVB3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方法 用CVB3反复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1、3、6、9个月不同时点,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小鼠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取心肌经HE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特征,VG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B超发现,感染病毒后小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EF)下降,与正常小鼠相比P<O.050反复感染病毒3个月内组织病理学特征与慢性心肌炎类似,而3个月后则呈现出典型的扩张型心肌病理特征。在慢性期主要是病变部位的炎症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而扩张型心肌病期出现心肌细胞散在性凋亡。结论 Balb/c小鼠反复感染病毒可能是慢性心肌炎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良好的实验模型;心肌间质纤维与细胞凋亡在心肌炎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启动子对癌胚抗原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表达CEA及诱导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含不同启动子的癌胚抗原DNA疫苗pCEA和pLCEASN在小鼠体内表达CEA及诱导体液免疫的差别。方法将7天前肌肉注射0.75%布比卡因的小鼠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将含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质粒pCEA、pLCEASN及阴性对照质粒pcDNA3、pLXSN注射于小鼠的舌肌内,每周1次,每次100/μg,共5次;最后1次注射7天后,眼球内眦静脉取血测抗-CEA滴度,处死小鼠并取其舌用放免法测其CEA的含量。结果用pLCEASN和pCEA质粒DNA免疫的小鼠舌肌的CEA含量(ng/mg舌肌)分别为1.85±0.11和2.48±0.09(P<0.001),血清(1:200稀释)抗-CEA滴度(OD490)分别为0.42±0.04和0.59±0.06(P <0.001)。结论启动子对癌胚抗原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表达CEA及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肠IEL持续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采用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tachyzoite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观察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s,IEL)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免疫原性好的STAg(20μg/只)为抗原和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制备肠IEL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检测CD4 T、CD8 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后肠IEL显著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4周(P<0.01)高于对照组。其中以CD8 T细胞增生为主,CD8 T细胞水平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6周增高显著(P<0.01),CD4 T细胞也略有增生,第2、3周(P<0.05)有显著性,CD4 /CD8 比值倒置,第1、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IEL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在预防弓形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IFN-γ、蜂胶佐剂以及两种佐剂混合鼻内免疫辅助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增强机体黏膜免疫应答的水平,探讨两种佐剂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方法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15只):20μgSTAg,20μgSTAg 40μg蜂胶,20μgSTAg 1000UIFN-γ或20μgSTAg 40μg蜂胶 1000UIFN-,γ均溶于总体积为20lμ的PBS中,滴鼻免疫(10lμ/鼻孔),免疫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攻击后第43天处死全部存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肠黏膜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检测小鼠粪便、鼻咽冲洗液、肺冲洗液、阴道冲洗液中弓形虫特异性sIgA含量。结果各佐剂组小鼠IEL、PP结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STAg组,黏膜sIgA含量显著高于STAg组;蜂胶 IFN-γ联合组小鼠黏膜免疫应答水平高于单独佐剂组,其中显著高于蜂胶组(P<0.05)。结论IFN-γ作为弓形虫黏膜疫苗佐剂的效应优于蜂胶,IFN-γ 蜂胶作为复合黏膜佐剂鼻内免疫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