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陆前进①卢放根②文海泉①颜兰香①张其亮①张桂英①余桂英①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CDK4)是细胞周期因子依赖性激酶家族(CDKs)中的一员,RB蛋白是视...  相似文献   

2.
细胞周期G1调节因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G1调控点(check point)相关调节因子细胞周期素D1(CycliD1)、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多重肿瘤抑制因子(P16^MTS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在HPV6/11相关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27例经PCR检测含HPV6/11DNA的CA皮损和1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CyclinD1、CDK4、P16^MTS1及PRBb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①正常人皮肤及CA皮损均无CyclinD1表达。②CA皮损基底细胞表达CDK4(均数2.19)较正常人皮肤(均数4.8)降低(P<0.01)。③CA皮损棘细胞表达P16^MTS1(均数1.33)较正常人皮肤(均数0)增强(P<0.05)。④CA皮损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表达PRb(均数各为0.89、0.44)较正常人皮肤(均数均为0)均增强(P<0.05)。结论 HPV6/11CA相关皮损的细胞周期G1调控点无明显异常,可能是这类CA皮损不易恶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GPA)的突变频率.方法 分离、固定40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与荧光素标记的单抗结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GPA突变频率分析.结果 40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外周血红细胞GPA突变频率:NN突变频率为(21.23±13.97)×10-6,NO突变频率为(33.13±25.72)×10-6,MM突变频率为(110.90±63.58)×10-6,MO突变频率为(20.35±21.26)×10-6,GPA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肿瘤组:NN突变频率为(31.50±16.13)×10-6,NO突变频率为(54.50±38.13)×10-6,MM突变频率为(159.33±66.22)×10-6,MO突变频率为(45.16±12.69)×10-6,GPA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1).结论 砷中毒可导致人类外周血红细胞GPA的突变.提示GPA的突变频率值可作为一项检测有否砷中毒及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4ARF/P16β和gp100等在发育不良痣(DN)皮损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9例DN、10例先天性色痣和10例普通获得性痣的石蜡组织标本,进行P14ARF/P16β和gp100等的检测。结果:在P14ARF/P16β标记中,DN与先天性色痣或普通获得性痣相比呈现低表达。在gp100标记中,DN与先天性色痣或普通获得性痣相比呈现高表达。结论:DN与先天性色痣或普通获得性痣相比,其P14ARF/P16β表达降低,可能与痣细胞不成熟相关,而DN中的gp100高表达,提示与痣细胞增生活跃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_(16)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CA患者皮损与3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_(16)的表达情况,并对比研究。结果 P_(16)在CA中阳性表达率为62.67%,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_(16)在CA组织中异常表达,说明P_(16)可能参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鲍温样丘疹病(BP)、鲍温病(BD)及尖锐湿疣(CA)皮损中高、低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30例CA病损及12例正常人皮肤粘膜中HPV6/11、HPV16/18DNA;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BP、15例BD中HPV16DNA;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16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PB感染皮损中,P16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均增高(P<0.05),且在HPV16阳性的BP、BD中的表达高于HPV6/11感染的CA(P<0.05);P16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PV感染皮损中,P16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机体对HPV感染引起细胞异常增殖的一种反馈调节;P16蛋白表达的不同可能是由于高、低危HPV引起的Rb蛋白功能失活不同。  相似文献   

7.
CDK4、P16~(INK4)和P21~(WAF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皮损的角朊细胞增殖过度、分化不全,细胞周期较正常皮肤细胞明显缩短。G1期是细胞周期的关键,决定细胞继续进行增殖还是退出周期。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P16INK4和P21WAF1为三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它们均通过作用于G1期而调节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A,E(CyclinA,E),P16INK4a(P16),P21WAF1(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Bowen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Bowen病皮损中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A,P21,PCNA蛋白在所有的Bowen病标本中呈阳性表达,P16和CyclinE蛋白在22例Bowen病标本中呈阳性表达;其中13例、6例和23例Bowen病标本分别呈现强而弥漫的P16、P21和PCNA蛋白表达。结论CyclinA,CyclinE,P16,P21和PCNA蛋白在Bowen病皮损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增殖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K1和p16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p50和P16INK4A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最常见于HPV6、11型感染.国内外研究表明CA可发生癌变[1],因此尖锐湿疣与癌变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尖锐湿疣组织中核因子(NF)-kBp50和P16INK4A表达进行了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16、Rb蛋白在宫颈尖锐湿疣(CA)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CA组织中p16、Rb蛋白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结果: p16在宫颈鳞癌、宫颈CA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5%和30%,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种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Rb在宫颈鳞癌、宫颈CA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0%和50%,宫颈鳞癌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结论: p16的高表达可出现在宫颈鳞癌的早期,提示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p16与Rb呈负相关,验证了两者在细胞周期调节中的负反馈学说.  相似文献   

12.
13.
14.
Desmoplastic melanoma can b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rom desmoplastic melanocytic nevi both clinically and histopathologically.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xplore the use of ancillary studies to facilitate this distinction. Prior work has suggested that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16 could help distinguish sclerosing Spitz nevi from desmoplastic melanomas. We re‐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of p16 in 22 desmoplastic melanomas (13 mixed and 9 pure desmoplastic tumors) and five desmoplastic melanocytic nevi (three desmoplastic Spitz nevi and two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 with prominent dermal sclerosis). All desmoplastic melanocytic nevi were strongly immunoreactive for p16. Of the 22 desmoplastic melanomas, 6 tumors failed to label for p16, 10 were focally positive, but 6 tumors were diffusely immunoreactive. The latter finding is relevant, as it points to limitations i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p16 for the diagnosis of desmoplastic melanocytic proliferations. Diffuse staining for p16 is not restricted to desmoplastic Spitz nevi but can also occur in a subset of desmoplastic melanomas, and this warrants caution in the use of this marke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pRb蛋白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皮肤鳞癌绀织中p16、pRb的表达:结果:p16、p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2.5%。两者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1)。结论:在原发性皮肤鳞癌中存在p16和pRb的异常表达现象,两者的表达相互抑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燃煤型砷中毒皮损中2个DNA微卫星位点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及杂合性丢失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进行分组,选取TP53.PCR15、D9S319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其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结果 34份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损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率为32.4%(11/34),杂合性丢失的发生率为14.7%(5/34),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分度、病理分型之间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丢失可能在砷中毒皮损癌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m23与p16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皮肤标本染色。结果:nm23基因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16蛋白在正常标本和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分别为100%和54.1%(P〈0.01)。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16基因突变可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传统中药川芎的有效成份阿魏酸(ferulic)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对p16、c-myc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其光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培养HaCaT细胞,以不同剂量UVB和200mg/mL浓度的阿魏酸处理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0、30、60和90mJ/cm~2的UVB照射后24h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mJ/cm~2UVB照射后p16、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UVB照射诱导HaCaT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率呈UVB剂量增加而升高;30mJ/cm~2剂量下细胞可出现明显S期阻滞,但高剂量时S期细胞数量相对下降;照光后p16、c-myc蛋白水平均增高。加入阿魏酸处理可抑制UVB引起的上述改变。结论阿魏酸可明显抑制UVB引起的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以及p16、c-myc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SIJE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DNA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Methylight)方法检测28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CD4~+T淋巴细胞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35.7%,10/28)高于对照组(10.0%,2/20).两者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SL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对应的标准甲基化指数无统计学相父性(r_s=-0.29,P>0.05).结论 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p16基凶甲基化异常,提示p16基因的高甲基化在SLE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