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63例荨麻疹的观察分析,显示荨麻疹患者对瘙痒发作时间、灼热、部位、频率、情绪和伴随症状均有一定特征性。在治疗同时,采用个体化、有效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文红 《妇幼护理》2022,2(22):5290-5293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 88 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比两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情绪、生 活质量、复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情绪评分、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复发率和复发间隔时间均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加强全面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下的穴位敷贴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6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 0. 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程序。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荨麻疹效果观察。力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宣教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新生儿荨麻疹发生率及已发生患儿皮损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荨麻疹发生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开展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荨麻疹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5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程序.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治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银屑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银屑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和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可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皮肤科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4、6、8、14个月复发间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能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发作次数,对预防复发和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80-2381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血疗法,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管理配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L-90中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惧、敌对、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管理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286例应用氯化钙溴化钠治疗荨麻疹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重点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使用氯化钙溴化钠时有45例患者出现轻重不等的不良反应,通过护士的正确处理,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结论护士能够正确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中准确护理,对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患者进行输注前护理、输注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0例,荨麻疹1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此患者第2天出院。结论: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安全性.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mg,1次/d口服,疗程2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6.7%,瘙痒症状、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的总平均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使用咪唑斯汀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简便.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梳理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膳、情志调摄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与效果。,深入分析了中医护理在缓解荨麻疹症状方面的独特优势,目的在于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方案,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治疗疣状固定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9例确诊的具有典型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患者,予以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外贴于患处皮肤,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有效率78.26%,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治疗疣状固定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为治疗疣状固定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腹型荨麻疹23例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郁清 《护理与康复》2011,10(3):219-221
总结23例腹型荨麻疹的观察及护理.认为病情观察的重点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皮疹、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治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时明确诊断,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 将1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持久,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心胸外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68例心胸外科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率为78.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病人情况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恐惧、焦躁心理,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恶性浆细胞疾病的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6例恶性浆细胞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患者,置换期间注意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及有无缺钙症状、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等。结果置换结束后,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减轻,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清白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去除恶性浆细胞疾病患者体内的M蛋白等病理性大分子成分,稀释患者的血浆黏稠度,降低血管内压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进常规化疗的效果;置换期间的心电监护、应用药物防治低血钙和过敏性休克是血浆置换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潼南县人民医院慢性荨麻疹患者111例为慢性荨麻疹组。合并 H p感染阳性41例将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23例。选择2013年1~12月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62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抗 H p感染治疗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有85例患者H p感染阳性,感染率为32.44%;慢性荨麻疹组有41例患者 H p感染阳性,感染率为36.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有7例患者痊愈,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38.88%,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分别为11、10、2、0例,痊愈率为47.82%,有效率为9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 Hp感染并无临床相关性。抗 Hp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病情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