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在肿瘤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放化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便确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采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0例实体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IRF)进行检测。结果:与放化疗前相比,放化疗后IRF于第3天明显下降(P〈0.01),较WBC、NEU明显下降平均要早3天,且IRF第9天较第6天有所上升但(P〉0.05)。结论:IRF可作为肿瘤病人放化疗过程中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2.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近期不良反应。乳腺癌病人进行大剂量化疗后存在着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并伴发严重感染和出血的风险。目前,临床监测化疗后骨髓造血的功能状况,主要依靠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大量资料研究显示,网织红细胞指数变化可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状况的较敏感指标。本实验对61例乳腺癌(均为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术后化疗的病人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网织红细胞指数,观察化疗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情况,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易发生骨髓抑制,产生不良反应,及时监测骨髓的抑制情况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目前监测骨髓抑制的指标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RET绝对值计数以及不同荧光强度的RET计数。其中RET及其参数是化疗后骨髓造血情况监测早期灵敏的指标,临床上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骨髓造血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临床鉴别贫血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61例不同类型贫血患者和60例健康正常人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的Ret%(1.02±0.51)和IRF(14.3±4.7)相比,缺铁性贫血患者IRF(26.4±3.8)明显升高(P<0.05),而Ret%(1.98±0.76)无明显改变(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Ret%(1.79±0.43)和IRF(24.2±4.5)明显升高(P<0.05);溶血性贫血患者Ret%(9.71±6.92)和IRF(46.9±8.8)显著增高(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Ret%(0.42±0.19)和IRF(5.3±2.7)明显降低(P<0.05),而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的Ret%(0.81±0.55)和IRF(14.9±4.3)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IRF较Ret%更为敏感地反映骨髓红细胞的增生状态,因此IRF在鉴别贫血疾病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髓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蹇启政  施阳  陈梅  祝彪 《重庆医学》2005,34(1):98-99
目的探讨采用骨髓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监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骨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ELL-DYN37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骨髓及血中不同天数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结果白血病化疗组:IRF在骨髓10d开始升高,25d达高峰,Ret 15d开始升高, 30d达高峰,且粒红巨三系增生活跃 ,而血中IRF,15d才开始升高,25d相当于骨髓20d的水平.结论 IRF无论在骨髓及血中均早于Ret升高,而骨髓IRF早于血中5d升高. 说明骨髓IRF检测在快速判断白血病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叶爱琴  周娟 《海南医学》2003,14(10):62-63
目的 研究对化疗所致发热性白细胞减少者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肿瘤患者,初次使用化疗后均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在第二次化疗后(用相同方案)预防性使用G-CSF,观察前后两次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结果 后次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前次。结论 对初次化疗后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后化疗时预防性使用G-CS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已证实的98例急性病毒性感染患者和84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的IRF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RET,IRF,WBC等指标进行ROC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IRF(1.36±0.81)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6.01±4.13)及正常对照组(5.53±2.87)(P<0.01);用ROC曲线分析,IRF的AUC=0.908,RET的AUC=0.816,WBC的AUC=0.648,L的AUC=0.671,M的AUC=0.701,N的AUC=0.312.IRF最佳临界值为2.5,其敏感性为93.88%,特异性88.29%,阳性预测值79.31%,阴性预测值96.79%,正确诊断指数(r)82.17%.结论IRF是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新型指标,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IRF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6年世界上首先报道GCSF基因克隆成果,90年代应用于临床后,大量的临床试验及应用表明rhGCSF(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效果显著,我科于1996年9月~1997年7月间观察了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共收集了13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胃癌3例,恶性淋巴瘤2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2例,肝癌1例,肺癌3例,年龄36~65岁,男6例,女7例。全身状况Karnofsky评分在70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化疗,其中治疗组化疗前给予rhG-CSF 150μ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不给予rhG-CSF.结果 入组60例肿瘤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WBC<4.0 × 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56.67%(P<0.05),Ⅰ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00%,Ⅱ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6.67%,Ⅲ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0.00%和10.00%,持续时间分别为1.27天和4.04天(P<0.05),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69%和26.92%(P<0.05),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6.92%(P<0.05).结论 化疗前应用rhG-CSF能有效控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降低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姜黄素治疗组(C组)各12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三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情况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GM-CSF mRNA含量变化。结果 B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C组大鼠症状轻,A组无症状。B组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C组明显少于B组;A组最少。肺组织中GM-CSF mRNA表达A组微弱表达,C组较强,B组表达最强。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M-CSF的表达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及存活时间缩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持续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且应用rhG-CSF治疗的患者118例,根据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平均时长,将患者分为长持续时间组和短持续时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类型,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肌酐,卡氏评分,化疗方案确定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再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为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年龄分布、BMI指数,肿瘤分级,中性粒细胞含量为癌症化疗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持续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癌症化疗患者应用rhG-CSF药物需要足够的持续时长才能起作用,对于年龄较大,BMI指数较低,肿瘤分级较晚以及中性粒细胞含量较低的患者需要应用rhG-CSF药物更长的时间,要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8例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IRF%)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第7天ANC、RET%及IRF%与化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14天RET%、IRF%与化疗前比较开始增高,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仍低于化疗前水平;化疗后的第21天,RET%、IRF%继续上升,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也开始升高。结论 IRF%是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董磊  吉品健  刘娟  马红雨  冯戟  全首祯  朱美财 《重庆医学》2012,41(25):2584-2585,2588
目的探讨采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IRF)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0例白血病患者HSCT后的WBC、PLT、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及IRF,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移植后IRF、ANC、RET%、WBC、PLT分别在16.5、18.5、19.0、21.0、26.0d达到恢复指标。有93.3%(28/30)的患者IRF最早达到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IRF达到造血功能恢复指标的时间要早于WBC、PLT、ANC及RET%(P<0.05)。ANC及RET%达到造血功能恢复指标的天数要早于WBC及PLT(P<0.05)。ANC与RET%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是HSCT后造血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可用于HSCT后造血功能恢复的监测、病情观察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玄胡索散抑制乳腺癌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DSC)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周龄BALB/c雌性小鼠48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2只采用小鼠左侧第二对乳腺皮下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组、G-CSF敲减组、模型对照组、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每组6只。其中G-CSF对照组和G-CSF敲减组分别采用shRNA慢病毒转染联合嘌呤霉素构建相应4T1稳转细胞模型。各组造模48 h后,玄胡索散小剂量组、玄胡索散中剂量组、玄胡索散大剂量组分别按2、4、8 g·kg-1·d-1玄胡索散灌胃,每天一次;环磷酰胺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隔天一次;其他组给予等体积0.5%羟甲基纤维素纳。各组连续给药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MDSC亚群比例,免疫荧光法检测脾脏CD11b、Ly6G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外周血G-CSF浓度。在体外,建立荷瘤小鼠脾脏与4T1稳转株共培养体系,玄胡索散(30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与儿童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法,对32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于发病3天内和14天后各取血1次测定G CSF;并对320例中的166例于发病3天内、5天、7天、14天分别采4次血测定G CSF。结果:320例G CSF阳性率为1688%和06%;其中的166例G CSF阳性率分别为277%、259%、96%和24%。同时检测健康儿童90例,G CSF全为阴性。结论:G CSF与儿童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evaluatetheefectof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onacceleratingneutrophilrecoveryandd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中的作用。方法:将接受NAC且骨髓抑制风险评估大于20%的56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n=26)组和常规治疗(n=30)组。预防性治疗组在化疗结束24h后使用G-CSF进行骨髓支持治疗;常规治疗组在化疗后第1、3、5、7d复查血常规,并对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的患者进行G-CSF升白细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在NAC后临床完全缓解(c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骨髓抑制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治疗组在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方面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在临床cCR、PR、sD和PD方面优于预防性治疗组(P〈0.05)。结论:预防性骨髓支持治疗可明显减少NAC的骨髓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预防性骨髓支持治疗可能降低NAC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地塞米松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CAF(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联合化疗,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选用不同剂量及不同时间的rhG—CSF和地塞米松,并观察使用前后白细胞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rhG—CSF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减轻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并可减少rhG—CSF用量及不良反应。结论rhG~CSF联合地塞米松对CAF方案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起效快,副作用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