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是周围神经干中常见的肿瘤,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1.5~2)∶1,该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小于40岁人群少见。发病部位以脑和脊髓为主,在四肢、颈部等部位的大神经也较多见〔1〕,但消化系统及腹腔者少见。Pasquazzi等〔2〕第一次报道该肿瘤,顾乃敏等〔3〕报道该肿瘤30余例。  相似文献   

2.
<正>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2〕。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但目前认为其与遗传、环境污染及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3〕。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目前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4,5〕。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在所有恶性肿瘤中≤1%~(〔1〕)。这类肿瘤具有多病理类型,发病时往往表现为局部晚期,局部控制失败后常伴有高复发率,导致预后不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以上皮来源为主,其中鳞状细胞癌、微小涎腺肿瘤及未分化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而非上皮源性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神经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2〕)。上颌窦和鼻腔是最易发病部位,其次是筛窦、蝶窦和额窦~(〔3,4〕),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毗邻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腮腺是涎腺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并以单侧单发最为多见。腮腺多原发性肿瘤(MPT)是指双侧腮腺发生肿瘤或同侧腮腺有多灶性肿瘤,且肿瘤均为原发性,而非手术后复发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来〔1〕。另一经常被提到多发性肿瘤的是术后复发的腮腺肿瘤,尤其是多形性腺瘤,多为瘤细胞种植或是肿瘤被膜残留所致,而腮腺原发性肿瘤则极为少见。文献〔2~8〕显示,腮腺MPT在组织学上可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特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已高达10%〔1〕,在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2〕;肺癌发病率占所有肿瘤发病的12%,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135万人罹患肺癌,死于肺癌者高达100万人〔3〕。临床上COPD合并肺癌并不少见,这两种疾病与吸烟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COPD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二者是同源性疾病〔5〕。但单纯的COPD患者  相似文献   

6.
<正>喉癌是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占呼吸道恶性肿瘤的65%~70%〔1〕,是仅次于肺癌的呼吸道第2位高发癌,位于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第3位〔2,3〕。近40年来喉癌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经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2003~2007年我国喉癌粗发病率2.04/10万〔4〕。喉癌的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目前喉癌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其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79%〔5〕,晚期5年生存率为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致病因素复杂,许多细胞因子参与结肠黏膜的炎症免疫反应,与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1〕。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表达改变,可作为监测UC病情变化的检测指标〔2〕。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对判断UC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3〕。  相似文献   

8.
<正>心脏X综合征是稳定性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或活动平板试验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并除外冠脉痉挛〔1〕。Kemp〔2〕于1973年首先将此症状群命名为心脏X综合征。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考虑与冠脉血流储备能力下降〔3〕、内皮功能障碍〔4〕、雌激素缺乏〔5〕、精神神经因素〔6〕等有关。有数据〔7〕发现,超过40%的X综合征患者因胸痛多  相似文献   

9.
<正>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向肿瘤组织定向迁移能力的多能干祖细胞〔1〕,到达肿瘤组织的MSCs参与形成肿瘤的纤维血管组织,分化形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s)和血管周细胞〔2〕。研究表明MSCs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也有研究显示MSCs抑制肿瘤生长。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者将MSCs作为运载抗肿瘤制剂的特异性细胞载体〔3〕。但是基于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说MSCs是一个合格的载体工具,另外抗  相似文献   

10.
<正>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肿瘤疾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易于移位复发〔1〕。据美国癌症学会报道,膀胱肿瘤易发生癌变〔2〕,传统的临床治疗常选择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弊端,患者术后容易复发,多需再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大,同时加重其经济上的负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高,对患者手术创伤打击小、出血少,同时病情复发率较低〔3〕,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经尿道电  相似文献   

11.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且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1〕。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并分化为多种细胞系的能力〔2〕。在体外实验中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 PS)可以来自成人的正常细胞,并分化成为特定类型的神经细胞。有报道〔3,4〕指出脑缺血大鼠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继发了肿瘤形成。i PS诱导肿瘤形成的可能,限制了这一治疗的临床应用。在体外实验中,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分化为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据2009年美国癌症学会报道,胰腺癌的致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1〕。本病以中老年人为发病的高峰期人群〔2〕。由于解剖学上胰腺位置较深的特点,再加上恶性程度较高,起病隐匿和早期转移等特点,常规手术切除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治愈效果,5年内生存率仅为5%〔3〕,所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就  相似文献   

13.
<正>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地的发病率最高,亚非地区较低〔1〕。但近年来我国CRC的发病率却逐年增加,2005年统计资料报道中国CRC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达17.2万和9.9万,已超过美国〔2〕。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2型糖尿病(T2DM)患者CRC的发生风险增加。Jiang等〔3〕与Deng等〔4〕关于T2DM与CRC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蛋白芯片直接从体液中检测特定蛋白质分子标志物,与核酸(基因)芯片相比具有不易污染和简便的特点〔1〕,可直接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2,3〕。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大肠癌诊治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4〕。本文拟探讨多肿瘤芯片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14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147例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51例,病死率为3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Killip分级,梗死部位,心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心肌梗死病史,是否溶栓治疗,是否降脂治疗,是否使用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胰岛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是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113,95%CI(1.022,7.299)〕、Killip分级〔OR=2.349,95%CI(1.118,4.895)〕、梗死部位〔OR=3.456,95%CI(1.024,5.022)〕、心率〔OR=2.253,95%CI(1.229,4.524)〕、HbA_(1c)〔OR=1.824,95%CI(1.116,5.652)〕、降脂治疗〔OR=0.683,95%CI(0.319,0.854)〕、使用ACEI〔OR=0.506,95%CI(0.289,0.784)〕是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Killip分级、梗死部位、心率、HbA_(1c)、降脂治疗、使用ACEI是STEMI并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消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食管癌、胃癌、肠癌、胰腺癌和阑尾癌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特异性吞咽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吐血和便血等,对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特别是晚期消化道肿瘤,其危害性更重,可严重缩短生存期限〔1〕。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死亡率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限的唯一方法〔2〕。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消化道肿瘤一般是采用以化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肝癌血供比较复杂。Kan等〔1〕认为原发性肝癌存在双重供血,中心以肝动脉供血为主,门静脉主要供养肿瘤浸润生长最活跃的边缘区。Wakabayashi等〔2〕认为,门静脉也参与了肝癌组织的血供,尤其是肿瘤的周边部分和较小的肿瘤结节。血供较小的癌结节、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的肝癌,小肝癌多以门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1,2〕,好发于育龄女性,占病人的90%~95%,但也见于儿童和老人〔3〕。其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变化多样,以周期性静止  相似文献   

19.
<正>神经鞘瘤(PNST)是临床上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源性肿瘤〔1〕,由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其主要来源:1神经内胚层神经内膜〔2〕;2神经外胚层Schwann细胞。也有人称之为神经性肿瘤。临床以50~70岁的中老年人为多见,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见于四肢,也有存在于直肠中、纵隔内、躯干、后腹膜内、头颈部和盆腔处等位置〔3〕。然而腹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位于腹膜后脏器或是腹膜后方,在腹腔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SNCA〔1〕、parkin〔2〕、UCHL1〔3〕、PINK1〔4〕、DJ-1〔5〕、LRRK2〔6,7〕、ATP13A2〔8〕、GIGYF2〔9〕、Omi/HTRA2〔10〕、PLA2G6〔11〕和FBXO7〔12〕。在病理上,PD以投射到纹状体的黑质致密部(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黑质纹状体的退行性改变和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的耗竭是PD患者包括运动迟缓、运动功能减退、僵化、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