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左、右半结肠癌的发生机制、生物学行为、基因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微卫星不稳定性(MSI)、K-ras基因突变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44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患者的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MSI,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MSI、K-ras基因突变等的差异。结果:右半结肠癌好发于女性,左半结肠癌好发于男性。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CEA阳性率、MSI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P 0. 01),而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左半结肠癌(P 0. 05)。左半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和CEA阳性率有关(P 0. 05);右半结肠癌MSI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结论: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的MSI和K-ras基因突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为结肠癌的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各阶段,至少有两个或以上功能不同的异常激活癌基因相互配合,协同促进癌变.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15、髓过氧化物酶(MPO)、P53、Rb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腺瘤、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探讨多个基因与结肠癌的关系及MPO基因多态性对结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从而为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ivin、Caspase-3及MTA1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88例结肠癌组织中Livin,Caspase-3及MTA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肠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Livin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显著相关。(2)结肠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3)结肠癌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MTA1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显著相关。(4)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又与Liv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1)L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它可能是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Caspase-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被抑制而降低,且与L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因此,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性是Livin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途径之一。(3)MTA1对结肠癌的组织分化及淋巴转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激酶B2(AKT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AKT2和HIF-1α,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TEN、AKT2、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5%、67.64%、85.29%,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00%、26.47%、17.65%(P均<0.01);PTEN、AKT2表达变化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HIF-1α表达变化与结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其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PTEN与AKT2和HIF-1α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83、-0.726,P均<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AKT2、HIF-1α的异常激活有关,三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已证明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虽然纤维素可以改善大肠功能,但是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纤维素的作用仍难以证实。作者报道在结肠癌发病率显著不同的南非4个不同种族人群,调查饮食的情况。农村黑人患结肠癌罕见,城市黑人结肠癌的发病率为白种人的20%,印第安人和有色人种结肠癌的发病率为白种人的30%。对640名健康者,包括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成年人,于24小时内询问  相似文献   

6.
左、右半结肠癌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除了流行病学、组织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上的差异,其在自然预后、治疗预后和复发后的生存上均存在差异,且与分期相关,这些预后差异亦提示了左、右半结肠癌不同的基因背景与分子生物学特征.本文就左、右半结肠癌在临床预后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面的差异作一综述,对不同期别的左、右半结肠癌分别论述了肿瘤位置于预后的影响,同时对一些具有相对明确预后意义的分子与通路进行了总结论述,初步探究临床与分子差异的联系.综合考虑位置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及左、右半结肠癌预后分子的差异,将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结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叉头框因子A2(forkhead box A2, FOXA2)和钙黏蛋白(E-cadherin)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结肠组织活检标本90例,根据病理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结肠癌组各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A2和E-cadherin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A2、E-cadherin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及结肠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及结肠癌组中FOXA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FOXA2和E-cadherin基因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作用于结肠黏膜细胞,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肠癌,可能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320a(miR-320a)、结肠癌转移关联基因1(MACC1)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63例结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qRT-PCR测定血清miR-320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MACC1,Pearson相关法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2...  相似文献   

9.
王世东 《山东医药》2011,51(46):80-81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结肠癌组织中MMP-9、VEGF。另选2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9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MMP-9和VEGF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结肠癌组织中MMP-9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与结肠癌进展有关;两者在结肠癌的进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中TS、TP、GST-π、Pgp、MRP1表达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Realtime RT-PCR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TS、TP、GST-π、Pgp、MRP1mRNA的表达,结合奥沙利铂的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分析TS、TP、GST-π、Pgp、MRP1的表达水平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奥沙利铂IC50均值与GST-π(rs=0.609,P=0.001)、Pgp(rs=0.428,P=0.026)、TP(rs=0.394,P=0.042)呈正相关,与TS(rs=0.322,P=0.101)、MRP1(rs=0.090,P=0.655)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检测结肠癌细胞中TP、GST-π、Pgp表达水平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结肠癌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组织中p15、MMP-2、MMP-9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切缘组织中的p15、MMP-2、MMP-9.结果 结肠癌组织、癌旁3 cm和正常切缘中,p1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4%、100%,MMP-2分别为76%、20%、0,MMP-9分别为82%、44%、0,三种组织中三项指标相比,P均<0.05.癌组织中三项指标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结论 p15的低表达和MMP-2、MMP-9的过表达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Cyr61、VEGF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yr61、VEGF在结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r61、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1)Cyr6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95%(38/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中的40%(6/15),P<0.001;(2)Cyr61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8,P=0.019,P=0.001);(3)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67.5%(27/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中的20%(3/1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经X2检验,结肠癌中Cyr61与VEGF表达有关(X2=5.507,P<0.05).结论 (1)Cyr6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且标记癌组织的敏感性高,有望成为一种新颖的结肠癌标记物;Cyr61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它可能参与结肠癌的演进,或许可作为结肠癌生物治疗作用的新靶点;(2)cyr61与VEGF表达相关,表明两者在调控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提示Cyr61通过调节VEGF表达的途径影响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西方国家结肠癌的发生部位有明显变化。大量资料表明,直肠癌的发生率急骤降低,而与此同时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最近发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微量元素硒的缺乏所致,缺乏的原因可为饮食中硒的减少或抗硒物质的增加。一些人推测,结肠癌和直肠癌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但目前尚未得到病理及实验的支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肠癌的发生涉及环境因素,特别是低纤维、高动物蛋白饮食、牛肉脂肪、啤酒等与结肠癌的高发有关。实验性结肠癌:二甲基肼(DMH)可在大鼠或小  相似文献   

14.
殷志韬 《山东医药》2011,51(23):101-102
目的探讨结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在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期手术的6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及15例因外伤而切除正常结肠组织的患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VEGF-C、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结果结肠癌组各期患者结肠组织中VEGF-C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肠癌组各期患者术后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B、C、D期为著(P〈0.05、0.01)。结论结肠组织中VEGF-C、血清IGF-1可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物;两者可能成为防治结肠癌的新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5.
背景:各种肿瘤组织均有TKTL1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目的:探讨TKTL1在结肠腺瘤、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至淄博市第一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证实的30例正常结肠黏膜、84例结肠腺瘤以及手术证实的84例结肠癌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TKTL1蛋白表达,并分析TKTL1表达与结肠腺瘤、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肠腺瘤、结肠癌的TKTL1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57. 1%、85. 7%对13. 3%,P 0. 01),且结肠癌TKTL1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腺瘤(P 0. 01)。TKTL1表达与结肠腺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特征无关(P 0. 05)。TKTL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 0. 05),而与TNM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 0. 05)。结论:TKTL1在结肠腺瘤、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且与结肠癌分期、转移有相关性,推测TKTL1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正常黏膜、结肠腺瘤、结肠癌中p16、hMLH1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评价其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年10月~12月结肠组织标本60例,其中结肠癌20例、腺瘤20例、正常组织标本20例。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方法检测p16、hMLH1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MSP方法检测发现p16启动子CpG岛甲基化阳性表达率结肠癌组与腺瘤组、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0、0.020),而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阳性表达率结肠癌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7),结肠癌组与腺瘤组、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hMLH1基因CpG岛甲基化与Dukes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部位、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hMLH1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基因事件,且可能与结肠癌Duke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runx3和突变型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runx3和突变型p53蛋白。结果 runx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00%,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为86.67%,两者相比,P〈0.01;突变型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00%,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为36.67%,两者相比,P〈0.01;runx3和突变型p5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减少、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增加,二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年来最新有关左、右半结肠癌之间的基因类型表达差异性的研究,结合左、右半结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的相关报道,进一步总结左、右半结肠癌基因表达与药物治疗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针对结肠不同原发部位的抗癌药物和新型抗癌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去泛素化酶(USP22)、叉头框蛋白M1(FoxM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98例,术中取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认为左、右半结肠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在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靶向药物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二者的治疗理念也不尽相同。对于左、右半结肠癌差异的深入认识,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精准医疗时代对患者做出准确的个体化评价和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