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艳  黄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55-4256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探讨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随机抽取社区31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方差分析等处理数据。结果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态度得分比最高(65.89%),最低的是中医养生行为方面(43.63%),中医养生知识得分居中(64.72%)。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定期体检的老年人,其中医养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具有一定的中医养生知识和态度,但中医养生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通过自制的社区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认知问卷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量表),对长春市435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及生存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分别为(23.43±4.296)分、(22.22±4.648)分、(9.47±3.879)分;总体生存质量处于良、中、差者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9.4%、68.7%、1.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检频度,是否知道血压、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与生存质量存在正相关(r=0.247,P=0.000)。结论提高老年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相关行为并分析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吉林省长春市XX医养中心和XX老年养护中心两所机构中随机抽取87名老年人,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岁老年人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均分58.8分,在单因素分析中,中医体质类型、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次数、膳食是否合理、健康自评状况、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对生命质量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中显示,睡眠质量对衡量生命质量各维度影响最大,其次为膳食搭配和中医体质类型。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是老年人睡眠质量、自理能力和中医体质类型,应根据相关因素给予预防干预,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长春市老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两个行政区,6个社区的348名老年人问卷调查,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老年人抑郁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问卷,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抑郁发生率为19.54%。其中轻度占14.36%,中重度占5.17%。老年人女性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4,P=0.079)。婚姻状况、慢性病、体育锻炼的频率、近2 w负性生活事件对老年人抑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5)。不同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程度的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不同(χ2=9.822,P=0.007;χ2=12.973,P=0.007)。结论长春市应加强关注女性、配偶丧失、慢性病、业余还好缺乏、体育锻炼次数少、睡眠质量障碍、社会支持程度低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Tilburg衰弱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827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率为30.11%,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为21.04%。衰弱与心理弹性(r=-0.45,P<0.01)、认知功能(r=-0.34,P<0.01)呈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r=0.39,P<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β=-0.13,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的衰弱对认知功能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受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调节,今后可采取措施降低老年人衰弱程度,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以减少认知功能衰退发生率,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徐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育运动及生活质量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7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在徐州市10个社区随机抽取1500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情况问卷、体育运动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结果一共调查1500名老年人,获得132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8.4%,其中高血压患者396例,非高血压患者92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55.35±58.61)分,非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83.03±51.62)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服用保健品、是否运动、居住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饮酒等7个变量进入模型(R^2=36.9%,P<0.05)。结论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多维度的,主要是是否服用保健品、是否运动、居住方式、性别、年龄等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调查成都市386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并与养老机构组380名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成都市社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养老机构老年人(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239,P0.01)。结论成都市社区老年人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生活质量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8.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茵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8):1013-101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13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其中84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结果133名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7.07%,标准分为48.65±13.42,显著高于常模41.88±10.57(P<0.01)。经Logistic回归发现:老年期抑郁的发生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兴趣爱好、心情抑郁时是否向人倾诉、是否去看心理医生及对抑郁症的认知有关。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抑郁症影响因素、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及抑郁症早期就诊益处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较高。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老人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社会支持,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早期就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奇台县某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6月居住在奇台县某社区的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SF-36)评定,分析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共调查1 328名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表平均得分(113.58±15.18);生活质量良好、中等、差者分别占37.65%、56.78%、5.57%;65.96%的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居前三位的疾病为高血压(31.55%)、冠心病(19.88%)和糖尿病(14.5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主要是年龄(F=22.96)、有无慢性病(F=8.48)、婚姻(F=5.75)、医疗费用支付方式(F=5.74)及月收入(F=13.74)等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昌吉州奇台县某社区老年人群总体生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应针对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改善其躯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为发展老年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健康状况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采取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生率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情、意外事件、亲友冲突、财务丢失。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与子女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健康恶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配偶是否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影响老年人近2年经济困难的发生(P0.05);是否担心子女、经济收入满意度、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难过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乐观的生活态度、配偶同住、每天与社区朋友联系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担心子女、每月与社区朋友交流一次、与子女同住、经济收入满意度差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社区应针对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加大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通辽市社区215名汉族老年人和265名蒙古族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汉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2.67±7.59)分,蒙古族老年人为(101.16±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汉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6.13±6.70)分,蒙古族老年人为(37.03±7.63)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326,P0.01)。结论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照护者可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拓宽老年人社会支持渠道,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述情障碍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述情障碍量表、孤独感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413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方法社区老年人述情障碍总得分、孤独感总得分分别为(48.59±9.03)分、(35.05±8.71)分,述情障碍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慢性病患病种类、孤独感为社区老年人述情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F=21.679,P=0.000,R2=0.326,调整R2=0.311).结论 社区老年人处于低述情障碍水平;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降低社区老年人孤独感,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促进老人再就业创造老年友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疾病预防和身体锻炼,从而降低社区老年人述情障碍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居家不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204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746名老年人使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与非居家不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r=0.347~0.202,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BMI、WC、WHR)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上海宝山区大场社区366名6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进行肥胖指标测量,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评估。肥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结果年龄、教育、BMI及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的影响因素。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OR=0.177,95%CI0.039~0.809)和高BMI(OR=0.886,95%CI0.807~0.972)是保护因素,年龄(OR=1.087,95%CI1.302~1.145)和WHR(~*10)(OR=2.255,95%CI1.330~3.823)是危险因素。结论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而言,控制腰臀比(WHR)比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养老模式下1 193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6.74±8.74),自评分为(81.64±10.52),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P<0.05);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该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各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均受健康状况的影响。结论东部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高,主观幸福感最强,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且无差异。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强化其社区养老工作,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关系,为预防及改善社会衰弱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社会衰弱量表对汾阳市社区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关系。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16份。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及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42.05%、12.79%;社会衰弱组与非社会衰弱组合并慢性病种数、体育锻炼、智力活动、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是影响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04,95%CI:1.095~3.311,P=0.022)。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社会衰弱总分与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分与社会衰弱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429,P<0.001),7个因子的得分均与社会衰弱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偏高,睡眠障碍是社区老年人发生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障碍与社会衰弱相关。需提高对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并分析了社区老年人的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慢性病种类涉及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8种疾病系统。研究变量主要集中在第2部分,以生活行为方式为主,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了解江苏省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及时指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结果本次共对354户(978名居民)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98.67%;其中患有慢性疾病者91名,患病率为9.43%。以是否患有慢性病作为因变量,设计吸烟、饮酒、是否吃隔夜食物、是否吃腌制食物、食用油量、食用盐量、蔬菜摄入、水果摄入、肉类摄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生活方式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是否吃隔夜食物、食用油量、蔬菜摄入、水果摄入、肉类摄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生活方式因素与是否患有慢性病呈现相关性(χ2=15.68、20.58、8.47、8.11、12.25、12.01、17.48、13.24、18.95,P<0.05)。结论吸烟、饮酒、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饮食习惯、营养平衡等是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及时指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抑郁、焦虑情绪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为预防老年睡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自行设计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症状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955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现况以及评估抑郁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被调查者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34(24.5%)、182(19.1%)、137(14.3%)。抑郁、焦虑评分与老年人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s:0.115~0.558, 均P<0.01)。调整性别、年龄、睡前进食、睡前饮茶等混杂因素发现: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抑郁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抑郁老年人的3.555倍(95%CI:2.235~5.653, P<0.05);焦虑老年人患睡眠障碍的风险是非焦虑老年人的1.812倍(95%CI:1.070~3.070, P<0.05)。抑郁、焦虑对老年睡眠障碍的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2.56%、16.09%, 抑郁与焦虑的综合作用为38.87%。结论抑郁、焦虑是老年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知信行理论(KAP)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辖区内社区选取60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口腔保健KAP评分,明确影响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风险因素。结果从10个方面调查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平均知识知晓率为39.85%,其中知晓率最低的是全国爱牙日,仅有5.33%(32人);从8个方面调查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态度,平均态度正确率为38.08%,其中正确率最低的是关于老年人掉牙的态度,仅有22.00%(132人);从8个方面调查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行为,平均保健行为正确率为35.17%,其中正确率最低的是牙线使用行为,仅有10.83%(65人);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个人月收入、有无配偶、每日刷牙次数、口腔常规检查情况均属于影响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状况较差,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完善,纠正老年人的错误认知及不良习惯,提升其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表、老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便利抽样昆明市官渡区、五华区的社区老年人187名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49.78±14.53)分、(62.38±11.34)分,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随着其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建议通过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最终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